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11月21日9:47,港股通醫藥ETF(159776)盤中震蕩回調0.19%,報1.036元,委比超20%,買盤或迎資金布局。數據顯示,該基金昨日獲資金凈流入,資金持續關注。
圖片來源:Wind截至2023年11月21日
該基金緊密跟蹤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綜合指數,截至2023年11月21日9:47,指數成份股中,叮當健康領漲2.26%,藥明康德上漲1.09%,復星國際上漲1.08%,諾誠健華、時代天使等個股跟漲。
圖片來源:Wind截至2023年11月21日
數據顯示,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綜合指數從港股通范圍內選取50只流動性較好、市值較大的醫療衛生行業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港股通范圍內醫藥衛生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截至2023年11月20日,該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包括藥明生物、百濟神州、信達生物、石藥集團、京東健康等,前十大權重股比重合計約為58.79%。(數據來源:中證指數公司,指數成份股不代表個股推薦)
圖片來源:中證指數公司,截至2023年11月20日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數據,隨著中國經濟和醫療需求的增長,中國醫藥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1.33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59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66%,預計至2025年,中國醫藥市場規模將達到2.07萬億元人民幣,2021年至2025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6.74%,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平安證券認為,醫保談判的機制不斷優化,引導企業加強研發具有真正臨床價值,或臨床上較為稀缺的品種。而續約政策的調整,也將利好大品種的放量。隨著后續醫保談判結果的公布和新版基藥目錄有望推出,均為利好型政策,創新藥板塊政策面將會觸底回升。目前生物醫藥行業對應2023年PE為28.25X,對應2024年PE為22.14X,處于歷史低位。在政策面溫和的背景下,行業有望迎來估值修復與切換。
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綜合指數(HKD)(930965.CSI)行業分布覆蓋創新藥、醫藥商業、CXO、醫療器械、中藥等多個重要醫藥賽道,優勢布局創新成長、自主可控、場景復蘇三大醫藥主線。此外,由于市場制度不同,港股允許符合條件但尚未盈利或無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因而有較多創新藥企選擇在港股完成上市,標的稀缺性較強,對我國創新藥板塊的表征能力較強。因此,跟蹤港股通醫藥指數C的港股通醫藥ETF(159776)或存在差異化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