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時代周報 梁春富
編輯丨彭巖鋒
11月14日,合力泰(002217.SZ)股價一度觸及跌停,最終收報3.15元/股,跌6.53%,市值失守百億關口。此前一天,合力泰發布終止公司控制權變更的公告,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下稱“電子信息集團”)解除并終止股份轉讓協議及與股份轉讓相關的其他權利和義務約定。
合力泰成立于2003年,主要產品包括新型顯示、光電傳感、FPC柔性線路板、新材料等。電子信息集團是福建省國資委下屬企業。截至2022年底,該集團資產總額為1093.2億元,所有者權益298.39億元。
對于終止股權轉讓,電子信息集團解釋稱,深圳慧舍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慧舍科技)未能履行已簽署的本次股轉相關協議約定的義務,構成違約。今年6月5日,電子信息集團與慧舍科技達成協議,將所持合力泰5.03億股(占總股本16.15%)轉讓給慧舍科技,轉讓價格為每股6.09元,交易總對價30.65億元。
交易完成后,慧舍科技將控股合力泰,實際控制人將由福建省國資委變更為李興龍。此外,為促使合力泰及其子公司在過渡期間以及股份轉讓完成后持續穩定經營,慧舍科技承諾向合力泰提供不低于30億元的資金支持。
據合力泰公告,慧舍科技先后向電子信息集團支付了磋商誠意金以及兩期資金,合計8000萬元。同時,慧舍科技還向合力泰提供了600萬元的資金支持。不過,電子信息集團稱,慧舍科技存在拖延支付相關款項的情況。
電子信息集團入主合力泰已五年有余,合力泰近期經營狀況不容樂觀。2023年前三季度,合力泰實現營收41.46億元,同比大降54.1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2.93億元,上年同期為-15.18億元。
控制權變更告吹,合力泰未來駛向何處?就相關問題,時代周報記者致電合力泰董事會秘書華耀虹,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一拖再拖的股權轉讓款
據慧舍科技與電子信息集團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股權轉讓款一共分三期支付。
第一期為5000萬元的保證金,由慧舍科技于協議簽署后1個工作日匯入指定銀行賬戶;第二期款項約8.7億元,慧舍科技應于協議簽署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或轉讓方另行同意的其他時間,匯入指定的共管賬戶;第三期款項約21.36億元,在通過審查后,仍由深圳慧舍匯入共管賬戶。
然而,慧舍科技支付第一期保證金后,卻遲遲未向電子信息集團支付第二期款項。8月5日,電子信息集團與慧舍科技另外簽署協議,慧舍科技又支付了2000萬元保證金,電子信息集團則同意將第二期款項延期至9月6日。
8月18日,電子信息集團要求慧舍科技盡快落地上述協議事項,并要求該公司于今年8月21日24:00前給予合力泰進一步的資金支持。若達不成上述要求,電子信息集團有權終止股權轉讓交易。
慧舍科技在指定期限內,向合力泰提供了600萬元的資金支持。8月22日,合力泰又與慧舍科技指定的供應鏈企業簽訂了供應鏈服務協議,目前已有一筆約425萬元的供應鏈訂單開始分批交貨。
不過,電子信息集團9月6日仍未收到上述第二期款項。9月7日,慧舍科技向電子信息集團追加保證金1000萬元,又獲得了6天的延期支付時間。
一周后的9月14日,電子信息集團稱,仍未收到慧舍科技支付的第二期款項。此后,合力泰也再無披露交易狀況。
據交易雙方的協議約定,若慧舍科技超過30個工作日仍未全額支付完畢第二期、第三期任一期應付的股份轉讓價款的,電子心信息集團有權解除合同,并沒收慧舍科技已支付的首期款。
接盤方陷入借款糾紛
慧舍科技專事為收購合力泰成立,股東背景多元。
工商資料顯示,慧舍科技2023年3月15日注冊。次日,合力泰就披露了易主計劃。當時籌劃轉讓股權比例為21.13%,電子信息集團出清股權,全身而退。
成立之初,慧舍科技只有2名合伙人,分別是一名為文璟的自然人以及慧舍控股有限公司,兩者持有份額比例分別是1%、99%。5月18日,慧舍控股有限公司退出,貴安新區綜保新型工業發展股權基金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貴安新區股權基金”)、貴陽臻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臻芯科技”)、李興龍等成為深圳慧舍的執行事務合伙人,三者分別持有份額的比例為70%、28%、1%。文璟持有份額保持不變。8月,臻芯科技又將其所持股權轉讓給李興龍。
△ 圖源:天眼查
現年41歲的李興龍是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陽明區人,他和妻子左秀艷直接、間接持股并控制的企業共有13家,多家企業從事顯示電路相關業務。夫妻二人最為核心資產為臻芯科技和深圳視顯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視顯光電”)。
時代周報記者調查發現,李興龍、左秀艷夫婦二人實控的視顯光電陷入內斗漩渦。
△ 圖源:天眼查
股權穿透后,李興龍、左秀艷夫婦合計控制視顯光電55%股權,兩人分別擔任該公司董事長、董事;持股比例第二大的股東為自然人侯大鵬。
然而,侯大鵬及其實控深圳中顯聯合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深圳中顯”)將李興龍、視顯光電告至法庭,請求法院判令解除原告被告雙方的《債轉股協議》;返還債轉股本金770萬元;支付利息及違約金合計1582萬元。該案件于2023年3月開庭審理,判決結果尚未公開。
兩大股東之間的糾紛已持續多年。
