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從近兩千億市值到1%流通股,東南亞電動車VinFast為何走下神壇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從近兩千億市值到1%流通股,東南亞電動車VinFast為何走下神壇

VinFast的挫折,能給中國公司帶來什么啟示?

文|經緯創投

在越南北部的港口城市海防市,一座雄心勃勃的電動車工廠被芒果樹和棕櫚樹環繞,在內部每輛車都經過一條長達4公里的輸送裝配線,1250個機器人手臂快速旋轉。

這里的機械都是頂級的,進口自德國、日本、瑞典,焊接的自動化程度高達98%,并且還實現了柔性生產,可以在同一條生產線上組裝多個車型,而不是為每輛車定制單獨的裝配線。

在特斯拉和豐田爭奪全球車企第一時,在2個多月前,可能有1-2天的時間,全球第三的寶座短暫屬于一個新來者——越南VinFast,這意味著超過了奔馳、通用等老牌巨頭,雖然沒維持多久。

VinFast對于中國來說還很陌生,這是一家成立于2017年的越南車企,背靠一個占越南GDP 2%的大集團,最早做燃油車,后來全面轉型電動車,號稱東南亞“特斯拉”。

如果論交付量,VinFast由于還處于早期的交付爬坡階段,所以遠不如中國的電動車企。VinFast對今年的目標是交付5萬輛,但前9個月只完成了2萬輛。不過雖然VinFast市值已距高位暴跌了九成多,但仍然有130億美元,跟蔚來差不多。

VinFast發布的針對美國市場的VF 9車型,圖片來源:VinFast

對于一家起步于越南的年輕車企來說,這樣的成績很不錯了,但對于全球第三,還遠遠不夠。VinFast在納斯達克SPAC上市后,給資本市場畫的大餅是年產能25萬輛,越南市場太小,甚至東南亞也不夠有購買力,VinFast更要出口到美國、加拿大、歐洲,與特斯拉一決高下。

理想離現實還有很大差距,現在VinFast的產能利用率可能只有5-6%,毛利率是-29.9%,幾乎賣一臺虧一臺,資金鏈極其緊張,急需外部輸血。在市場推廣方面,VinFast在美國并不順利,因為中控屏死機等問題而被迫召回車輛,美國團隊人員動蕩,還開了一場災難性的新車發布會。

不過,過多批判VinFast也不是本文的初衷,因為一家來自越南的公司在汽車這個充滿歐美強大巨頭的賽道里,也不像中國企業能首先立足于本國的龐大市場,而是在一開始就試圖在海外殺出一條血路,爭取在美國、加拿大、歐洲市場立足。在美國上市之后,有那么1-2天市值超過了奔馳、通用等老牌巨頭。這整件事情背后,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比如:

  • 為什么越南現在也能造出還不錯的車?因為這不是電摩,也不是印度塔塔集團以前的那種低價小型車,而是售價8萬美元的中大型電動SUV;
  • VinFast在美國的挫折,能給中國公司的海外業務帶來什么啟示?
  • 韓國人當年在海外業務中設立的“影子管理”模式,有沒有更普遍的借鑒意義?
  • 如果未來造電動車變得像手機一樣容易,什么會成為新的競爭壁壘?這對汽車行業意味著什么?……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些問題:

01 股價過山車背后的“數字游戲”

首先還是要解釋一下,為什么VinFast在SPAC上市后能暴漲,并且有一天成為了全球汽車市值第三?

VinFast的股價過山車,從上市第一天就開始了。今年8月15日VinFast通過SPAC登陸納斯達克,公司股價一路狂飆,上市當天漲了250%,十幾天后達到頂峰,最高市值達到了1900億美元,在汽車廠商中僅次于特斯拉和豐田,遠高于福特和通用汽車的400多億美元。但此后一路下滑,現在只剩130億美元,據最高點跌去了93%。

很多媒體標題聳人聽聞,其實背后的秘密很簡單,就是VinFast的可流通股很少,市面上的籌碼很少。VinFast稀釋后的流通股約為23億股,但其中僅有1.4%(3220萬股)是流通股。

