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理想智駕,真的落后了嗎?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理想智駕,真的落后了嗎?

引入第三方供應商,能讓理想彎道超車嗎?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范劍磊

文|雷科技

除了11月17日拉開帷幕的廣州車展,近期汽車圈最熱鬧的事件,莫過于何小鵬和余承東的口水仗。

從余承東在朋友圈發文暗諷“某些車企一把手”連AEB都沒搞清楚是什么,到何小鵬回懟“非行業的(人士)急了,不知道他急什么”,雙方你來我往,一時好不熱鬧。

在何小鵬和余承東“激戰正酣”之際,也有人呼吁李想趕緊加入群聊,畢竟看熱鬧總是不嫌事大。但李想完全沒有接招的意思,只是在微博留下一句“不和華為吵架,實在吵不過呀”,便轉身隱入人潮。

李想這句回復有幾分戲謔幾分真心,外人很難揣測。但有一個事實的肯定的:在智能駕駛這座權力金字塔中,華為、小鵬的站位都比理想靠前。不主動卷入漩渦中心,既是想明哲保身,也是因為缺乏足夠的底氣。

對理想來說,現在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研發實力。日前,有消息稱理想已正式引入智能駕駛企業輕舟智航作為第三方供應商,該項目由李想親自跟進。從堅持全棧自研到引入第三方供應商,理想無疑是想加快研發進程,追趕前方的對手。

不功不過,理想智駕困于“平庸”

評價一家車企的智能駕駛實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智能駕駛涉及的難點很多,技術路線復雜且流派林立,難以一概而論。不過最能體現研發實力的核心技術,離不開這幾個:軟硬件系統、智能感知方案、芯片算力。

目前,理性Air、Pro車型搭載AD Pro高速導航輔助駕駛系統,Max車型則搭載AD Max全場景智能駕駛系統,全部都是終身零訂閱費。高速公路是理想智駕應用最廣泛的場景,自主超車、調速、自助出入匝道、識別近距離加塞一應俱全。在高速行駛場景之外,還配備了自動泊車、自動緊急制動等基礎功能。

單就性價比而言,理想智駕對得起用戶。但尷尬之處在于,這些基礎功能別的競品也有,理想在感知、算力、系統任何一個方面都算不上出眾。

和特斯拉、小鵬、華為等競爭對手的對比,就能看到理想的局限。

在感知方案的層面,特斯拉和其他所有對手都不在一個層次,這主要得益于其研發團隊的膽識和前瞻性,總會先人一步探索新領域。比如在2021年,造車新勢力仍在死磕激光雷達+高精地圖的感知方案的時候,特斯拉已經將目光投向BEV+Transformer算法,并開始啟用早期的用戶數據訓練AI大模型。

早早押寶AI算法感知方案,也讓特斯拉在系統算力上領先競品們一個身位。官方數據顯示,截止今年二季度末,特斯拉FSD的累計里程數突破3億英里,這一龐大數據庫的加持下,Dojo超算中心算力規模穩居全球前五,在汽車圈更是一馬當先,預計算力規模最遲明年年底將突破100 EFLOPS(每秒浮點運算次數)。

正因為感知層面做得好,特斯拉的智能駕駛方案才會比其他車企更豐富——無論是在功能上還是在使用場景上。狹窄車道內的自動輔助轉向/加速、輔助導航、自主召喚、自動輔助變道這些基本功能自不必說,最新版的FSD障礙物識別和相應的緊急制動機制也更加成熟,使得安全性大為提高。

在自研芯片的加持下,華為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算力同樣相當出眾。其和問界、阿維塔、瑞風等合作伙伴打造的車型,就是最好的證據。

盛傳將于今年12月底上市的瑞風RF8量產版,據悉將搭載新一代麒麟9610A車規芯片,算力將超過問界M5搭載的麒麟990A,直追高通算力達到30TOPS的8295芯片,成為車規芯片的算力天花板之一。在大幅提升算力后,不僅能提升人機交互效果,高速智能輔助導航、障礙識別的準確率也會有所改善。

有意思的是,有一段時間,阿維塔和問界都在宣傳時強調自身的算力優勢,甚至不惜相互“拉踩”。阿維塔11就堅稱自己搭載的華為MDC 810芯片比問界M5智駕版算力要強,后者則直接曬出數據回擊。由此可見,華為智能駕駛方案的算力之強,早已深入人心。

