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楊
界面新聞編輯 | 謝欣
11月13日晚,傳奇生物宣布,將與諾華制藥就傳奇生物特定靶向DLL3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簽訂獨家全球許可協議,包括其自體CAR-T細胞療法候選藥物LB2102(NCT05680922)。該許可協議授予諾華開發、制造和商業化這些細胞療法的全球獨家權利,諾華可以將其T-Charge?平臺應用于其生產。
據前述協議,傳奇生物將獲得1億美元的預付款,并有資格獲得高達10.1億美元的臨床、監管和商業里程碑付款以及分級特許權使用費。這成為傳奇的CAR-T療法牽手強生之后,又一筆出海的大額交易。
相較于CAR-T藥物開發上玩家扎堆的CD19、BCMA等靶點,本次交易圍繞新興靶點DLL3,再加上CAR-T產品本身制造上的難度,這或都是傳奇出海需要找跨國藥企(MNC)借力、分攤風險的原因。
公開資料顯示,DLL3(Delta‐like canonical Notch ligand 3)是Notch通路配體家族的成員。與在正常細胞中極少表達不同,DLL3在大約80%的小細胞肺癌(SCLC)和其他神經內分泌腫瘤中普遍表達。其與Notch受體結合,進而激活Notch通路,而該通路與腫瘤細胞增殖、周期阻滯以及上皮間質轉化有關。因此,DLL3一度成為治療SCLC的熱門靶點。
不過,截至目前,全球范圍內在DLL3靶點上尚未有藥物獲批。丁香園insight數據庫顯示,當下,走在最前面的是安進/百濟神州靶向DLL3/CD3的雙抗Tarlatamab,該藥針對SCLC的適應證正處于臨床III期階段。
另外,安進也有一靶向DLL3的CAR-T管線AMG-119。其與傳奇生物的LB2102同樣處于海外臨床I期階段。不過,丁香園insight數據庫顯示,AMG-119的I期試驗(NCT03392064)處于暫停狀態,安進官網目前也未展示該管線。
實際上,已經在DLL3上栽跟頭的還包括艾伯維。2016年,其斥資58億美元首付款收購Stemcentrx,獲得靶向DLL3的ADC(抗體偶聯藥物)Rova-T。但隨著該藥物III期臨床試驗等一系列試驗失敗,艾伯維在2019年官宣終止該藥用于SCLC患者的研究和開發計劃。
這其中都可窺見在新靶點上探索的風險。另一方面,作為“一人一藥”“現做現用”的定制化產品,CAR-T的制造環節并不容易。本次交易的買方諾華不僅是CAR-T領域的老玩家,此前和傳奇生物也已有合作。
今年4月,傳奇/強生和諾華簽訂協議,由諾華為前者靶向BCMA的CAR-T產品Carvykti提供CMO(合同生產外包)服務,以更快提高產能,擴大生產規模。而上市以來,多款CAR-T都曾受制于產能,遇到生產瓶頸。
而在此前,諾華自己也在CAR-T的制造上“吃過虧”。作為末線治療藥物,CAR-T適用患者的等待時間通常非常有限。但與后來者吉利德的Yescarta、BMS的Breyanzi相比,諾華的全球首款CAR-T產品Kymriah的生產周期更長,制造失敗率更高,換而言之患者可能無法盡快用上合格產品,由此影響治療效果。
為此,諾華開發了T-Charge CAR-T生產平臺。這一平臺旨在減少體外長時間培養的需求,使T細胞具有更大的增殖潛力,并減少耗竭的T細胞。本次交易的LB2102將是諾華首次將T-Charge應用于靶向實體瘤的細胞療法候選藥物。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交易還可見諾華在CAR-T領域重回實體瘤研究。2019年5月,諾華宣告暫時放棄CD19 CAR-T治療實體瘤的技術開發。業界也普遍認為,CAR-T用于實體瘤的效果不佳,TCR-T(工程化T細胞受體)在實體瘤上才更具優勢。
但從市場空間看,全球新發癌癥中,血液瘤僅占10%,肺癌等實體瘤才是更大的市場。在相比之下本就狹小的血液瘤市場中,Kymriah雖是全球首款,但先發優勢沒有持續多久。
2022年,Kymriah營收為5.36億美元,同比下降9%,僅約是Yescarta的一半。后者2022年營收為11.6億美元,同比上漲66.9%,首次突破10億大關。諾華認為,Kymriah營收下滑是由于r/r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DLBCL)一線治療競爭變得激烈。重回實體瘤領域或是諾華在CAR-T上“奮起直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