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GPLP Molly
作為國內A級車展的“收官之戰”,2023廣州車展的熱鬧毫無懸念。而一向有著“下一年車市風向標”之稱的廣州車展,在本屆也沒有讓廣大業內人士和消費者失望。
據悉,本屆廣州車展展車總數達1132臺。其中,新能源車469臺,占比超過四成,達到41.4%。而全球首發車59臺、概念車20臺的陣容,更是讓不少業內人士將其稱之為“車企挺進決賽圈的最后沖刺”。
事實上,整個2023年,國內汽車市場的競爭尤為激烈,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競爭,更是卷出了新高度。不僅“價格戰”貫穿全年,而且硬派越野、純電MPV等細分賽道也成為了各大車企爭相布局、搶奪市場的新切口。
只不過,只要是競爭,就會有玩家領先,當然也會有人被淘汰,或者說是瀕臨淘汰的邊緣。
因此,本屆車展,在新能源車再次成為絕對“主角”的同時,也成為了全球主流車企的“修羅場”。盡管每個展臺都是燈光明亮,但實則有人底氣十足,有人故作鎮定。
誰在乘勝追擊?
如果來探討誰在本屆廣州車展上“春風得意”,那理想必須排在前列。深度參與本屆車展的星莎表示,相較于其它展臺,理想展臺的人是真的多。
理想展臺人多的一大原因,來自于其旗下首款純電車型理想MEGA首秀的吸引力。在此前多輪預熱下,消費者對理想MEGA形似高鐵“子彈頭”的外觀早已充滿興趣。
當然,理想MEGA的魅力不只是獨特的外觀。作為全球第一個搭載理想-寧德時代麒麟5C電池的量產車,其可實現充電12分鐘續航500公里。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11月17日9:40至11:22,理想MEGA支付5000元的預訂量已經突破1萬輛。
此外,理想展臺引發大家圍觀的另一原因,或源于其在2023年突飛猛進的銷量。
作為造車新勢力中唯一一家實現盈利的車企,截至廣州車展前,理想汽車2023年內的累計交付量已經突破30萬輛,提前一個半月,完成了2023年全年的交付目標。
盡管在本屆廣州車展上,匯集了騰勢D9、嵐圖夢想家、極氪009等多款MPV車型,但讓大家直呼與“理想MEGA產生正面交鋒”的還是小鵬X9。
事實上,2023年10月交付量突破2萬臺,刷新單月交付歷史紀錄后,小鵬汽車重新成為了造車新勢力“C位”成員之一。而第三季度超85億元的營收,不僅讓其強勢回歸歷史高位,也讓車友對其在本次車展上展出的小鵬X9充滿了更多期待。
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在車展上提到,“一直有鵬友問我們,小鵬什么時候能有一臺承載大家庭夢想的車型。一個大家庭需要一臺什么樣的智能電動汽車,一臺好看、好開、好坐、好裝的全能產品應該如何打造。之前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在我們擁有扶搖架構之后,這個問題有答案。今天我們交出的答卷,就是扶搖架構下的旗艦車型——小鵬X9”。
盡管新階段消費者還不知道小鵬X9能否像何小鵬所說的那樣,讓人滿意。但從發布會現場,小鵬請來“不老男神”林志穎“造勢”來看,其對小鵬X9寄予的希望不言而喻。
當然,除了上述兩家新勢力車企,同樣要在本屆車展上乘勝追擊的,還有問界及其新同胞智界。
2023年9月,問界憑借問界新款M7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強烈的市場反響,不僅讓其在上市64天后,累計大定超過9萬輛,也成功帶動問界10月交付量重回萬輛陣營。
基于此,首次公開亮相的問界M9,也成為鴻蒙智行展臺上最受關注車型,且盲訂已經突破3萬輛。
此前,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汽車智能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更是放出豪言,有信心M9會成為整個市面上最豪華、高端和智能的車,并表示其“將重新定義1000萬元內最好的智能SUV”。
借著華為的流量,“含華量”很高的華為智選車業務首款轎車智界S7以及“含華量”不太高的阿維塔12同樣成為了車展亮點之一。
在星沙看來,如果把上述幾個品牌在本次廣州車展的表現稱之為“乘勝追擊”,那比亞迪就可以說是“常勝玩家”。
“2樓4.2館似乎是比亞迪及其家族成員的大本營。方程豹豹5、比亞迪本迪,再到仰望和騰勢,可以說每一個品牌的圍觀群眾都比較多。”
“比亞迪館”的粉絲之所以多,其實并不讓人意外。據乘聯會數據,10月份,國內汽車市場新能源車的滲透率超過了33%,這其中,比亞迪功不可沒。
作為一個價格下探到十幾萬元,上探到百萬元的品牌,截止到10月,比亞迪2023年累計銷量達到了237.1萬輛,已經實現年度300萬輛目標的79%。
誰在孤注一擲?