小鵬的強,則強在堅持全自研策略下掌握了完整技術閉環,軟硬件、算力、AI都有涉獵,且擁有自主搭建的生產平臺和技術架構“扶搖”。

2019年實現XPILOT 2.5行車輔助系統量產應用,次年升級到3.0版本并開放ACC(自適應巡航控制)、LCC(車道居中輔助系統)和ALC(智能輔助變道)等功能,再到今年上半年在重點城市開放NGP功能,小鵬已經提出了明年實現全場景輔助駕駛能力貫通的目標。

眾所周知,小鵬熱衷于對外輸出技術,和大眾合作、收購滴滴造車業務,技術的可復制性使其有機會形成規模效應、迅速擴大市場占有率——正如堅持不造車的華為,就靠著技術輸出成為了理想最“敬畏”的對手。

如果小鵬也能走到這一步,對理想來說必定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也正因對手都走得太快,理想才不得不抓緊時間。

守住利潤、丟掉研發速度,魚與熊掌難兼得

看完這些對比,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說理想智能駕駛落后了,可能有些武斷,但理想肯定不屬于領先陣營。尤其是對比一騎絕塵的交付量,在智能駕駛領域的尷尬地位,讓理想這個造車新勢力新晉“一哥”的身份背上一層質疑。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理想智能駕駛的落后,對應小鵬、華為等企業的領先,都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一路往前追溯,理想起步那幾年以增程式為主的設計方案,對利潤、效益的極致追求而壓縮了研發投入,將資源都投入到保生產上面,都是其在智能駕駛領域一步步失掉身位的重要原因。

面對外界對增程式設計的抨擊,李想早些年曾多次直接開噴,也堅決不同意增程式汽車是落后技術的說法,并質疑競爭對手的高層“毫無用戶思維”。而李想最大的底氣,自然是節節攀升的交付量,以及甩開造車新勢力不止一條街的利潤。

截止今年三季度,理想的毛利率已經連續四個季度穩定在20%以上,營收從去年同期的93億穩步增長至346.5億元,調整后凈利潤為34.7億元,同樣連續四個季度維持在正區間且遠超市場預期的26億。對比之下,小鵬、蔚來仍掙扎在盈虧平衡線下方,后者甚至走到了裁員這一步,以削減開銷。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理想守住了利潤、保住了交付量,自然要犧牲一些東西。數據顯示,理想的研發費用一路從巔峰期的近20%下滑至10%左右,同期的小鵬、蔚來分別為26%和38%,華為、特斯拉的研發費用率沒有那么高,投入規模卻遠非其他對手可比。

智能駕駛是一個很燒錢的項目,而且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出成績的。客觀地說,理想當初保量產、保利潤的做法也不見得有錯。換個立場,小鵬不見得不羨慕理想的利潤和量產水平。

只是當理想的技術再次遭遇爭議時,李想卻選擇了沉默,沒有像之前那樣正面回擊外界的質疑。原因或許在于,這一次他沒有足夠的底氣了,銷量、利潤不足以成為擋箭牌——畢竟業內有一個共識,新能源車的上半場要拼電動化、拼三電系統,下半場就得拼智能化、拼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此前,理想也想和特斯拉、小鵬一樣,堅持全棧自研路線。不過事實證明,自研費時費力,急于追趕身前對手的理想不愿意,也不敢再等。引入第三方供應商,拿來對方現成的技術產品,無疑是一條捷徑。

只不過,和全棧自研相比,第三方的參與必然會讓理想智能駕駛技術的含金量遭遇新一輪質疑。在自研和第三方供應商之間尋找平衡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全棧自研和引入第三方供應商,理想站上分岔路口

外界對輕舟智航這家年輕且低調的企業了解不多,也很難預判其對理想的幫助能有多大。

官方資料顯示,輕舟智航成立于2019年,創始人于騫是一位核心感知算法、高精地圖專家。于騫和自動駕駛的結緣最早可以追溯到2001年,他在清華大學本碩連讀期間,曾在人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激光雷達和立體攝像頭。后來于騫赴南加州大學深造并取得博士學位,繼而進入谷歌工作,參與過知名自動駕駛獨角獸Waymo的早期研發工作。

在創立輕舟智航前,于騫潛心鉆研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等技術已經有近十年的時間,無論經驗還是人脈都相當豐富。在他的掌舵下,輕舟智航將目標定得很高:專注針對城市復雜交通場景的L4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相當于選了一條最難走的路。