只要這些少數的持股人不賣,有新的少數人認可這個高價,愿意買,股價就能一直漲。打個比方,如果我有一顆大白菜,我認為它值1000塊,同時我去宣傳怎么怎么健康,吃了對身體怎么怎么好,然后有人愿意出1000塊買,那它的交易價格就是1000塊。二級市場之所以不常有這種離譜情況出現,在于流動性,因為你可以短時間說服少數人,但很難長時間說服更多人。

VinFast的財務情況也稱不上健康。在今年三季度雖然營收提升了(3.43億美元,同比增159%),但虧損也在擴大(-6.23億美元),當季毛利率為-29.9%。在第三季度,VinFast交付了1萬輛車,包括VF e34、VF 5、VF 8、VF 9 和 e-bus五種車型,按照這個銷量粗略估算,其單車虧損超過6萬美元,也就是44萬人民幣。

當下VinFast更著急的是資金鏈非常緊張。到三季度末,VinFast 手中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僅剩下1.31億美元,這對于一家造車企業來說非常危險,按照目前的虧損速度,這筆錢只夠其半個月的運營,當然VinFast也在四處找錢。

造成VinFast故事講不下去的一大原因,就是它描繪的前景遭遇了挫折,特別是在美國市場出了問題。

02 在越南生產電動車?

在分析VinFast如何折戟美國之前,我們先簡單看看VinFast在越南是怎么發展起來的?

VinFast有點像恒大汽車,背靠一個龐大集團,由創始人的野心而傾注了巨大投入。VinFast的母公司是VinGroup,這個集團是越南最大的企業集團,涵蓋了房地產、酒店、商場和醫療等行業,其總收入在2020年占越南全國GDP的2%。

VinGroup的創始人潘日旺頗具傳奇色彩。他在1968年出生于一個河內的普通家庭,母親經營茶攤,父親在越南軍隊服役。他的數學天賦令他獲得了在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學習工程學的獎學金。在蘇聯解體后,他搬到烏克蘭的哈爾科夫市,并在那里開了一家越南餐廳。

此時,他的商業天才嶄露頭角,他開發出了一種新的方便面,用越南的香料混合調味,并且從越南搞來了一條生產線,很快贏得市場。潘日旺隨后干脆關掉了餐廳,開了一家方便面工廠,在烏克蘭火爆起來,之后出口到了29個國家。

在2001年,賺到第一桶金的潘日旺回到越南,當時越南正把重心放在發展經濟上,他開始進入越南的房地產業。他的第一個房地產項目就是在芽莊的一個海灘度假村。有趣的是,2021年因為疫情導致游客稀少,潘日旺把這個度假村變成了VinFast的工程中心,超過1000名工程師及其家人都住在這個度假村里,7*24小時拼命研發趕進度。

經過多年發展,VinGroup的業務在越南幾乎能滿足一個人的所有需求:一個富裕的越南人可以出生在VinMec醫院,在VinSchool學習,住在VinHome,在VinCom購物中心購物,從VinUni畢業,在VinPearl度假村度假。現在,還可以開VinFast電動車出行。在2013年,潘日旺首次登上福布斯富豪榜,是第一個上榜的越南人。

以上這一切都積累了雄厚的資金,但作為一個產業如此全面的“八爪魚型”集團,思考如何產業升級,不要老在國內卷、傳統行業卷,怎么把整體蛋糕做大,如何創造一些新空間的壓力越來越大。于是潘日旺進軍科技行業,但在手機領域不算太成功,汽車也是Vingroup嘗試的一個切入點。

于是VinFast成立于2017年,第二年就用“鈔能力”買下了河內郊外的一家通用汽車工廠,并從通用汽車和寶馬那里買了知識產權,VinFast最初生產了一批燃油車。這些最初產品,本質上是西方品牌車型的廉價版,生產技術也是靠的歐美公司。

