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斑馬消費 楊偉
企業最懼內耗,可這對于瀏陽河酒業來說,已是家常便飯。日前,公司上演全武行搶奪公章的奇葩戲碼,將大股東與資方的矛盾,徹底公開化。
內斗沒有絕對的贏家,昔日響當當的二線白酒品牌瀏陽河,已失了體面。在內外的混戰中,瀏陽河產品在主流市場的聲量漸漸消弭。
瀏陽河酒早年靠五糧液代工產品,成為湘牌川造的典型代表。同時期的金六福,也和五糧液合作,為華澤集團崛起奠定了基礎。
二者同為湘酒版圖中的重要品牌,卻難以殊途同歸。
彭潮治理下的瀏陽河酒業,大加杠桿瘋狂擴張,屢次借殼上市失敗后,陷入與PE機構對賭失利的困局。
矛盾公開化
誰也不愿意將家丑示人,瀏陽河酒業的大股東與資方,早已顧不上顏面了。盡管搶公章事件已過去半個月,但雙方對話語權的爭奪從未消停。
公司官網被資方控制,日前連發多份公告,逐一披露搶奪公章事件的始末;大股東方面則通過其控制的官方公號、官微,罷免資方代表劉偉文在公司的職務。
一場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鬧劇,讓沉寂多時的湖南名酒瀏陽河,另類重歸大眾視野。
在湘酒版圖里,瀏陽河曾是一個傳奇。品牌不僅有民歌《瀏陽河》的渲染助力,也有上世紀80年代兩次獲得小曲酒類最高獎——國家銀質獎的璀璨榮光。
20多年前,白酒代理商彭潮拿到瀏陽河品牌,就和五糧液達成代工合作,推動這個地方歷史名酒走向全國。
與五糧液的夢幻組合,讓瀏陽河酒立馬聲名鵲起,也開創了湘酒川造的另類模式。但之后的種種操作,為公司埋下內訌的隱患。
2007年,雙方8年合作期滿,五糧液(000858.SZ)拋給彭潮兩個選項:要么接受原酒漲價,要么結束合作。
不愿意被卡脖子的彭潮,計劃在湖南瀏陽市自建白酒基地,近28億元的投資,成為拖累企業的重要原因之一。
公司關聯方湖南中商集團一位前高管曾對外透露,2008年底,上述項目已投資6.4億元,不巧遇到當年金融危機,瀏陽河陷入流動性緊張的局面。
危急時刻,瀏陽河酒業先后對接了通葡股份、大元股份以及皇臺酒業,試圖借殼上市籌資,均折戟而返。
2011年11月,公司引進10億元戰略投資,并簽下對賭。最終對賭失敗,資方進場。
品牌遭殃
與五糧液“分手”之后,瀏陽河酒業就換了一種打法,先后推出9大系列,涉及不同酒精度、不同年份和包裝,百余個品種的瀏陽河白酒,幾乎一夜之間現身市場。
在極度缺錢的時期,公司曾簡單粗暴地復制五糧液OEM模式,只需繳納一定品牌管理費,貼牌商可以使用瀏陽河酒品牌,甚至自推子品牌。以至于貼牌商越來越多,市場上的瀏陽河酒,泛濫成災。
這無異于飲鴆止渴,衰敗成為必然。高峰時期2005-2007年,瀏陽河酒業年銷售額基本維持在20億元左右,到2012年已萎縮至1.69億元。
這時,公司還推出過一款“瀏陽河50年”年份酒,售價1680元/瓶,遠高于當時的貴州飛天茅臺酒(指導價819元)。計劃在維持中低端產品的同時,將年份酒產品作為開發重點。
在白酒圈內,這已淪為一個笑話。究其根源,人事上頻繁變動,公司已找不準自己的節奏和定位。
2006年,為了籌備上市,彭潮曾引進一大批“空降兵”,在制度設計和經營方面與老骨干沖突不斷,導致20多個核心骨干集體出走。
2013年4月,在西鳳酒、孔府家及金威啤酒等酒企擔任過高管的劉敏,空降瀏陽河酒業擔任總經理,團隊到位幾乎在零資金狀況下啟動市場,不到1年即遭清洗。
劉敏離開后,瀏陽河銷售公司總經理陳建波主掌瀏陽河酒業,又出現“停產風波”。
1年后,酒鬼酒(000799.SZ)前高管付耶成擔任公司執行總裁,在他的推動之下,產品繼續向高端市場推進。
直至去年6月,資方代表劉偉平才受公司股東委托,全權負責瀏陽河的日常經營管理。
這些年來,公司職業經理人走馬燈般流動,背后則是瀏陽河老人與資方的明爭暗斗。
在不斷的內斗中,瀏陽河品牌早已蒙塵。
彭潮后時代
1998年,兩個湖南人分別跟五糧液談成了代工生意。一個是彭潮,一個是吳向東。
彭潮控制的湖南中商,是當時湖南地區五糧液、貴州茅臺和瀘州老窖的最大代理商,高峰時期年銷售2.8億元。
做代理商賣酒雖然賺錢,但已滿足不了彭潮的野心。1998年,他出資收購了瀏陽河品牌,準備自立門戶。
同年,吳向東和其姐夫傅軍一起創立了金六福品牌。
這兩大品牌與五糧液合作之后,幾乎齊頭并進。2003年,瀏陽河酒躋身20億銷售俱樂部,金六福酒銷售規模達到18億元,次年突破20億元。
在這之后,二者的距離迅速拉開。
金六福酒請來國足主教練米盧代言,開創白酒行業體育營銷先河,品牌迅速躥紅,躋身全國白酒市場單品銷量頭部陣營。2008年,公司銷售突破60億元,直追當時的貴州茅臺(82.42億元)和五糧液(79.33億元),晉升為國內白酒行業第三位。
在這之后,這瓶白酒雖然逐漸走進低谷期,但吳向東通過金六福酒賺來的錢,在行業內大手筆掃貨,先后將李渡、珍酒、湘窖和開口笑等品牌收入囊中,還將山東今緣春、陜西太白等一批中低端白酒品牌納入麾下。他也因此被業內譽為“白酒教父”。
在2015年湘窖酒業借殼酒鬼酒流產后,吳向東梳理商業模式,推動華致酒行2019年上市,今年珍酒李渡(06979.HK)登陸港股市場。
一起長大的瀏陽河酒,運氣就沒金六福這么好了。被五糧液“斷奶”后,陷入自建白酒產能、三次借殼失利等一系列惡性循環之中。
公司大股東湖南中商、實控人彭潮的多元化投資戰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瀏陽河酒的發展。
2003年,湖南中商開啟房地產業務,次年涉足電子科技和水產業務,后來又介入餐飲等領域。這些投資對瀏陽河酒的協同性不高,也分散了自身資源。
高峰時期,瀏陽河酒品牌價值曾高達百億,一時風頭無兩,如今漸成雞肋。身在獄中的彭潮,可能也會痛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