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侃見財經
兩年前,云南白藥因炒股巨虧近20億,曾經備受投資者追捧的大白馬一下成了眾矢之的。
面對輿論和業績的雙重壓力,云南白藥不得不放棄股票投資。如今,距離其業績暴雷已經過去一年半時間,從最新的三季報來看,云南白藥在股市的倉位已接近清空——其交易性金融資產僅為2.867億,而在2020年該項可是高達112.3億。
從財報數據中不難看出,云南白藥幾乎不再炒股,但是投資者對此卻并不買賬。從股價來看,截至11月6日收盤,云南白藥股價報收51.4元/股,和2021年的最高點111.18元/股相比已經腰斬,市值則蒸發超過了1000億。
實際上,雖然沒有了炒股這一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但在經營層面上,云南白藥需要改進的地方仍然存在。
根據最新的三季報顯示,三季度云南白藥實現營收93.79億,營收增速僅為5.4%;凈利潤因為處理股權大增,但真實反映經營狀況的扣非凈利潤僅增長6.28%,而且三季度環比二季度營收、凈利潤全部下滑,很顯然云南白藥增長瓶頸還是存在的。
陷入增長困境
早在2015年,云南白藥便已經有了業績增長放緩的苗頭。
當年,在醫保控費、兩票制等政策的影響下,云南白藥的藥品終端受到了巨大沖擊。具體數據方面,2015年云南白藥的藥品事業部收入51億,營收增速僅為2.38%;到了2016年,藥品事業部收入49億,營收增速更是為-3.5%。
再看整體的業績數據。2016年云南白藥整體營收為224億元,同比增長8.07%,拉長周期來看,這是云南白藥自1994年以來,營業總收入增速首次低于10%,很顯然,當時云南白藥的經營狀況便已經出現了問題。不過,在后面幾年里,轉戰投資市場的云南白藥剛好碰到牛市行情,從資本市場上獲得的豐厚收益則正好掩蓋了云南白藥在經營上所碰到的問題。
如今,隨著云南白藥逐漸“戒掉”炒股,其經營上的問題再一次暴露出來。最為突出的是增長問題,根據其最新披露的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云南白藥累計實現營收296.9億,營收增速為10.3%;累計實現扣非凈利潤為38.53億,扣非凈利潤增速為42.46%。雖然業績增速看似還不錯,但高增長主要是因為2022年業績太差,現在的營收只是回到了2021年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前三季度云南白藥累計實現凈利潤41.23億,同比增長了78.9%,但這主要是投資損益帶來的,用扣非凈利潤來分析會更加精準。這其實也是為什么云南白藥凈利潤大增,但股價不漲反跌的重要原因。
而且,如果單看第三季度,云南白藥的業績就更不顯眼了。根據財報顯示,云南白藥三季度實現營收為93.79億,營收增速僅為5.4%,相較于二季度14.08%的營收增速明顯下滑;實現扣非凈利潤為11.16億,扣非凈利潤增速更是只有6.28%,跟二季度298.52%的扣非凈利潤增速相比也是明顯下滑。很顯然在經歷了二季度的短暫復蘇之后,三季度云南白藥業績又有些下降。
除了業績增速明顯放緩之外,從毛利率來看,云南白藥的市場競爭力也在減弱。橫向對比近9年的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云南白藥的毛利率為27.37%,這是過去9年來毛利率最低的一年,在2017年時云南白藥的毛利率為31.82%;毛利率為13.89%,雖然橫向對比過去9年的數據并不算太低,但跟2020年最高的17.75%仍有很大的距離。
對于云南白藥,隨著股市倉位的出清,其重心將回歸到主業上。但是跟炒股失利相比,想要扭轉經營上的頹勢難度更大、
拐點將至?
回看云南白藥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歷程,其實在20世紀初期其也曾陷入過增長困境。
當時,云南白藥的藥品單一,只有膠囊、散劑等系列藥品,不但沒有創可貼,更沒有開發出牙膏。幸好關鍵人物王明輝的出現,在提出將云南白藥配方添加到“成熟產品”這一顛覆性策略后,云南白藥才研發出了牙膏這大單品并逐漸走出了困境。
現在,云南白藥又有了幾分當初的影子。從業績來看,云南白藥再次遭遇增長困境;從經營來看,其大部分的利潤都來自牙膏產品,上半年工業銷售收入的利潤高達48.19億,利潤比例占到了86.15%。
對于云南白藥而言,尋找新的出路尤為重要,但從投入來看,云南白藥或許并沒有選對方向。根據三季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云南白藥的銷售費用高達33.54億,是四大費用中支出最高的一項,占成本總額的比例為12.75%;而同一時期,云南白藥的研發費用僅為2.184億,研發費用不足營銷費用的十分之一。
數據還顯示,在過去的2020—2022年,云南白藥的銷售費用分別為37.95億、38.96億和41.66億,銷售費用逐年走高;而同一時期,云南白藥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811億、3.314億和3.367億,也都不足銷售費用的十分之一。
其實,目前云南白藥亟需除了牙膏以外的新大單品,但想要成功研發出新的大單品,則必須有足夠的研發投入。需要注意的是,曾經帶領云南白藥走出困境的關鍵人物王明輝在今年三月已經辭職,對于云南白藥來說,想要走出困境,估計還需要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