VinFast基于寶馬知識產權生產的燃油車

越南汽車市場基本被日本和韓國公司牢牢把持,要想在燃油車中突破非常困難,與中國車企一樣,VinFast也寄希望于電動車彎道超車。

潘日旺對電動車可謂是“All in”的堅決態度,他希望“調動所有資源”投入到VinFast。不僅是VinFast暫停燃油車生產,全面生產電動車,他還在2019年12月,出售了VinMart連鎖便利店;在去年5月,VinGroup關閉了消費電子部門VinSmart,盡管當時這個公司已有越南智能手機市場17%的份額。

從2021年11月首款新能源車開始,VinFast一口氣推出了VF9、VF8、VF7、VF6多種車型。不過市場一直對VinFast交付量是否“注水”有質疑,比如在越南,VinFast有60%左右的交付量是B2B的,供給了一家叫Green SM的出租車運營和汽車租賃商,而潘日旺擁有這家公司95%的股份。

VinFast的設計,以其標志性的車外氛圍燈為特色,圍繞著公司的V形徽標。公司為VF 8提供兩種配置:Eco和Plus。Eco版車型的行駛里程更長,達330英里(531km)。Plus車型則是豪華版,包括全景玻璃車頂、真皮內飾、電動輔助尾門等。VF 9則是一款E級電動SUV,有三排座椅,面向越南、北美和歐洲市場。

雖然,VinFast占據了越南電車市場的半壁江山,但越南市場本身不大,而VinFast的虧損又越來越嚴重,基本上賣一輛虧一輛,如果不能實現持續高增長,這個虧損擴張的模式就走不下去。于是,潘日旺把目光看向了美國。

03 折戟美國

VinFast對美國采取了高舉高打的策略,但敗在了車本身出了不少問題。

VinFast一上來就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建造一座價值20億美元的工廠,包括車身車間、總裝車間、沖壓車間、涂裝車間和能源中心,計劃從2024年7月開始每年生產15萬輛電動汽車。

VinFast還在加州開設了首批六家海外展廳,其中包括位于圣莫尼卡的旗艦店。面向美國市場的前兩款車型,是外觀時尚的SUV VF8和VF9。VinFast在外觀上很努力,由大名鼎鼎的、設計了多款著名車型(比如保時捷和瑪莎拉蒂)的意大利設計事物所Pininfarina合作。

在定價策略上,VinFast也比較激進:10年保修、不包括電池成本的標價。在買車時你可以先不付電池的錢,而是每月交少量費用,變成租電池。而當電池壽命下降到70%時,可以免費更換新電池。

不過VF8很快出了問題。有很多車評媒體指出了問題,這款車“性能遲緩且不穩定、操控性弱、轉向反應遲鈍、續航不足等問題。

有些更專業的測評人開始質疑,VF8其實是用燃油車的平臺改裝的,所以開起來的駕駛感很重,導致續航里程并不如宣傳的那樣。他們還發現,VF8的前部有一個面板用來將格柵封閉起來,并且車輛中央還有一塊凸起的部分,這往往是燃油車需要放置傳動軸所帶來的,但電動汽車通常沒有,因為前后不需要傳動軸。

有美國汽車視頻博主,在測評VF8后,直接稱VinFast是“美國評價最差的汽車”;圖片來源:YouTube

這還導致重量設計不同。燃油車需要使用鋼結構,來為車輛增加大量的扭轉剛度,但電動汽車不需要,因為電池本身就能提供扭轉剛度。VF8既有電池,又因為是燃油車平臺而使用了鋼結構支撐,導致操控性、加速度、續航里程都出現了問題。

此外,汽車的軟件系統,并不是很容易就能實現的,特斯拉為此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大眾至今的軟件轉型也不算太成功。在今年4-5月間,VinFast也遭遇了嚴重的中控屏黑屏問題,導致要召回所有已售的電動車,重新刷新軟件以解決問題,并對客戶的損失給予補償。

