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陸柯言
越來越多的互聯網頭部廠商加入鴻蒙原生應用開發隊伍。
近日,網易有道、同程旅行、美團、國航等公司先后宣布啟動鴻蒙原生應用開發工作,并在產業創新、技術應用、商業發展等層面與華為展開全面合作。
目前,美團在其招聘官網上掛出了鴻蒙高級工程師、鴻蒙基建工程師等多個鴻蒙開發相關崗位,負責開發美團的鴻蒙版App、大眾點評的鴻蒙版App。此外,網易高級和資深Android開發工程師崗位要求也同步更新,需要參與云音樂多端多OS的產品(Android、鴻蒙等操作系統)研發迭代。據脈脈平臺信息,美團鴻蒙基建工程師崗位給出的月薪在4萬-6萬元之間。
據華為開發者聯盟運營部部長黃波預計,隨著鴻蒙生態的發展,明年鴻蒙相關崗位的需求將達到百萬級。
今年9月,華為宣布將在明年一季度面向開發者推出史上最特別的鴻蒙版本——鴻蒙NEXT。該版本的系統底座將由華為全線自研、不再兼容安卓應用,這也被外界稱為“純血版”鴻蒙。
華為終端云服務總裁朱勇剛曾這樣描述鴻蒙NEXT:萬里長征快到目的地了。我們預算還有14個月左右的時間,華為會和合作伙伴率先塑造出一個全新的生態。這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立足于中國市場,并且終將走向全球的一個生態。
也正是因為不再兼容安卓,軟件廠商需要重新針對鴻蒙NEXT做全新的開發,這也意味著需要額外的開發成本。對廠商而言,是否愿意在鴻蒙項目中投入更多資源,根本因素還是在于商業利益。
一位接觸過鴻蒙NEXT的開發者對界面新聞表示,鴻蒙最大的吸引力在于數億名終端用戶,并且作為后發系統,華為初期可能會在系統抽成上做出一定讓渡。
據界面新聞了解,目前美團屬于大廠中合作態度最積極、投入資源也最多的廠商,內部給予鴻蒙項目較高的優先級。除此之外,京東、微博、釘釘等平臺也在招聘鴻蒙開發工程師崗位。
操作系統成功的關鍵在于生態繁榮度。鴻蒙NEXT要想占據有利地位,需要更多的合作伙伴,也要為開發者提供更友好的進入門檻。
華為也有意在降低門檻上做出改變,例如,由于華為自身提供的開發工具和開發語言需要較大的學習成本,因此將鴻蒙應用接口接入到了Flutter等流行的開發框架中。同時,清華大學、南京大學等21所985高校也開設了鴻蒙課程,從校園層面加大人才培養力度。
生態建設并非一日之功。界面新聞在華為應用商店發現,目前“HarmonyOS專區”有近百款應用,這些應用提供專門的鴻蒙版本,但尚未包括微信、支付寶等常見應用,尚難以完全覆蓋用戶的日常生活。
從用戶層面來看,要用上完全與安卓切割的“純血版”鴻蒙仍需要很長時間。但對華為而言,越來越多的大廠選擇加入鴻蒙原生應用的開發有助于加速推進鴻蒙NEXT的普及進程。華為官方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鴻蒙生態設備數量超過7億臺,已有220萬名開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