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數科社 林木
商業化路上搖擺多年,小紅書似乎終于開竅了。
直到去年雙11還在靠牽手天貓尋求參與感,今年小紅書不再甘于為他人做“嫁衣”,全面發力“買手電商”,高調殺入了下半年這場最重要的狂歡大戰。
11月12日,“小紅書雙十一買買節”戰報出爐,數據顯示,今年雙十一期間,小紅書電商訂單數為去年同期的3.8倍,參與商家數為去年同期4.1倍,直播間GMV為去年同期4.2倍。同時,繼董潔、章小蕙的直播間單場GMV破億后,小紅書家居買手“一顆KK”雙十一期間累計GMV也突破1億元。
盡管相比其他平臺頭部主播動輒十億百億的成交額有些相形見絀,但作為“資歷尚淺”的新玩家,也算交出了一張合格的成績單。
今年是小紅書成立的十周年,過去十年里,海淘業務起家的它,戲劇性的在內容社區闖出一片天地,但卻始終被困在商業化開拓的路上。
2022年底,小紅書MAU達到2.6億,身為“種草”社區,已是眾多營銷媒介中獨樹一幟的存在。尷尬的是,坐擁這片沃土的它,卻也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家種草,他人拔草”的場面不斷上演。
如今,已經十歲的小紅書終要邁出商業化這一步,但小而美的內容社區基因,注定了其要經歷成長的撕裂。它做好長大的準備了嗎?
01 All in買手電商
今年雙11成了小紅書買手電商生態的最佳練兵場。
10月15日晚,章小蕙成為小紅書首個單場銷售破億的買手,提前拉開了這場大戰的序幕。據小紅書雙11戰報顯示,自10月20日大促開啟以來,雙11期間,除了章小蕙、董潔以及“一顆KK”過億級買手之外,還涌現出20余位千萬級買手。
大促開始前夕,小紅書早早舉辦了“雙十一電商伙伴動員會”,發布面向商家、買手的“2個撮合計劃、3種直播玩法、8項扶持政策”,宣布在雙11期間為商家與買手提供百億流量曝光和億級平臺補貼。
此外,小紅書還對品牌合作平臺“蒲公英”進行了升級,上線買手廣場,并在雙11期間推出了“AI智能筆記助手”,進一步提升商家與買手合作效率。
為了今年這場“翻身仗”,小紅書籌備已久,連入場時間都比京東、天貓要早上幾天。
8月底,隨著小紅書COO柯南(花名)在link電商伙伴周喊出“買手時代已來”,小紅書布局已久的買手電商生態浮出水面。年初以來,其業務調整動作頻頻,早已展露其再次試水電商領域的決心。
首先是內部業務組織架構的調整。3月,小紅書將歸屬于社區部旗下的直播業務組,提升為獨立的一級部門;8月,小紅書整合了電商和直播業務,組建新的交易部,與社區、商業部門平行。
隨后是對過往電商路徑的全面否定。9月,小紅書先后宣布關停自營電商平臺“小綠洲”和 “福利社”,目前小綠洲已經停止運營,福利社店鋪也將在11月16日正式關閉。
種種動作表明,小紅書不再執著于自營店電商模式,準備All in買手電商生態。
據《晚點LatePost》報道,早在去年1月,小紅書已率先將電商部調整為社區部之下的二級部門,由柯南統一負責,而今年小紅書商業化產品團隊也交到了她手中。
柯南除了擔任小紅書COO外,還兼任社區部、商業化技術負責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直播業務新部門帶隊的負責人銀時,同時也是小紅書社區生態負責人。
從小紅書今年的人事調整不難看出,其終于下定決心要解決困擾其多年的商業與社區之爭。隨著今年初董潔在小紅書直播間的破圈走紅,恰逢其時為它提供了最佳的發力時機。
02 “拒絕長大”的十年
回顧小紅書過去十年的商業化之路,其實并不缺少在電商領域發力的機會。
恰恰相反,以海淘內容社區起家的小紅書,早在2014年底就上線了跨境電商平臺,開始了商業化試水。彼時,恰逢中國跨境電商的元年,網易考拉、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幾乎同一時間相繼入場。
相比傳統電商,跨境電商更加考驗平臺的供應鏈、物流渠道、商品采購及品控環節,對于初創小紅書這樣的初創企業而言,顯然難以與巨頭們長久角力。
2016年,跨境電商迎來政策劇變,與此同時,一直不溫不火的福利社也因供應鏈、物流和渠道的短板,屢屢被客戶投訴。這一年,小紅書開放了第三方商家入駐,開始將重心放在平臺內的社區氛圍上。
次年,小紅書聯合創始人瞿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給出對小紅書的定義,“跨境電商只是一個階段性的詞,我們并不是一家電商公司,而是一個‘迪士尼游樂場’。”在她看來,小紅書的主業仍然是社區,電商只是順勢而為。