輕舟智航的強項主要有兩個,一是車路協同,比如城市微循環交通系,二是算法。早在2020年,輕舟智航就在國內落地了多個“Robo-Bus”城市道路微循環交通系統,接駁高鐵站、城市地鐵和公交樞紐,檢驗了自己的車路協同方案。去年開始和地平線合作,則借助后者的芯片和開發架構打磨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理想、輕舟智航的分工、具體合作模式并未對外公布,但合理猜測,理想看中的肯定是后者在算法層面的造詣。而作為輕舟智航的重要戰略伙伴,地平線和理想之間,想必也會有更多合作空間。畢竟理想對高算力芯片的需求也很大,地平線的J3、J5系列芯片算力即便不及華為,也屬于國內的領先梯隊。

事實上,絕大部分車企在研發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時候,都或多或少引入過外部供應商。就連大眾這樣的巨無霸,都能拋開偏見、無視爭議投奔小鵬的懷抱。第三方供應商和自研不是無法共存的兩個極端,只不過車企要在研發過程中掌握好尺度:供應商可以充當某些環節的拼圖,核心技術還是要靠自己。

目前,理想似乎想把城市場景的NOA打造成招牌,并逐步剝離高精地圖。要實現這個構想,算法是很重要的,包括靜態、人車混行、擁堵狀態下的信息處理,以及復雜路況下的路線規劃及變道、超車等功能的優化,都需要大量數據和算法作為支撐。

輕舟智航的加入,大概率會幫助理想處理數據,打磨算法。AD Max系統的核心技術,仍掌握在理想自己手里。在這種合作模式下,理想的自主權沒有被削弱,還有人分擔壓力,自然不是壞事。

不過雙方少不了一個磨合過程,最終的效果如何,還是要靠研發成果說話。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理想汽車

4.8k
  • 理想汽車:理想L系列累計交付超100萬輛
  • 理想汽車:3月交付新車36674輛,同比增長26.5%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理想智駕,真的落后了嗎?

引入第三方供應商,能讓理想彎道超車嗎?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范劍磊

文|雷科技

除了11月17日拉開帷幕的廣州車展,近期汽車圈最熱鬧的事件,莫過于何小鵬和余承東的口水仗。

從余承東在朋友圈發文暗諷“某些車企一把手”連AEB都沒搞清楚是什么,到何小鵬回懟“非行業的(人士)急了,不知道他急什么”,雙方你來我往,一時好不熱鬧。

在何小鵬和余承東“激戰正酣”之際,也有人呼吁李想趕緊加入群聊,畢竟看熱鬧總是不嫌事大。但李想完全沒有接招的意思,只是在微博留下一句“不和華為吵架,實在吵不過呀”,便轉身隱入人潮。

李想這句回復有幾分戲謔幾分真心,外人很難揣測。但有一個事實的肯定的:在智能駕駛這座權力金字塔中,華為、小鵬的站位都比理想靠前。不主動卷入漩渦中心,既是想明哲保身,也是因為缺乏足夠的底氣。

對理想來說,現在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研發實力。日前,有消息稱理想已正式引入智能駕駛企業輕舟智航作為第三方供應商,該項目由李想親自跟進。從堅持全棧自研到引入第三方供應商,理想無疑是想加快研發進程,追趕前方的對手。

不功不過,理想智駕困于“平庸”

評價一家車企的智能駕駛實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智能駕駛涉及的難點很多,技術路線復雜且流派林立,難以一概而論。不過最能體現研發實力的核心技術,離不開這幾個:軟硬件系統、智能感知方案、芯片算力。

目前,理性Air、Pro車型搭載AD Pro高速導航輔助駕駛系統,Max車型則搭載AD Max全場景智能駕駛系統,全部都是終身零訂閱費。高速公路是理想智駕應用最廣泛的場景,自主超車、調速、自助出入匝道、識別近距離加塞一應俱全。在高速行駛場景之外,還配備了自動泊車、自動緊急制動等基礎功能。

單就性價比而言,理想智駕對得起用戶。但尷尬之處在于,這些基礎功能別的競品也有,理想在感知、算力、系統任何一個方面都算不上出眾。

和特斯拉、小鵬、華為等競爭對手的對比,就能看到理想的局限。

在感知方案的層面,特斯拉和其他所有對手都不在一個層次,這主要得益于其研發團隊的膽識和前瞻性,總會先人一步探索新領域。比如在2021年,造車新勢力仍在死磕激光雷達+高精地圖的感知方案的時候,特斯拉已經將目光投向BEV+Transformer算法,并開始啟用早期的用戶數據訓練AI大模型。