用“有人歡喜有人憂”來形容本屆廣州車展也并不為過。就在上述品牌享受被消費者層層圍觀的喜悅時,一些合資車企品牌的展臺可以說是“凄凄慘慘”。
星莎提到,寶馬MINI展臺的人,確實可以用“少得可憐”來形容。
“我知道現階段國內合資品牌的日子不太好過,但畢竟寶馬MINI也曾經是備受國人追捧的品牌和車型,如此少的人,還是多少有點令我意外。”
只不過,盡管并不是所有合資品牌的展臺都如此冷清,但作為合資車企,在當下國內新能源市場激烈的競爭中,它們或多或少有點“孤注一擲”“奮力一搏”的感覺。
市場數據顯示,2023年10月,自主品牌10月銷量為103.0萬輛,同比增36.5%,環比增3.2%,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達到了60.9%。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合資品牌10月銷量為64.0萬輛,同比降1.0%,環比降0.9%,合資品牌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只有5.5%,可謂是少得可憐。
滲透率之外,10月自主品牌不僅僅銷量創新高,市場份額也創新高,達到52.77%。而合資品牌的市場份額已經下滑到32.79%,同比下滑6.71%,環比下滑0.41%。
基于此,曾經“遙遙領先”的合資品牌們,必須抓住這次廣州車展的機會。而為了能更多地“吸粉”,合資品牌們在本屆車展上更是燃油車、新能源車雙管齊下。
據悉,在本次車展上,包括BMW及MINI、梅賽德斯—奔馳、大眾汽車品牌、一汽奧迪、上汽通用、廣汽豐田、廣汽本田等國際主流汽車品牌呈集中亮相的態勢。其中,全新寶馬5系長軸距版車型和純電車型寶馬i5首次亮相。
奔馳展臺則聚集了全新長軸距E級車、全新CLE轎跑車、新一代CLA五門獵跑車、新一代GLA SUV、新一代GLS SUV等多款重磅新車。值得一提的是,長軸距E級轎車及運動轎車在推出10項中國專屬豪華增配的同時,成為奔馳首個搭載L2+導航輔助駕駛系統的車型。同時,奔馳Vision One-Eleven概念車也完成了在國內的首秀。
而曾經的日系“王者”,日系合資品牌廣汽本田帶來了10款電動化車型參展,覆蓋純電、混動、插電混動三種技術路線;廣汽豐田則引入了國產的全新一代豐田凱美瑞;一汽豐田帶來了全新皇冠和全新普拉多,并視兩款經典車型視為2024年的重中之重;上汽通用汽車直接攜旗下凱迪拉克、別克和雪佛蘭3大品牌共48款展車亮相……
寫在最后
事實上,在新能源浪潮之下,除了上述我們提到的“兩頭”車企外,還有一大批奮力直追的二梯隊成員。比如傳統車企中的吉利、奇瑞;新勢力里的極氪、嵐圖、智己、哪吒、埃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埃安和極氪。
作為同樣擁有傳統車企雄厚資金、技術支持的另類新勢力,埃安2023年累計銷量已經達到27.1萬輛,同比增長126%。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更是曾經明確表示,“廣汽埃安的目標,就是讓‘蔚小理’變成‘埃小蔚’” 。
而極氪12月交付11337輛,并連續3個月交付量破萬,且有可能成為國內第四家上市的造車新勢力。
不管是頭部新勢力的持續發力,還是合資車企的不愿放棄,亦或是二梯隊玩家的奮力直追,在經過2023年慘烈的競爭之后,業內普遍認為國內新能源車的角逐即將進入總決賽。
究竟誰會出局,誰會進入決勝局,還要看接下來品牌的戰術調整以及消費者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