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徐魯青
界面新聞編輯 | 姜妍
今日,為期一個月的第二十二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正式落下帷幕。 本屆藝術節期間共舉辦近千場各類活動,推出了72臺演出項目,觸達600多萬人次。其中,境外項目占比60%,國際化程度和首演占比均創歷史新高。據統計,本屆藝術節期間,有10%的觀眾是專門“打飛的”或“坐高鐵”專門來上海觀劇和看演出。

在藝術節期間,由俄羅斯著名指揮家捷杰耶夫攜馬林斯基劇院全新制作的四聯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舉行了完整版的世界首演。
“老朋友”瑞士洛桑貝嘉芭蕾舞團的芭蕾舞劇《人們總是自我想象》和《七段希臘人的舞蹈》也在本屆藝術節期間完成了首演。“新朋友”庫倫奇斯與音樂永恒管弦樂團此番首次訪華,讓庫倫奇斯這位享譽歐洲的年輕指揮,設定好未來五年都來藝術節的“小目標”。此外,喬治烏、蒂勒曼、馬祖耶夫等名家大師、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美國芭蕾舞劇院等名家名團都在藝術節中輪番亮相。

本土演出項目方面同樣值得被肯定,包括南音、花鼓戲、花燈戲、錫劇等九種傳統劇種都在藝術節上有所呈現。舞劇《永和九年》《詠春》、雜技劇《天山雪》、話劇《鐘馗嫁妹》《陸機》、交響組曲《向海之路》等作品獲得了觀眾青睞。
作為藝術節的重要板塊,今年演出交易會共吸引包括ISPA國際表演藝術協會、歐洲藝術節聯盟、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等4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560余家機構、1700多位代表參會,共計達成560余項交易意向,整體規模創下歷史新高。
交易會首日,就有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上海大劇院與李音樂經紀公司簽訂俄羅斯莫斯科大劇院歌劇《黑桃皇后》、芭蕾舞劇《斯巴達克斯》合約等12項重磅演藝合作就率先達成。確定了116項“引進來”項目與103項“走出去”意向。

“扶青計劃”也是藝術節的重要板塊。2017年,鄭杰以現代舞《寂靜之上》入選藝術節“扶青計劃”,而在今年藝術節上,他的《山月》已經成為了今年藝術節的委約作品。除了鄭杰,還有王亞彬、常石磊、金承志,唐詩逸等從業者,都通過“扶青計劃”作品委約、導師扶持、項目推介逐步成長青年藝術家。
在今年“扶青計劃”創設滿十年之際,藝術節完成了兩個“首次”——首次面向全球青年藝術家進行委約招募,首次增設視覺藝術板塊。來自英國、德國、奧地利、俄羅斯、馬來西亞等國際地區逾313個作品申報,較往年“質”與“量”均有大幅提升。
(文中圖片除注明外均來自主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