2019年,視顯光電以股東出資糾紛為由,起訴侯大鵬和深圳中顯,但被法院駁回。2022年,李興龍再次起訴深圳中顯,案由為損害股東利益責任糾紛,最終李興龍撤訴。
視顯光電近年的經營情況亦不樂觀。據中國裁決文書網的信息,該公司涉及多起合同借款糾紛、買賣合同糾紛、經營糾紛等案件,曾是法院公示的失信公司。
雖然李興龍、左秀艷夫婦二人在深圳的生意近年來并不順利,但在貴州投資設立的臻芯科技卻獲得了貴州國資的青睞。
臻芯科技成立于2020年,注冊資金1.7億元,主營電子產品ODM及OEM 生產制造、云服務器生產制造,智慧產品等,位于貴州貴陽市南明區歐美產業園。股權層層穿透,該公司的第二大股東為貴州省國資旗下一家私募;第四大股東系貴陽南明電子信息產業引導基金(有限合伙)(下稱“貴陽南明基金”),也有貴陽市當地國資背景。
△ 圖源:天眼查
值得注意的是,貴州華科明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貴州華科明德”)持有貴陽南明基金1%股權,前者來頭也不小。該公司在貴陽市南明區政府、華中科技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貴州集成電路聯合研究中心支持下成立的私募股權基金公司。自2019年備案以來,貴州華科明德投資了包括臻芯科技在內的多家貴州當地科技企業,并與當地政府共同設立了多支產業基金,主投電子信息產業。同時,該基金公司還設有家族辦公室業務,主要發行明德系列產品。
貴州華科明德還是貴安新區股權基金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后者則是上述慧舍科技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70%。
合力泰同樣“麻煩”不斷
合力泰的經營狀況更不容樂觀。
合力泰前身是山東聯合化工,由于業績不振,2014年,山東聯合化工賣殼,江西籍企業家文開福旗下江西合力泰由此完成借殼上市,并將上市公司更名為合力泰。
完成借殼后,合力泰大力并購擴張。相繼完成了對平波電子、業際光電、珠海晨新、比亞迪電子部品件等多家公司收購,交易價格合計41.58億元。
借助并購,合力泰得以快速擴展,發展進入快車道。2015年至2018年,該公司營收分別為49.53億元、118.45億元、151.11億元、169.04億元,凈利潤為2.18億元、8.74億元、11.79億元、13.58億元。合力泰成為集研發、銷售、生產于一身的智能硬件方案商和制造商,主要產品為觸控顯示類產品、光電傳感類產品,小米、OPPO、VIVO、榮耀、比亞迪等知名企業都成為了它的客戶。
△ 圖源:合力泰官網
大舉擴張之下,合力泰的資金壓力也在增大。2018年,該公司短期借款為55.51億元,而貨幣資金僅有29.32億元。同年10月,文開福決定讓出控制權。電子信息集團出資32.19億元,拿下合力泰控股權。
電子信息集團主要從事電子信息行業的資產投資和經營管理,業務范圍涵蓋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網絡通信和信息服務業,產業鏈里獨缺模組板塊。控股合力泰,電子信息集團可構建更為完整的電子產業鏈。
入主之初,電子信息集團未全面介入合力泰,合力泰的經營依然保持較強獨立性。文開福繼續擔任董事長,但也做出業績承諾。2018年至2020年,合力泰經審計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3.56億元、14.92億元、16.11億元。若凈利潤未達標,2018年至2020年各年度,文開福應支付業績補償款3005.12萬元、3.31億元及34.14億元,合計37.75億元。
2018年,合力泰實現凈利潤13.58億元,勉強完成業績承諾。2019年,合力泰實際凈利潤為10.80億元,未完成業績承諾。2020年5月,文開福卸任合力泰董事長職務,當年合力泰凈虧損高達31.19億元。
對賭失敗,文開福的業績補償未到位,雙方對簿公堂。合力泰今年4月披露,法院判決,文開福向電子信息集團支付業績補償款27.23億元。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慧舍科技有一位名為文璟的自然人股東。合力泰也曾有一位名為文璟的董事,系文開福之女。就此,時代周報記者致電文開福,電話并未接通。
文開福卸任董事長一職后,2020年合力泰巨虧31.19億元。電子信息集團并未放棄這家上市公司。2021年2月,合力泰披露定增預案,公司向控股股東電子信息集團發行股票9.35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28.7億元。
2021年,合力泰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7676.15萬,但扣非凈利潤為-9.09億元。公司2022年和2023年前三季度扣非凈利潤分別為-35.15億元、-33.14億元。不到四年時間,合力泰扣非凈利潤合計-77.38億元。
除了連年巨虧,合力泰當前還面臨更為嚴峻的狀況。8月13日,合力泰披露公告稱,由于合同糾紛和票據追索,公司及子公司累計54個銀行賬戶被凍結,累計凍結金額超過1億元。
對于銀行賬戶被凍結,合力泰表示,目前,由于公司控制權轉讓事項的不確定性,加劇了公司階段性資金流的緊張,導致公司的銀行授信、融資租賃、商業承兌匯票、供應鏈金融業務等融資業務出現到期未能清償的情形,從而引發各債權人發起訴訟,以致公司及各借款主體的部分銀行賬戶被司法輪候凍結。
此后,合力泰先后多次披露新增訴訟、仲裁事項暨部分銀行賬戶被凍結、債務逾期方面的公告。也是在這個時間段,慧舍科技出現延期支付股權轉讓款的情況。
據合力泰的公告,該公司逾期債務金額還在增加。截至11月3日,合力泰及子公司在銀行、融資租賃公司等金融機構累計的逾期債務金額折合為11.84億元(其中美元588.39萬元),占公司2022年經審計凈資產的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