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科創100ETF正成為今年投資的新熱點。 今年9月6日,國泰、銀華、博時、鵬華旗下首批4只科創100ETF成立,5個交易日內合計募資規模約69.5億元。日前,第二批的易方達、華夏、華泰柏瑞科創100ETF也相繼成立。
根據基金合同生效公告,第二批科創100ETF合計募集規模55.07億元。其中,華夏科創100ETF募集期間凈認購金額38.95億元,是此次3只科創100ETF中募資規模位居第一的產品,“吸金”能力凸顯;華泰柏瑞科創100ETF獲得10.59億元資金認購;易方達科創100ETF首發募集資金為5.53億元。
從有效認購總戶數來看,華夏以43996戶居首,華泰柏瑞有12527戶,易方達上證科創100ETF有3813戶。

第二批剛剛成立,首批4只科創100ETF的聯接基金也已經開始發行,或繼續給市場帶來增量資金。鵬華科創100ETF聯接基金在10月23日起正式發行;而博時基金、銀華基金、國泰基金旗下科創100ETF聯接基金于10月26日起正式發行,這意味著場外投資者也可以通過銀行、三方銷售等渠道購買,借“基”布局高科技產業。
作為繼科創50后的科創板第二只寬基指數,聚焦中小硬科技“小巨人”的科創100指數自8月初發布以來便備受投資者關注。上證科創板100指數(000698.CSI)從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中,選取市值中等且流動性較好的100只證券作為樣本。該指數與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共同構成上證科創板規模指數系列,反映科創板市場不同市值規模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從指數成份股來看,權重比例較為分散。截至11月10日,前5大權重股合計占比為12.51%,前10大權重股占比為22.33%。

博時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投資總監趙云陽表示,科創100指數作為科創板第二只寬基指數,是科創板的“新抓手”,與科創50指數共同構成了上證科創板規模指數系列,是重要的市場行情判斷指標之一。科創100指數和相應ETF產品的推出,標志著中國資本市場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里程碑,為科創企業的成長提供更廣闊的資本舞臺。
在長期投資價值角度方面,趙云陽認為,科創100指數研發投入強度高,2022年研發費用占營收比重超過10%,有望支撐未來業績的高增長,有利于助力科創板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助力更多投資者分享我國科技創新與產業結構升級的時代紅利。科創100指數的成份股所處的行業大多為發展空間廣闊的戰略新興產業。當前,科創100指數整體研發強度處于市場前列,未來隨著指數成份股逐步將創新投入轉化為實際生產力,指數亦有望迎來快速成長期。
而關于科創100指數的配置時機問題,博時科創板100ETF指數基金經理唐屹兵表示,基本面上科創100指數未來2年有望保持較高的業績成長性;市場方面,當前股價和估值也均處于相對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