對于一個剛剛進入美國的新車品牌來說,惡劣的媒體口碑以及召回事件,將帶來致命打擊。VinFast的管理層辯解,在汽車媒體質疑的問題中,大約80%的問題是軟件問題和早期經驗不足帶來的,包括非線性轉向、雨刷器、天窗和制動器等等問題,都已經解決,只有20%是真正的工程投訴,VinFast在對汽車的懸掛動態進行調整,并且有能力糾正這些早期經驗不足帶來的問題。

雖然特斯拉早期也面臨了很多類似的投訴,但特斯拉有一個狂熱的粉絲群體,并且足夠出色,最終走出了質疑的泥潭,這些基礎,可能VinFast都比較缺乏。

基于地產巨頭起家的電動車公司,都喜歡一次發布一大堆車型,似乎急于證明自己一定能成功。有VinFast的離職員工吐槽,如果VinFast能將精力百分之百地集中在VF8上,或許可以提前解決很多問題,無論是軟件還是硬件。但在推出VF8后,公司還于今年早些時候在越南推出了VF 9,并在3月份開始生產和銷售VF 5(一款小型A級電動SUV)。再加上之前就發布了的VF e34電動汽車。太多的車型和要在四種不同的產品上延伸,都令工程設計和軟件團隊相當吃力。這與恒大汽車類似,恒大想一次性推出9款車型,VinFast則想推出6款。

汽車行業是一個資本密集型的行業,往往“現金為王”,如果一旦增長失速,會令現金問題更加棘手。

04 韓國人曾經用“影子組織”來管理海外業務,或許值得借鑒?

VinFast在美國遭遇的問題背后,還有關鍵的一點是團隊問題。

VinFast似乎缺乏國際業務的格局,在美國和歐洲的首席執行官,都是越南人,所以在本地員工看來,一些市場營銷和定價策略都偏離了當地市場。

比如在定價策略方面,美國消費者的心態是注重每月支付(MSRP),而不是首付總價或是汽車總價,哪怕不說汽車的上市價格都行。但VinFast在定價時,沒有足夠重視“每月支付”。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的親身經歷是,外國人不被信任,因此外國人在VinFast工作時所說的一切,都會受到質疑和不信任。VinFast內部存在一種恐懼文化,越南人害怕說出讓老板不高興的話。而美國人、歐洲人、德國人,尤其是荷蘭人,他們會說實話。結果董事長解雇了那些真正會告訴他哪里出了問題的人,而保留了那些害怕告訴他真相的人。這樣做永遠不會取得成功。”

這種沖突無疑會極大影響海外業務團隊的凝聚力。韓國人當年進軍美國業務時的方法,也許值得借鑒。

韓國起亞和現代汽車的典型做法是,在海外,大多數高層管理人員背后都有一個“影子”。起亞美國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銷售主管、市場營銷主管,背后都有一個韓國“影子”,負責將各種信息反饋給總部。

一般情況下,總部會放手讓當地人才,去做適合本地市場的事情,但偶爾總部也會進行干預。但這種方法,很好地消解了雙方的不信任問題,避免外派的首席執行官不了解本地市場,不了解本地員工。“讓那些不了解這項業務的人在這里工作,這就像你在努力經營時,但把自己的雙腳綁在一起。”

05 當造車變簡單了,未來新的競爭壁壘在哪?

批評VinFast并不是本文的初衷,雖然VinFast有不少問題,但作為一家越南企業,能造出中大型SUV,并打入美國市場,這背后還是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如果未來造電動車變得像手機一樣容易,什么會成為新的競爭壁壘?這對汽車行業意味著什么?

在硬件、制造層面,如今電動車行業越來越像手機,已經在高度模塊化。別看VinFast雖然把自己包裝成“越南生產”,但供應鏈里有大量零部件來自中國、德國和奧地利。

VinFast的電池來自于三星、國軒高科,毫米波雷達來自于行易道,HUD(平視顯示系統)來自于三星、華陽電子,電池箱體總成來自于威唐工業……VinFast還與寧德時代,簽署了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主要是寧德時代一體化智能底盤方面。

