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澤然
界面新聞編輯 | 陳小同
11月12日,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個人社交平臺發文指出,近期乘用車國內消費和出口貢獻較大,總體汽車市場持續走強,全年預計達到2950萬輛,創歷史新高。
回顧近幾年的中國車市表現,在2019年和2020年連續兩年下滑后,2021年實現正增長,累計銷量達到2627萬輛,增速為3.8%。2022年增速雖不及前一年,但也增長至2675.57萬輛。
今年1至10月,中國汽車總計銷量2396.71萬輛,累計增速達到9.1%。其中,10月汽車總計銷量達到285.26萬輛,同比增長高達13.8%。
總體來看,2023年中國汽車市場面臨的是低開高走、逐步向好的走勢。崔東樹指出,1至2月的汽車市場受到春節因素和補貼退出等影響較大;3至5月受到去年低基數的推動而全面同比暴增;6至10月的出口和國內需求較強推動高增長。
在乘用車市場,今年8月車市零售達到歷史同期最高的水平。主要是因為該月促消費政策聲勢大,促銷仍處最高位,加之成都車展前后有大量新品和低價新款推出,消費需求有所釋放。
在汽車銷售旺季“金九銀十”,9月車市季度沖刺目標驅動促銷明顯走強,燃油車和新能源車促銷均環比增大,購車消費需求有所釋放;10月情況也類似,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203.3萬輛,同環比分別增長10.2%、0.7%。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期零售走勢超預期、汽車品牌年底為實現年度目標沖量、去年同期基數較低等原因,11月汽車市場同比將迅速增長20%以上。
新能源汽車和出口成為推動中國汽車增長的兩大關鍵因素。
10月份,新能源汽車的零售銷量達到76.7萬輛,同比增長37.5%,環比增長2.7%,新能源車的國內零售滲透率達到37.8%,較去年同期的30.2%顯著提升。其中自主品牌表現尤為突出,其新能源車滲透率達到60.4%,而豪華車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分別為19.6%和6.5%。
中國品牌汽車的市場份額持續提升。2023年9月,中國品牌的零售銷量為107萬輛,同比增長20%,環比增長7.9%,市場份額為53.4%,同比增長6.4個百分點。這一增長不僅體現在國內市場,也反映在國際市場上。
據海關總署數據,2023年上半年,中國汽車整車出口234萬輛,同比增長76.9%。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79.5萬輛,同比增長112.7%,躍居全球第一。
在中國品牌汽車市場份額持續提升的背景下,汽車行業的價格戰也日趨激烈。從2023年9月開始,超過20個省市,包括北京、上海、吉林、深圳和山東等,相繼發布了汽車促消費政策。與此同時,多家汽車公司采取了積極的促銷手段。包括特斯拉、比亞迪等品牌,在今年年初參與降價活動后,繼續加大促銷力度,通過補貼和限時促銷等方式降價。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指出,電動汽車市場的價格競爭非常激烈。預計今年市場需求將增長30%,廠商在擴大產能后,為保持競爭力預計將仍會采取降價策略。
這一點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報告中也得到了體現。報告指出,為實現年度目標和沖刺第四季度業績,汽車制造商正在采用多種促銷手段來提高銷量,并增加了對經銷商的提車任務量。
隨著黃金周多地銷售類車展的舉行,客流量顯著增加,訂單和成交率也相應上升。經銷商對第四季度的市場前景持樂觀態度,其中63.1%的經銷商預計第四季度銷量將同比增長約5%,16.0%的經銷商預計增長幅度在10%以內。
中國汽車市場的增長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迅速發展、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場需求的增加。在這一背景下,汽車制造商的促銷活動、價格戰和政府的支持政策共同促進了市場的繁榮。這些因素相互作用,預計將使全年汽車銷量邁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