回過頭來看,也正如她所言,在商業與內容的天平上,小紅書從未在商業化上放過太多的籌碼——即便是有著先發優勢的跨境電商業務,與社區打通三年,APP的首頁仍是社區,而非購買頁。
2018年,小紅書推出了自有品牌“有光”,隨后又在上海開出首家線下體驗店。據艾媒數據,這年一季度小紅書跨境電商市場份額已從2016年的6.5%跌至4.3%。
盡管跨境電商業務市場份額不斷縮水,但小紅書社區卻在力邀當紅女藝人入駐、贊助《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等爆款綜藝,飛快積攢著人氣。
2018年末,小紅書月活用戶尚不足5000萬,一年后月活破億,注冊用戶數超過3億。然而,急劇膨脹的流量也帶來了反噬。
大量網紅的涌入讓炫富貼、微商水文、刷單廣告等大行其道,小紅書多次被用戶舉報存在“刷量”、“刷粉”和筆記代寫等問題。2019年,小紅書App在各大應用商店被下架了77天。
直到2021年底,小紅書聯合創始人毛文超仍在內部強調要將電商放在社區里,而隨后迎來調整的電商部門依然屈居社區部之下。這也是它錯失直播帶貨風口早期紅利的原因之一。
相比抖音、快手,甚至是身為電商平臺的淘寶,小紅書的直播業務起步更晚:2019年內測,2020 年才正式上線。而在跟進直播電商之后,小紅書最初只將直播間放在私域流量中展現 ,以確保最大程度降低直播帶貨對社區氛圍的影響。
過去十年,小紅書看似在商業化之路上搖擺不定,歸根結底或在于它一直“拒絕長大”。但商業現實的壓力與日俱增,它已經再也逃避不了了。
03 逃避不了的現實
今年8月,小紅書剛剛過完十歲生日。CEO毛文超在十周年內部分享中提到,2019年,他們曾想象過五年之后的小紅書會是什么樣子,當時瞿芳的暢想是:
“在用戶價值側有高的壁壘,是生活方式的心智入口,并在接下來的五年內無法取代。初步完成了商業價值的探索,成為國內生活方式相關最重要的平臺之一。”
四年過去,小紅書也正如他們所期,擁有高達2.6億的MAU,憑借著“種草”光環,成為眾多營銷媒介中獨樹一幟的存在。眼下,又邁出了商業價值探索的關鍵一步。
但對于一家最早踏上移動互聯網浪潮的公司而言,用時十年才初步顯現出商業價值,它身上的問題并非一個“慢公司”的標簽就能概括。
小紅書當下所要面對的一個現實是,資本市場已經對它失去耐心。
小紅書的最后一輪融資還停留在2021年底。在獲得這輪由Temasek淡馬錫、騰訊投資、阿里巴巴、天圖投資、元生資本參投的5億美元融資后,其曾迎來200億美元的估值巔峰。
但到了今年,據The Information援引三位未具名知情人士報道,紅杉中國在買入小紅書股份時,估值已經縮水至140億美元。
再看當年與小紅書同處內容社區賽道的知乎和B站,早已相繼在美國納斯達克敲鐘上市。而B站赴港二次上市的這一年,曾有多家媒體曝出小紅書計劃IPO消息,但被后者以暫無明確計劃予以否認。
沒有充足的資金輸血,任何理想主義都是空談。
內容社區的商業化困境并非只存在小紅書身上,參考B站和知乎,上市多年仍掙扎在虧損泥潭,但能看到經歷過商業化的撕裂后,兩家企業正在努力從泥潭走出。
近年來,在社交媒體上時常能看到“B站變味了”、“知乎變味了”的用戶吐槽,這正是內容社區平臺成長的代價——加重商業的籌碼,勢必會打破社區氛圍的平衡。
2021年,小紅書曾發起“男性內容激勵計劃”,號召更多男性創作者入駐,創作汽車、數碼、體育等更多偏男性向的內容。本質上,與B站近幾年的破圈行為目的一致,都在營造多元化內容氛圍,以獲取用戶增長,進而創造更多實現商業價值的機會。
這也意味著,“小而美”的基因,注定了內容社區要經歷成長的撕裂,現在輪到小紅書了。眼下來看,押注買手電商這一步終歸是邁出得太晚。
盡管高管們一再對外強調買手的定義,但在業內人士看來,依然跳不出達人營銷的邏輯。在這點上,吃盡了直播帶貨風口紅利的短視頻平臺,不會再留給小紅書更多的空間,雙方頭部主播的GMV數據差距已經足夠證明。
小紅書買手電商生態的想象空間在于能否跑通高客單價、強調品質的這條差異化帶貨之路, 決定的關鍵也在與小紅書能否扶持出更多的“董潔”和“章小蕙”。雖然在今年雙十一,小紅書已向外展示出中腰部買手的規模正在壯大,但充當牌面的頭部買手依然寥寥。
而從董潔和章小蕙兩位頭部買手的直播場次來,前者“佛系”,基本一個月直播一場,后者“任性”,今年到現在只有兩場直播。
誠然,小紅書的買手電商生態目前仍處于邊探索邊“補課”階段,但已經步入存量市場的電商賽道與競爭對手們,不會再給它多少長大的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