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侯瑞寧
“世界銅王”王文銀再次卸任旗下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等職務。
天眼查APP顯示,日前深圳正威(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深圳正威)子公司全威(銅陵)銅業科技公司(下稱全威銅業)法定代表人及多位高層退出相關職務,包括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王文銀,董事劉結紅、董事吳雪瑩、總經理王力行等。
劉結紅是王文銀的妻子,任職深圳正威董事、深圳市誠威新材料公司總經理、大余龍威鎢業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等職務。
目前,全威銅業法定代表人為孫學勇,公司僅剩下兩位高管。其中,孫學勇擔任執行董事兼總經理、財務負責人,王文金擔任監事。
一位接近深圳正威的人士曾對界面新聞表示,孫學勇在“正威系”工作多年,一直從基層做到公司高管,主要負責銅業務。
天眼查APP顯示,全威銅業成立于2005年,注冊資本7.48億港元,主業是銅材和線纜的研制、開發、生產和銷售,且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業務等。
全威銅業由深圳正威持股51%,正威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持股49%。目前,王文銀仍是全威銅業的實際受益人。
全威銅業是“正威系”營收占比排行前列的子公司之一。有色行業平臺銅云匯顯示,2022年,該公司營收為951.43億元,占到正威集團總營收6000億元的16%左右。
正威集團官網顯示,全威銅業旗下的安徽銅陵銅制造產業園于2007年建立,完成了有色金屬全產業鏈整合。
2010年,全威銅業進入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101位、制造業500強第69位,在安徽省民營企業百名排序首位。該公司也是安徽省首個營業收入超過百億元的民企企業。
《2022安徽省民營企業百強榜單》顯示,去年全威銅業營收總額位居安徽省民企第二位。
天眼查APP顯示,近期全威銅業涉及兩份股權凍結案件。
10月27日,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凍結了全威銅業在沈陽盛金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下稱盛金投資)的10億元股權數額。
盛金投資有五大股東。其中,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8.3%,為第一大股東;全威銅業持股28.37%,為第二大股東。
10月20日,福建省寧德市中級人民法院凍結了深圳正威5393.08萬元的股權。被執行企業為全威銅業。
股權凍結是指人民法院通過限制股權所有者提取或轉移自己股權的一種強制措施,其主要目的是防止股權收益的不當流失,給上市公司內部的利益造成的損失。
今年以來,王文銀已退出“正威系”旗下多家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等職務。
界面新聞根據天眼查APP不完全統計,從今年3月11日-11月9日,王文銀卸任了旗下五家子公司法定代表人職務,包括廣西清威實業有限公司、深圳正威、深圳正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安徽精威高導新材料有限公司和全威銅業等。
天眼查APP顯示,正威集團有548家成員企業。其中,核心企業358家,上市企業1家,即江蘇正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002201.SZ)。
目前,王文銀仍然擔任68家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在7家公司擔任股東。
近兩個月,王文銀先后兩次被限制高消費。
10月18日,正威新材(002201.SZ)發布公告稱,王文銀因其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深圳正威相關事宜,被限制高消費。
此事起因是合同糾紛,深圳正威及其子公司正威東南(福建)控股有限公司被寧德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起訴。10月,深圳正威被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6002.18萬元,但其未按按期履行給付義務。
9月,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消息顯示,山東省棗莊市中級人民法院對王文銀采取限制消費據舉措。起因是中建八局第一建設公司與深圳正威及其子公司正威華能(山東)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
今年4月,棗莊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執行中建八局第一建設有限公司的申請,執行標的為1.03億元。深圳正威同樣未按期履行給付義務。
今年以來,深圳正威旗下多家公司陷合同糾紛,包括正威華能(山東)新材料、重慶寬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福安正威新材料公司等。
界面新聞根據天眼查APP不完全統計,9月1日-10月23日,深圳正威以及下屬公司被執行標的、被凍結股權數額接近40億元。
深圳正威成立于2011年9月,注冊資本70億元,經營范圍含金屬新材料、非金屬新材料的技術開發與銷售及其它國內貿易等,由正威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正威集團)全資持股。
天眼查APP顯示,截至目前深圳正威風險總量超過1萬條,多家旗下公司的股權被凍結,或涉及法律訴訟等。
正威集團總部位于深圳,主要業務為銅加工和貿易、新材料、新能源等。據正威集團介紹,其在金屬新材料領域位列世界第一。2022年,正威集團營業額超過6000億元,位列2023年世界500強第12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