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界面工業
有“并購王”之稱的北京建龍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建龍集團),將再次重整一家鋼企。
11月7日,建龍集團官微發布消息稱,青海省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批準了由管理人提交的西寧特鋼股份有限公司(600117.SH,下稱西寧特鋼)重整計劃草案,以及與之相關聯的西寧特殊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西鋼集團)等公司重整計劃草案。
這標志著建龍集團對西寧特鋼系列公司的重整投資依法正式獲得批準。
根據重整投資協議,建龍集團擬指定其控股子公司天津建龍鋼鐵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天津建龍),現金出資12.6億元,受讓西寧特鋼約9.75億股資本公積轉增股票,占后者轉增后總股本的29.95%。
同日,西寧特鋼公告稱,重整計劃執行完畢后,其控股股東將由西鋼集團變更為天津建龍,實際控制人將由青海省國資委變更為建龍集團董事長張志祥。
重整完成后,西寧特鋼也將成為建龍集團旗下第一家鋼鐵上市公司。
對于西寧特鋼未來的發展,張志祥已有明確的目標和規劃。短期分三步走,一是讓西寧特鋼快速復產滿產;二是提升西寧特鋼盈利能力;三是實施電渣爐、鍛鋼等技改工程,加大電渣鋼、模具鋼等高端特鋼產品比例,擴大在航空航天、軍工、高端裝備制造等高附加值產品領域的市場份額。
長期看,建龍集團將擇機將旗下優質特鋼資產重組置入西寧特鋼,將西寧特鋼打造成為規模達到千萬噸級的特鋼企業集團,在新能源用鋼、電渣鋼、無縫鋼管、商用車及工程機械用鋼等產品領域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西寧特鋼位于青海省西寧市,是西部地區最大、西北地區唯一的特殊鋼生產企業。該公司主要從事特殊鋼的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務,現擁有年產焦炭75萬噸、鋼210萬噸、鋼材200萬噸的綜合生產能力。
近年來,受鋼鐵市場波動、財務成本及負債率高企等因素影響,西寧特鋼經營業績一直不樂觀,2018年凈虧損20.46億元。
西寧特鋼當時解釋稱,虧損主要省內及周邊原料資源緊張、價格上漲,成本上升幅度遠高于鋼材價格上升幅度;加之環保升級改造、化解過剩產能及淘汰落后裝備,對部分固定資產進行了報廢處理。
2019-2020年,西寧特鋼艱難實現盈利,分別為0.96億元和0.95億元,但2021-2022年重新陷入虧損,分別虧損11.47億元和11.51億元。
今年前三季度,西寧特鋼實現營收33.04億元,同比下降54.05%,凈虧損11.66億元,虧損同比擴大63.11%。
今年5月,債權人以西鋼集團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為由,向西寧中院申請對西鋼集團進行重整。
6月20日,西寧中院裁定受理西鋼集團破產重整案,并指定西鋼集團清算組擔任西鋼集團管理人。翌日,西鋼集團面向全國公開招募重整投資人,此后陸續收到10家意向重整投資人的報名材料。9月22日,西鋼集團確認建龍集團為中選重整投資人。
今年9月22日,西寧特鋼發布公告稱,經公司重整投資人遴選委員會評審推薦、管理人確認,確定了建龍集團與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有限公司、深圳市招商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等三家央企財務投資人組成的聯合體為西寧特鋼重整投資人。
11月2日,西寧特鋼再次發布公告,重整計劃草案在第二次債權人會議和出資人組會議上獲得通過。10月18日召開的西鋼集團職工代表大會,也通過了西鋼集團職工安置方案。
建龍集團成立于1998年,有鋼鐵民企“并購王”之稱,曾在2015-2018三年內先后重整了五家鋼鐵企業,包括原山西海鑫鋼鐵集團(現名為山西建龍),以及北滿特鋼、齊齊哈爾北興特殊鋼有限責任公司、齊齊哈爾北方鍛鋼制造有限責任公司和西林鋼鐵集團。
官網顯示,建龍集團目前具備4430萬噸礦石的開采和選礦能力、4200萬噸以上粗鋼冶煉和軋材能力。2022年完成鋼產量3656萬噸。根據世界鋼鐵協會發布的《世界鋼鐵統計數據2023》,建龍集團為國內第五大鋼鐵公司。
鑒于鋼鐵行業已逐漸步入存量市場,建龍集團一直在謀求轉型發展,提出“向建筑業綜合服務商轉型”和“向高端工業用鋼綜合服務商轉型”的戰略目標。
張志祥表示,整合西寧特鋼,一是可提升西北區域集中度以外,二是可以與西北區域的另外兩家子公司——寧夏建龍和內蒙古建龍發揮區域協同效應,提升資源整合能力和銷售議價能力;三是可以與承德建龍、呂梁建龍、建龍北滿特鋼等集團內其他特鋼子公司發揮產品協同效應。
“加快推進并購重組以促進產業集中度提升、優化資源配置、壓減低效產能,也是鋼鐵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張志祥指出。
自2016年,由于產能嚴重過剩,國內鋼企大面積虧損,工信部發布了《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加速了鋼企兼并重組之路。
該規劃定下目標,國內鋼鐵行業前10家企業的產業集中度將由34%提升到60%。2022年,全國前10家鋼鐵企業集中度為42.8%,距離這一目標尚有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