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業內認為百世集團找到了自己的發展節奏時,百世集團卻準備私有化,此時距離百世集團出售國內快遞業務僅僅過去2年。
11月6日,百世集團宣布,公司董事會已接到初步非約束性私有化提案。該提案來自百世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周韶寧,公司首席戰略和投資官周韶建,Denlux Logistics Technology Invest Inc.,Alibaba Investment Limited,BJ Russell Holdings Limited和Cainiao Smart Logistics Investment Limited。
該收購者聯盟擬以每股A類普通股0.144美元,或每股美國存托股票2.88美元(1股美國存托股票代表20股A類普通股)的現金收購公司所有已發行普通股,包括尚未由收購者聯盟實益擁有的公司A類普通股。根據提案,收購者聯盟擬以聯盟的股權資本,即公司的展期股權和現金的形式,為提案交易中的應付對價提供資金。根據股市信息,此次私有化方案提出后,百世集團股價大漲。
為評估和考慮該提案,公司董事會已成立由李文彪、吳鷹和Klaus Anker Petersen三名獨立董事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吳鷹為特別委員會主席。
目前,私有化仍處于初步階段,百世集團董事會提醒,公司尚未就提案或擬議交易做出任何決定,不能保證買家會給出最終的正式收購要約,也不能確保將來會達成任何交易。
對于此次私有化,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研究室副主任楊達卿告訴界面新聞,當前中概股在美股的流通性和估值偏低,對融資具有挑戰。私有化可以為百世集團提供更高的靈活性,公司可以做出更加有利于業務發展的戰略決策,以更好地應對市場環境的變化;同時,私有化也可為公司提供更多的資金來源,例如通過債務融資、股權融資等方式來籌集資金,以支持公司的長期發展。
百世集團是一家中國和東南亞地區領先的綜合智能供應鏈解決方案和物流服務提供商,成立于2007年,2017年在美國紐交所上市。在經歷了國內快遞行業迅速發展的輝煌時期之后,百世集團也沒能逃過慘烈的價格戰。2021年10月29日,百世集團將其在國內的快遞業務以約68億元人民幣(合11億美元)的價格轉讓給極兔。
放棄以價換量的戰略后,百世集團把發展的重點放在了供應鏈、快運及國際跨境業務上,并在之后兩年的時間里實現核心業務盈利,尤其在今年二季度業績改善明顯。
根據百世集團財報,公司上半年營收為38.53億元人民幣(下同),凈虧損為4.17億元,去年同期的凈虧損為7.18億元。今年二季度,百世集團總營收為21.4億元,毛利率同比提高8.8個百分點。其中,百世快運實現Non-GAAP(非通用會計準則)盈利,百世供應鏈連續兩個季度盈利。百世集團首席財務官樊倩怡當時也表示,二季度百世集團財務指標改善明顯,營收同比增長10.7%,預計今年下半年,快運、供應鏈業務將繼續保持盈利,并實現全年經營現金流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