不過在更根本的層面,這得益于電動車比燃油車在技術上更簡單。電池和電機比起發動機、變速器相對簡單,打破了許多進入壁壘。

話語權也又一次開始向主機廠傾斜,這些變化帶來了“縱向一體化”垂直整合的回歸。最早的汽車廠商就采取了縱向一體化模式,在亨利·福特時代,公司就擁有從礦山、橡膠種植園到汽車工廠。但隨后,整個行業開始細化分工,汽車品牌集中精力在設計和營銷,而把供應鏈逐漸外包,形成了博世、大陸等一批Tier-1,外包降低了成本,但很多技術進步也不再來自汽車品牌,而是Tier-1。

但從特斯拉到比亞迪,他們又重新采取縱向一體化模式,確保創新的執行、保留更多利潤,以及確保原材料的供應。比如特斯拉自己生產電池、電機、汽車芯片和動力系統的很多零部件,還收購了鋰礦,甚至自己生產汽車座椅。比亞迪最初是一家電池公司,現在除了汽車玻璃和輪胎之外,幾乎生產其他一切零部件。

當然,更大變革來自于軟件層面,這是新興車企構建壁壘的地方。以前,對汽車品牌的定義是其操控性、馬力、發動機蓋上徽章的地位,以及昂貴汽車關閉車門時,那種令人滿意的“哐當”聲。

未來,汽車品牌的差異化將主要體現在使用體驗上,而這種體驗更多取決于軟件層面而非硬件。如今的汽車就像是“在車輪上的超級計算機”,將有越來越多的功能,比如娛樂(像車內卡拉OK)、環境照明、語音控制等等,所有這些功能也都將通過空中升級(OTA)不斷改善。

而快速迭代將帶來新的壁壘,如果汽車像手機那樣,每隔一段時間都有新的變化,那么龐大的資金投入和經驗積累所帶來的快速迭代,將令頭部廠商一騎絕塵,后來者望而卻步。

在這一點上,中國的電動車企將最有“天時地利人和”,理想、小鵬、比亞迪、蔚來等等品牌,以及與他們合作的科技公司,所提供的綜合體驗已經遠遠超過了傳統車企,中國的年輕消費者也希望他們的汽車,能夠無縫延伸他們的數字生活方式,這為世界其他地區樹立了榜樣。

從越南VinFast的突然崛起,我們也能看到,汽車行業正越來越像手機,模塊化,硬件將變得越來越容易,未來決勝于軟件。

References:

1.TIME:Vietnam's Richest Man Is Launching an Ambitious—and Controversial—Gambit to Sell Americans Electric Cars

2.Chardan Capital Mark:Launching Coverage The VinFast the Furious

3.The Economist:It is getting easier for new entrants to make cars

4.Fortune:Vietnam EV maker VinFast unveils $623M loss

5.Forbes:VinFast Vietnamese EV Coming to America

6.CNN:This Vietnamese automaker is worth more than Ford and GM. But it hasn’t sold many cars

7.CNBC:VinFast aims to sell up to 50,000 EVs in 2023 — but it has only hit 23% of its target so far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從近兩千億市值到1%流通股,東南亞電動車VinFast為何走下神壇

VinFast的挫折,能給中國公司帶來什么啟示?

文|經緯創投

在越南北部的港口城市海防市,一座雄心勃勃的電動車工廠被芒果樹和棕櫚樹環繞,在內部每輛車都經過一條長達4公里的輸送裝配線,1250個機器人手臂快速旋轉。

這里的機械都是頂級的,進口自德國、日本、瑞典,焊接的自動化程度高達98%,并且還實現了柔性生產,可以在同一條生產線上組裝多個車型,而不是為每輛車定制單獨的裝配線。

在特斯拉和豐田爭奪全球車企第一時,在2個多月前,可能有1-2天的時間,全球第三的寶座短暫屬于一個新來者——越南VinFast,這意味著超過了奔馳、通用等老牌巨頭,雖然沒維持多久。

VinFast對于中國來說還很陌生,這是一家成立于2017年的越南車企,背靠一個占越南GDP 2%的大集團,最早做燃油車,后來全面轉型電動車,號稱東南亞“特斯拉”。

