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時代財經App 張昕迎
編輯 | 蘭爍
11月6日晚間,湖南黃金公告,公司收到子公司甘肅加鑫礦業有限公司(簡稱“加鑫礦業”)通知,其獲得甘肅省自然資源廳頒發的以地南銅金礦和下看木倉金礦采礦許可證。
湖南黃金稱,加鑫礦業獲得采礦許可證有利于進一步增強公司黃金資源的保障能力,有利于公司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資源方面,以地南銅金礦、下看木倉金礦的生產規模分別為50萬噸/年、9萬噸/年,金金屬量分別為28569千克、6507千克。
值得注意的是,加鑫礦業實現“探轉采”花費了14年時間。早在2009年,湖南黃金(彼時名為“辰州礦業”)耗資過億元收購加鑫礦業90%股權,當時后者已取得上述礦山的探礦權。
11月7日,時代財經致電湖南黃金證券部,相關人士表示,“(獲得采礦權后)實際開采時間還要看進度,產量要看到時候采選系統的設計規模?!?/p>
11月9日,湖南黃金收跌0.35%,報11.44元/股。
“探轉采”花費14年
本次獲采礦權的兩座礦山中,以地南銅金礦的生產規模為50萬噸/年,礦區面積為5.21平方公里,采礦權證有效期限為2023年11月2日~2040年11月1日。截至評審基準日(2017年4月30日),該金礦保有資源量(探明+控制+推斷)礦石量為860.91萬噸,金金屬量28569千克(28.569噸)。
相比之下,下看木倉金礦的生產規模較小,為9萬噸/年,礦區面積0.99平方公里,有效期限為2023年11月2日~2036年11月2日。截至評審基準日(2018年7月31日),該金礦保有資源量(控制+推斷)礦石量128.77萬噸,金金屬量6507千克(6.507噸)。
雖然已取得采礦權,但何時能夠實際開采仍是未知數。湖南黃金在公告中表示,(上述兩座礦山)實際開采還需要進行礦山征地、取得建設項目立項批復、環境影響評價批復、安全設施設計評審等系列工作。
加鑫礦業是湖南黃金在2009年收購而來,“探轉采”花費了14年。
加鑫礦業成立于2006年8月,系中外合作企業,當時前三大股東分別為甘肅九州勘查礦業有限公司、白銀三鑫礦業有限公司和鴻運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3%、7%和90%。
2009年7月,湖南黃金以1.12億元的價格從鴻運公司手中收購其所持的加鑫礦業90%的股權;此后2012年8月,甘肅省合作市礦產資源管理站以4558.68萬元對加鑫礦業進行增資,增資完成后持股比例20%。
收購當年,加鑫礦業已取得甘肅省國土資源廳頒發的四個探礦權勘查許可證(下看木倉地區金礦、老虎山-阿什加地區金礦、以地南銅金礦、南辦-老豆村地區金礦),礦權面積合計41.62平方公里。
自收購以來,加鑫礦業一直在進行基本建設和開展探礦工作,尚未產生經營活動。
湖南黃金在2014年一份公告中稱,加鑫礦業資源前景較好,是公司未來主要利潤增長點之一,有進一步探礦的必要。但由于礦區范圍較大,建設周期較長,尚未形成規模化生產,導致處理成本、財務費用、管理費用偏高,外圍探礦和建設資金無法依靠自身經營盈利解決,由公司為其提供財務資助。
過往公告顯示,2010年、2012年及2014年,湖南黃金分別為加鑫礦業提供財務資助1.20億元、8000萬元及2.26億元。
據湖南黃金歷年年報,2020年~2022年,加鑫礦業營業收入均為0元,凈利潤分別為-1581.43萬元、-1442.30萬元、-1325.97萬元。截至2023年6月末,加鑫礦業的總資產、總負債分別為7.83億元、8.52億元。
今年以來多個礦區臨時停產
截至今年6月末,湖南黃金共擁有和控制礦業權36個(探礦權24個、采礦權12個)。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公司部分礦山頻頻因事故停產。
10月18日,湖南黃金全資子公司湖南黃金洞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黃金洞礦業”)本部楊山莊金礦因一起事故臨時停產,目前復產時間尚不確定。
