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周姝祺
界面新聞編輯 | 趙柏源
當汽車價值鏈條從整車銷售制造延伸至全生命周期服務,汽車制造商試圖在賣車之外找到更多的利潤來源。最新瞄準的方向是新能源車險。
繼比亞迪全資收購易安財險后,11月14日,寶馬中國宣布旗下保險經紀公司獲得保險經紀業務許可證。這是時隔5年后,再度有保險經紀公司獲批拿下保險中介牌照。通常保險經紀公司能夠為消費者和保險公司簽訂保險合同時提供中介服務,并從中依法收取傭金。
在獲得保險經紀業務許可后,汽車公司一方面與保險公司合作,賺取售賣保險的服務費;另一方面,能夠有效利用投保、出險、續保、維修、理賠等多個場景與用戶建立聯系,從而形成從銷售到后期保養維護的閉環,增強用戶對汽車品牌的黏性。
“對于汽車公司而言,每年千萬的保費規模對于一家汽車企業微不足道,更重要的是賣車。但在新能源車生態中,一輛車賣了之后很難再觸達車主,而保險作為必須的一環,則是和客戶保持聯系最好的抓手。”有資深財險人士向界面新聞表示。
近些年以收購方式入局保險行業的汽車廠家不在少數,尤以新勢力公司居多。去年4月,理想汽車通過股權收購的方式獲得保險中介牌照;特斯拉、小鵬汽車和蔚來汽車等汽車公司也先后涉足保險中介領域。這些公司多以直營模式居多,能夠直接觸達新能源汽車消費者。
相較于其他汽車公司的保險經紀牌照只能作為“中間商”提供服務,比亞迪接盤易安財險,獲得的財險牌照,能夠更加直接面向消費者提供定制化的保險產品,在新能源車險市場分一杯羹。
日前,比亞迪財險業務范圍新增了“機動車保險,包括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和機動車商業保險”。這也意味著,比亞迪在收購易安財險半年之后,終于獲得了經營車險的資質。
在拿下這張牌照之前,比亞迪已經為其保險團隊積極吸納人才。從去年年初,比亞迪在多個招聘平臺發布信息,招募保險經紀公司副總、運營總監、合規總監、保險理賠專員等多個崗位。
一位保險行業業內人士向界面新聞表示,和傳統保險公司相比,比亞迪能夠利用車主的駕駛行為、行駛里程、用車時長等駕駛數據,為車主提供個性化的車險產品同時,精準定價降低新能源車險費用,這也有助于比亞迪主營賣車業務的增長。
比亞迪可效仿的對象是特斯拉,后者在美國新能源車險市場同樣掀起了不亞于電動車時代的新革命。
基于駕駛數據,特斯拉構建了一套安全評分體系和風險定價模型,據悉可以為高評分車主節省30%至60%的保費。2021年10月,特斯拉美國官網上線了名為“實時駕駛行為”的保險產品,根據駕駛員的實時駕駛習慣和風險等級調整保費的高低,一人一價,一車一價。這一計算規則與傳統險企明顯不同。
安信證券研報指出,在精準篩選用戶和低價保費雙重作用下,截至2022年底特斯拉保險可以覆蓋全美八成特斯拉車主,使得特斯拉保險有望成為其汽車業務重要收入貢獻來源。按照特斯拉預計,2030年其保險業務價值將占汽車業務的30%至40%。
相較于傳統燃油車,新能源車擁有更高的出險率和案均賠付金額,導致車均保費長期維持在較高水平,這也是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的一大痛點。據中國人保披露的數據,2020年以來新能源車車均保費在4000元以上,2023年二季度更是上升至4472元/輛。
上述保險行業人士向界面新聞透露,由于新能源車駕駛特性發生改變,加速更快意外事故更多,新能源車險比傳統燃油車的出險率高出8至10個百分點。加之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車核心部件,維修成本高,因此新能源車的賠付金額也更高。
“事實上現在行業做新能源車險的保險公司沒有賺錢的,頭部險企能夠依靠其他非車險業務彌補虧損,但中小型保險公司難以進入。”該人士指出,比亞迪或利用其在三電技術上的積累,降低維修成本,從而間接推動行業整體保費下降。
比亞迪拿下財險牌照的另一隱藏優勢是,可以合法地通過保險牌照募集資金和投資管理,這相當于開辟了新的融資途徑。業內人士指出,比亞迪能夠通過保險承保和理賠之間的時間差,獲取資金的現金流價值和投資收益。
不過,在短期時間里,比亞迪很難依靠駕駛數據自行開發保險產品,達到降低新能源汽車保費的目的。
一方面國內頭部三家險企(人保財、太保財、平安財)已經占據新能源車險市場七成以上的份額,比亞迪作為新入局者需要撬動用戶心智。另外,車險理賠需要專業的團隊和運維。現場查勘定損、異地出險支援都要落地運營。
“無論是數據的積累,還是團隊人才的搭建,比亞迪至少還需要幾年的時間。”一位財產險公司人士接受界面新聞采訪表示,新能源車險正處于蓬勃發展階段,比亞迪入局或將為這一細分市場帶來顛覆性變化。
相關研報指出,2025年新能源車險保費規模將達1543億元,占車險總保費比例約為15.7%;預計2030年新能源車險保費規模將達12790億元,占車險總保費比例約為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