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侃見財經
“累了困了喝東鵬”的東鵬飲料,也開始加速了。
此前,東鵬飲料對外公布了最新的三季報。根據財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東鵬飲料實現營收86.41億,同比增長30.05%;實現凈利潤16.56億,同比增長42.05%,營收和凈利潤均實現了雙位數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東鵬飲料去年全年的營收為85.05億,凈利潤為14.41億,對比最新的業績數據其實不難發現,今年前三季度東鵬飲料的營收和凈利潤已經超過了去年全。
經過了這些年的發展,東鵬飲料已經不再是當初紅牛的“平替”,根據尼爾森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東鵬特飲在中國能量飲料市場的銷售量排名市場第一位,占比達到40.86%,僅從銷量來看,東鵬飲料已經超越了紅牛。
拉長周期來看,近年來東鵬飲料增長的勢頭確實十分兇猛,如今在超越了紅牛之后,東鵬飲料又還能繼續“飆”多久?
增長勢頭兇猛
對于東鵬飲料的這份三季報,確實可以用“全面向好”這四個字來形容。
其實,除了上面提到的三季度營收、凈利潤大增之外,這份財報更大的看點在于營收地區結構的優化。
此前,東鵬飲料過分依賴廣東市場經常被投資者詬病。2021年上半年,東鵬飲料廣東地區的營收為16.55億,占收入的比例為44.94%;全國區域的營收為16.48億,占收入的比例為44.75%。但到了今年上半年,東鵬飲料廣東地區的營收為18.79億,雖然營收提升,但占收入的比例下降到了34.42%,全國區域的營收為29.92億,占收入的比例提升至54.79%。
從營收占比來看,雖然廣東地區的營收占比依舊不算低,但很顯然占比已經在下降,東鵬飲料已經逐步打開新市場了。
除了營收地區結構的優化之外,這份財報的另一看點在于利潤率數據。在食品飲料行業,利潤率越高往往代表著企業的競爭力越強,不需要通過低價來競爭。今年前三季度,東鵬飲料的毛利率為42.52%,凈利率為19.16%,而在去年同期,東鵬飲料的毛利率為41.75%,凈利潤為17.54%,今年毛利率提升了0.77%,凈利率則提升了1.62%。
當然,東鵬飲料的利潤率數據之所以能夠提升,還是離不開東鵬特飲這個超級大單品。根據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東鵬特飲的營收為51.35億,占收入的比例高達94.04%。今年以來,雖然白糖價格有所上漲,但受到瓶身材料PET價格持續下降的影響,東鵬特飲的毛利率其實是有所提升的,而這也帶動了東鵬特飲了整體的利潤率數據小幅提升。
再看銷售費用和研發費用,今年三季度東鵬飲料的銷售費用為14.21億,研發費用為4314萬;而在去年同期,東鵬飲料的銷售費用為10.86億,研發費用為3676萬,今年銷售費用增長超過了3億。營銷費用的大幅增長,表明目前東鵬飲料正在積極對外擴張,而跟地區營收占比一起來看,很顯然東鵬特飲其實已經在加速全國化了。
低價“困境”
對于東鵬飲料而言,想要更高質量的發展,那么必須打破低價困境。
在開頭的內容中提到,今年上半年東鵬特飲在中國能量飲料市場的銷售量排名市場第一位,占比達到40.86%,從銷量來看東鵬特飲已經超越了紅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東鵬特飲的銷售額還是位居紅牛之后,銷售額占比為29.06%。
其實,東鵬特飲之所以能夠成功“逆襲”紅牛,低價是關鍵因素。以天貓超市的價格為例,同樣是250毫升/瓶裝的產品,在有優惠的情況下一罐紅牛的售價為4.54元,而東鵬特飲一瓶的價格卻只要2.12元,兩者的價格足足相差了一倍。正是憑借著相差不大的效果以及只有一半的價格,東鵬特飲的市場份額才得以成功超越了紅牛。
當然,用低價實現反超的策略其實無可厚非,但現在這并非長久之計。
根據媒體統計,最近兩年東鵬飲料推出的多款產品都是走“模仿+低價”模式,今年年初上線的東鵬補水啦對標外星人電解質水,后者京東箱裝價格約合5.4元每瓶,東鵬補水啦約合3.3元每瓶,且凈含量比外星人更高。東鵬大咖對標雀巢瓶裝咖啡,后者京東箱裝價格約合4.9元每瓶,東鵬大咖約合4.2元每瓶,但凈含量雀巢拿鐵是268毫升,東鵬大咖有330毫升。
當然,這種策略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今年上半年,東鵬飲料的“其他飲料”實現營收為3.2億元,占收入比例為5.86%;而在去年同期,東鵬飲料的“其他飲料”實現營收為1.659億,占收入比例為3.87%,今年“其他飲料”的營收幾乎增長了一倍。不過,這種走捷徑的方式顯然是難以持久的,而且這種策略下東鵬飲料的企業形象也會受到一定的沖擊。
不可否認,如今東鵬飲料的發展勢頭確實兇猛,各項數據都在好轉。不過,如果東鵬飲料想要未來走得更遠,除了眼下的增速之外,東鵬飲料或許還要在模仿之外,建立新的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