根據黃金洞礦業收到岳陽市應急管理局出具的《現場處理措施決定書》,事故具體情況是,2023年10月16日晚上23時20分左右,湖南昌安井巷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駐黃金洞礦業項目部楊山莊金礦-180中段一名輔助工在下班時,被礦車擠壓到胸部,后經搶救無效死亡。
關于楊山莊金礦停產對公司四季度業績的影響,上述湖南黃金相關人士表示,“公司會根據停產的時間來測算損失,(礦區)本身產量不大?!?/p>
湖南黃金公告披露稱,2023年1~6月,黃金洞礦業 (合并)生產含量金 774千克(其中楊山莊金礦生產含量金 102千克) ;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88億元,凈利潤1281.76萬元(未經審計)。
除此之外,今年6月~9月期間,湖南黃金旗下的大萬礦業、黃金洞礦業本部華家灣金礦、新龍礦業本部、甘肅辰州4家子公司礦山臨時停產,大部分均涉及安全生產問題。
目前,上述4處礦山已復產,但停產期間仍對公司業績造成一定拖累。
根據湖南黃金公告,華家灣金礦臨時停產(7月3日~7月27日)預計減少當期凈利潤600萬元;大萬礦業停產(6月17日~9月22日)預計減少公司當期利潤4200萬元;新龍礦業本部停產(7月20日~8月4日)預計減少公司當期凈利潤1100萬元。
反映到公司三季報,今年第三季度,湖南黃金實現營收57.74億元,歸母凈利潤1.05億元,環比分別下滑約20.99%、39.54%。
2023年前三季度,湖南黃金營收入187.53億元,同比增加16.02%;歸母凈利潤3.84億元,同比增加9.67%。
湖南黃金在財報中表示,報告期內金、銻、 鎢產品銷售價格同比上漲,對公司經營業績有正面影響,公司部分礦山子公司因故臨時停產對業績有一定負面影響。
民生證券10月28日一份研報指出,湖南黃金第三季度業績環比下滑,主要與黃金產量受礦山臨時停產下滑有關,其中黃金洞礦業旗下主力礦山華家灣金礦、大萬礦業、新龍本部礦山等停產影響較大。
上述湖南黃金相關人士告訴時代財經,“對于公司來說,肯定也不愿意發生這種事故,公司本身是做好安全工作的。我們現在一方面落實了安全環保主體責任、20個方面的安全生產基礎,同時也在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加大對子公司的現場指導和督查力度,做好相關隱患的排查。”
盡管“家里有礦”,但目前占據湖南黃金營收大頭的仍是外購非標金業務。
根據2020年~2022年的營收構成,外購非標金業務的營收占比分別為78.26%、78.51% 、79.71%;有色金屬開采業務的營收占比分別為16.16%、13.45%、13.93%。
湖南黃金表示,到2025年,力爭達到全國黃金行業第五、銻品行業第一,自產黃金10噸,利潤10億元的戰略目標。
上述湖南黃金相關人士向時代財經表示,10噸的目標,一是通過現在的自有礦山來優化提升產量,另外則是包括甘肅加鑫、以及公司適時開展資源并購和整合、現有礦山的增儲等來獲取。
行業來看,今年前三季度,Wind黃金指數的11家企業中,6家營收、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其中恒邦股份(002237.SZ)營收同比增長46.78%,玉龍股份(601028.SH)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高達162.45%。
與此同時,4家歸母凈利潤出現下滑,其中西部黃金(601069.SH)、中潤資源(000506.SZ)同比下滑幅度分別達到196.89%、64.44%,紫金礦業(601899.SH)、四川黃金(001337.SZ)分別同比下滑3.01%、2.11%。
11家黃金企業今年前三季度業績。數據來源:Wind,時代財經/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