早早押寶AI算法感知方案,也讓特斯拉在系統算力上領先競品們一個身位。官方數據顯示,截止今年二季度末,特斯拉FSD的累計里程數突破3億英里,這一龐大數據庫的加持下,Dojo超算中心算力規模穩居全球前五,在汽車圈更是一馬當先,預計算力規模最遲明年年底將突破100 EFLOPS(每秒浮點運算次數)。

正因為感知層面做得好,特斯拉的智能駕駛方案才會比其他車企更豐富——無論是在功能上還是在使用場景上。狹窄車道內的自動輔助轉向/加速、輔助導航、自主召喚、自動輔助變道這些基本功能自不必說,最新版的FSD障礙物識別和相應的緊急制動機制也更加成熟,使得安全性大為提高。

在自研芯片的加持下,華為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算力同樣相當出眾。其和問界、阿維塔、瑞風等合作伙伴打造的車型,就是最好的證據。

盛傳將于今年12月底上市的瑞風RF8量產版,據悉將搭載新一代麒麟9610A車規芯片,算力將超過問界M5搭載的麒麟990A,直追高通算力達到30TOPS的8295芯片,成為車規芯片的算力天花板之一。在大幅提升算力后,不僅能提升人機交互效果,高速智能輔助導航、障礙識別的準確率也會有所改善。

有意思的是,有一段時間,阿維塔和問界都在宣傳時強調自身的算力優勢,甚至不惜相互“拉踩”。阿維塔11就堅稱自己搭載的華為MDC 810芯片比問界M5智駕版算力要強,后者則直接曬出數據回擊。由此可見,華為智能駕駛方案的算力之強,早已深入人心。

小鵬的強,則強在堅持全自研策略下掌握了完整技術閉環,軟硬件、算力、AI都有涉獵,且擁有自主搭建的生產平臺和技術架構“扶搖”。

2019年實現XPILOT 2.5行車輔助系統量產應用,次年升級到3.0版本并開放ACC(自適應巡航控制)、LCC(車道居中輔助系統)和ALC(智能輔助變道)等功能,再到今年上半年在重點城市開放NGP功能,小鵬已經提出了明年實現全場景輔助駕駛能力貫通的目標。

眾所周知,小鵬熱衷于對外輸出技術,和大眾合作、收購滴滴造車業務,技術的可復制性使其有機會形成規模效應、迅速擴大市場占有率——正如堅持不造車的華為,就靠著技術輸出成為了理想最“敬畏”的對手。

如果小鵬也能走到這一步,對理想來說必定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也正因對手都走得太快,理想才不得不抓緊時間。

守住利潤、丟掉研發速度,魚與熊掌難兼得

看完這些對比,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說理想智能駕駛落后了,可能有些武斷,但理想肯定不屬于領先陣營。尤其是對比一騎絕塵的交付量,在智能駕駛領域的尷尬地位,讓理想這個造車新勢力新晉“一哥”的身份背上一層質疑。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理想智能駕駛的落后,對應小鵬、華為等企業的領先,都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一路往前追溯,理想起步那幾年以增程式為主的設計方案,對利潤、效益的極致追求而壓縮了研發投入,將資源都投入到保生產上面,都是其在智能駕駛領域一步步失掉身位的重要原因。

面對外界對增程式設計的抨擊,李想早些年曾多次直接開噴,也堅決不同意增程式汽車是落后技術的說法,并質疑競爭對手的高層“毫無用戶思維”。而李想最大的底氣,自然是節節攀升的交付量,以及甩開造車新勢力不止一條街的利潤。

截止今年三季度,理想的毛利率已經連續四個季度穩定在20%以上,營收從去年同期的93億穩步增長至346.5億元,調整后凈利潤為34.7億元,同樣連續四個季度維持在正區間且遠超市場預期的26億。對比之下,小鵬、蔚來仍掙扎在盈虧平衡線下方,后者甚至走到了裁員這一步,以削減開銷。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理想守住了利潤、保住了交付量,自然要犧牲一些東西。數據顯示,理想的研發費用一路從巔峰期的近20%下滑至10%左右,同期的小鵬、蔚來分別為26%和38%,華為、特斯拉的研發費用率沒有那么高,投入規模卻遠非其他對手可比。

