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侯瑞寧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海油)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期間簽約金額創新高。
界面新聞從中海油獲悉,在11月6日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論壇暨全球采購簽約儀式上,中海油與22家全球供應商簽訂進口合同和協議,簽約金額再創新高,六年累積簽約金額突破600億美元(約合4362億元人民幣)。
此次中海油簽訂的采購合同涵蓋原油、天然氣、設備、材料、油田服務等16大類,簽約產品主要圍繞“高、精、尖”、“綠色低碳”、“新能源”等領域。
其中,中海油與巴斯夫簽署協議,計劃啟動國內首個萬方級別的二氧化碳轉化制合成氣技術,進一步促進低碳技術開發和海上天然氣資源的利用。
在去年第五屆進博會期間,中海油宣布與18家全球供應商簽訂進口合同和協議,五年累積簽約金額突破500億美元(約合3635億元人民幣)。
以此計算,中海油在本屆進博會上的簽約金額約100億美元。
中海油是中國海上最大的油氣生產商,自成立以來,累計與81家國際石油公司共簽訂超過230個對外合作合同,累計引進外資超2500億元。
過去一年,中海油在“引進來”和“走出去”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
今年5月,中海殼牌投資500億元的惠州三期乙烯項目正式開工,預計建成后惠州基地乙烯總產能將達到380萬噸/年。該項目總投資額約521億元,擬建設世界規模最大的乙烯裂解裝置之一,
去年,中海油以約19億美元(約合138億元人民幣)收購全球最大深水油田巴西布茲奧斯(Búzios)項目5%的權益,這是中海油繼2019年中標該油田5%的權益后又一次大規模增持,從而以10%的權益比例成為該油田作業者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的最大合作伙伴。
中海油稱,其正在推動增儲上產工程,加快推進油氣資源供給保障中心、海洋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海洋裝備設計建造中心等建設,與國內外合作伙伴的合作空間廣闊。
中海油表示,在海洋油氣勘探開發主業方面,誠邀全球伙伴參與中國海上油氣勘探新區塊招標,聯合推進重點產能建設,提升天然氣占比以及深水油氣產量,全面建成南海、渤黃海、陸上非常規三個萬億大氣區。
在綠色新興產業方面,中海油發展了CCUS和CCS業務,并布局高端化工新材料、海工高端裝備制造業等。力爭2025年實現綠色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收入占比10%以上的目標。
據界面新聞獲悉,康菲石油正與中海油等中國企業探尋低碳機會,如海上風電、綠色能源項目、CCS、CCUS等。
在科技創新和數字化轉型方面,中海油計劃重點圍繞深水深層、稠油低滲等領域,力爭在稠油規模開采和高端海工裝備制造等方面取得新進展等。
第六屆進博會期間,中國石化與來自16個國家、地區的38家合作伙伴簽約了采購協議,采購簽約金額達403億美元(約合2929.81元人民幣)。自2018年首屆進博會以來,中國石化累計簽約超2440億美元(約合1.77萬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