界面新聞記者 | 張曉云
近日,多個獨立信源向界面新聞證實,杭州工商信托總裁江龍已被免去黨委委員一職,并申請辭去總裁一職。
“11月初的中層以上月度經營管理會議上通報他已經被移除各種審批權限。”一位杭州工商信托員工向界面新聞表示。
一位接近杭州工商信托人士向界面新聞稱,江龍的總裁權限已經被停了,但在董事會批準他離職之前,名義上江龍還是總裁。
年報顯示,江龍現年49歲,擁有29年金融從業經歷,曾任杭州工商信托金融信托部副總經理,結構融資部總經理,資產管理總監,副總裁,2019年3月當選杭州工商信托總裁。
公開資料顯示,杭州工商信托是受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監管、持信托業務牌照、國有控股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是杭州市首家股份制金融企業。公司于1986年成立,2003年經中國人民銀行審核批準完成重新登記,現注冊資本15億元。
天眼查APP顯示,杭州工商信托的控股股東為杭州市金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杭金投),持股比例為57.992%,綠地金融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19.9%,位列第二大股東,其他股東還有百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學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
此前有媒體報道,杭州工商信托在房地產領域踩雷不斷,不少信托違約項目存在到期未能清償本金或利息情形。在風險暴露初期,杭州工商信托甚至主動要求違約主體展期、以固有資金承接等方式將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拖延或隱藏。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工商信托在2022年出現成立36年來首次虧損,面臨較大經營壓力。
年報顯示,受到公允價值變動收益-6.11億元影響,杭州工商信托2022年的營業收入為-2.02億元,凈利潤為-1.98億元。
人們日常理解的營業收入是企業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應為正數。而此處的“營業收入”則是財務報表中對經營業務利得流入列報項名稱,匯總了包括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在內的數據。所以這里營業收入為負,其實是受到了該信托公司固有資金持有的不良金融資產的拖累。
盡管2021年已經確認了近1.6億元的公允價值損失,2022年更進一步確認了近4倍該項損失。
同時,界面新聞注意到,其母公司單體財務報表中費用項目異常,“業務及管理費”一項竟也是負數。從2021年2.29億元變為2022年-232萬元。
所謂管理費用科目,主要用于核算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相關的費用支出,如工資福利費、業務招待費、折舊攤銷費、少量稅費等。
按照往年情況,該信托公司均會列支2至3億元不等管理費,而2022年該科目為負數則可能由大額沖回往年已發生管理費用導致??梢粤舷氲氖牵舨粵_回管理費用,2022年將虧損4至5億元。
為了降低巨額虧損的沖擊,杭州工商信托疑似沖回了往年計提待支付的風險留存金。“傳言是用往年的風險留存金補了虧損的窟窿,至于以后能不能拿到這個獎金還不知道,但是先渡過這個難關再說?!币幻麊T工無奈地表示。
界面新聞注意到,該信托公司近年來涉及多宗員工風險留存金的勞動爭議案件,部分仍在訴訟審理中。
一位會計行業人士表示,一般情況下會去判斷沖回管理費用的性質,如果金額重大,或屬于會計政策變更和重大會計差錯,應在調整當年報表的同時,追溯調整報表往年數據(至少是期初數)。假使認為性質上不重要,這樣的大額沖回和負數也應通過具體文字的信息披露向投資人予以說明。若是涉及降低虧損這樣的利潤操縱原因,大額沖回還可能涉及稅務風險。
但杭州工商信托的年報中既沒有披露大額沖回管理費用的原因,也沒有重要會計政策變更、差錯更正等提示。
此外,相較于銀行、券商等其他金融機構,信托業對信托公司和信托產品信息披露的規定要么過于原則,沒有細化要求,要么強制性相對較弱。
市場普遍認為,信托行業尚缺乏一套統一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與標準,行業披露信息整體質量不高。
以杭州工商信托為例,其年報中一系列信息均無法看到,如歷年現金流量表、近年受到的兩次行政處罰情況、訟項項目具體名稱和訴訟進展的文字描述(僅披露了案件數量)、信托項目五級質量分類和具體信息(僅披露了自營資產)、重要對外投資項目進展(如處理不良項目設立的平臺)、自營貸款質量和展期情況(前五大貸款企業名稱多年重疊)、公允價值大額損失情況、信托利潤表當年計提巨額減值損失原因(2021年為零,2022年為8億元)等。
近年來,杭州工商信托在披露格式上的一些小動作,也能透露其無奈:如2020年起自營貸款不再逐筆披露金額,僅披露所占比例;2021年起股東權益變動表不再單獨披露“提取信托賠償準備”,數字歸并計入“一般風險準備”;2022年起資產減值損失準備不再披露至金融資產分類維度,僅合并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