智能駕駛是一個很燒錢的項目,而且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出成績的。客觀地說,理想當初保量產、保利潤的做法也不見得有錯。換個立場,小鵬不見得不羨慕理想的利潤和量產水平。

只是當理想的技術再次遭遇爭議時,李想卻選擇了沉默,沒有像之前那樣正面回擊外界的質疑。原因或許在于,這一次他沒有足夠的底氣了,銷量、利潤不足以成為擋箭牌——畢竟業內有一個共識,新能源車的上半場要拼電動化、拼三電系統,下半場就得拼智能化、拼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此前,理想也想和特斯拉、小鵬一樣,堅持全棧自研路線。不過事實證明,自研費時費力,急于追趕身前對手的理想不愿意,也不敢再等。引入第三方供應商,拿來對方現成的技術產品,無疑是一條捷徑。

只不過,和全棧自研相比,第三方的參與必然會讓理想智能駕駛技術的含金量遭遇新一輪質疑。在自研和第三方供應商之間尋找平衡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全棧自研和引入第三方供應商,理想站上分岔路口

外界對輕舟智航這家年輕且低調的企業了解不多,也很難預判其對理想的幫助能有多大。

官方資料顯示,輕舟智航成立于2019年,創始人于騫是一位核心感知算法、高精地圖專家。于騫和自動駕駛的結緣最早可以追溯到2001年,他在清華大學本碩連讀期間,曾在人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激光雷達和立體攝像頭。后來于騫赴南加州大學深造并取得博士學位,繼而進入谷歌工作,參與過知名自動駕駛獨角獸Waymo的早期研發工作。

在創立輕舟智航前,于騫潛心鉆研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等技術已經有近十年的時間,無論經驗還是人脈都相當豐富。在他的掌舵下,輕舟智航將目標定得很高:專注針對城市復雜交通場景的L4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相當于選了一條最難走的路。

輕舟智航的強項主要有兩個,一是車路協同,比如城市微循環交通系,二是算法。早在2020年,輕舟智航就在國內落地了多個“Robo-Bus”城市道路微循環交通系統,接駁高鐵站、城市地鐵和公交樞紐,檢驗了自己的車路協同方案。去年開始和地平線合作,則借助后者的芯片和開發架構打磨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理想、輕舟智航的分工、具體合作模式并未對外公布,但合理猜測,理想看中的肯定是后者在算法層面的造詣。而作為輕舟智航的重要戰略伙伴,地平線和理想之間,想必也會有更多合作空間。畢竟理想對高算力芯片的需求也很大,地平線的J3、J5系列芯片算力即便不及華為,也屬于國內的領先梯隊。

事實上,絕大部分車企在研發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時候,都或多或少引入過外部供應商。就連大眾這樣的巨無霸,都能拋開偏見、無視爭議投奔小鵬的懷抱。第三方供應商和自研不是無法共存的兩個極端,只不過車企要在研發過程中掌握好尺度:供應商可以充當某些環節的拼圖,核心技術還是要靠自己。

目前,理想似乎想把城市場景的NOA打造成招牌,并逐步剝離高精地圖。要實現這個構想,算法是很重要的,包括靜態、人車混行、擁堵狀態下的信息處理,以及復雜路況下的路線規劃及變道、超車等功能的優化,都需要大量數據和算法作為支撐。

輕舟智航的加入,大概率會幫助理想處理數據,打磨算法。AD Max系統的核心技術,仍掌握在理想自己手里。在這種合作模式下,理想的自主權沒有被削弱,還有人分擔壓力,自然不是壞事。

不過雙方少不了一個磨合過程,最終的效果如何,還是要靠研發成果說話。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项城市| 西乌珠穆沁旗| 汝南县| 道真| 柘城县| 新建县| 綦江县| 南宫市| 孟州市| 慈溪市| 绍兴市| 古蔺县| 宿松县| 新田县| 延长县| 江西省| 礼泉县| 克什克腾旗| 巴中市| 漳州市| 信阳市| 墨脱县| 岐山县| 彩票| 赤壁市| 陵川县| 新邵县| 肃宁县| 淮南市| 车致| 平塘县| 青田县| 临夏县| 周口市| 江达县| 达日县| 铜川市| 抚远县| 扶沟县| 寿阳县| 苍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