如果論交付量,VinFast由于還處于早期的交付爬坡階段,所以遠不如中國的電動車企。VinFast對今年的目標是交付5萬輛,但前9個月只完成了2萬輛。不過雖然VinFast市值已距高位暴跌了九成多,但仍然有130億美元,跟蔚來差不多。

VinFast發布的針對美國市場的VF 9車型,圖片來源:VinFast

對于一家起步于越南的年輕車企來說,這樣的成績很不錯了,但對于全球第三,還遠遠不夠。VinFast在納斯達克SPAC上市后,給資本市場畫的大餅是年產能25萬輛,越南市場太小,甚至東南亞也不夠有購買力,VinFast更要出口到美國、加拿大、歐洲,與特斯拉一決高下。

理想離現實還有很大差距,現在VinFast的產能利用率可能只有5-6%,毛利率是-29.9%,幾乎賣一臺虧一臺,資金鏈極其緊張,急需外部輸血。在市場推廣方面,VinFast在美國并不順利,因為中控屏死機等問題而被迫召回車輛,美國團隊人員動蕩,還開了一場災難性的新車發布會。

不過,過多批判VinFast也不是本文的初衷,因為一家來自越南的公司在汽車這個充滿歐美強大巨頭的賽道里,也不像中國企業能首先立足于本國的龐大市場,而是在一開始就試圖在海外殺出一條血路,爭取在美國、加拿大、歐洲市場立足。在美國上市之后,有那么1-2天市值超過了奔馳、通用等老牌巨頭。這整件事情背后,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比如:

  • 為什么越南現在也能造出還不錯的車?因為這不是電摩,也不是印度塔塔集團以前的那種低價小型車,而是售價8萬美元的中大型電動SUV;
  • VinFast在美國的挫折,能給中國公司的海外業務帶來什么啟示?
  • 韓國人當年在海外業務中設立的“影子管理”模式,有沒有更普遍的借鑒意義?
  • 如果未來造電動車變得像手機一樣容易,什么會成為新的競爭壁壘?這對汽車行業意味著什么?……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些問題:

01 股價過山車背后的“數字游戲”

首先還是要解釋一下,為什么VinFast在SPAC上市后能暴漲,并且有一天成為了全球汽車市值第三?

VinFast的股價過山車,從上市第一天就開始了。今年8月15日VinFast通過SPAC登陸納斯達克,公司股價一路狂飆,上市當天漲了250%,十幾天后達到頂峰,最高市值達到了1900億美元,在汽車廠商中僅次于特斯拉和豐田,遠高于福特和通用汽車的400多億美元。但此后一路下滑,現在只剩130億美元,據最高點跌去了93%。

很多媒體標題聳人聽聞,其實背后的秘密很簡單,就是VinFast的可流通股很少,市面上的籌碼很少。VinFast稀釋后的流通股約為23億股,但其中僅有1.4%(3220萬股)是流通股。

只要這些少數的持股人不賣,有新的少數人認可這個高價,愿意買,股價就能一直漲。打個比方,如果我有一顆大白菜,我認為它值1000塊,同時我去宣傳怎么怎么健康,吃了對身體怎么怎么好,然后有人愿意出1000塊買,那它的交易價格就是1000塊。二級市場之所以不常有這種離譜情況出現,在于流動性,因為你可以短時間說服少數人,但很難長時間說服更多人。

VinFast的財務情況也稱不上健康。在今年三季度雖然營收提升了(3.43億美元,同比增159%),但虧損也在擴大(-6.23億美元),當季毛利率為-29.9%。在第三季度,VinFast交付了1萬輛車,包括VF e34、VF 5、VF 8、VF 9 和 e-bus五種車型,按照這個銷量粗略估算,其單車虧損超過6萬美元,也就是44萬人民幣。

當下VinFast更著急的是資金鏈非常緊張。到三季度末,VinFast 手中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僅剩下1.31億美元,這對于一家造車企業來說非常危險,按照目前的虧損速度,這筆錢只夠其半個月的運營,當然VinFast也在四處找錢。

造成VinFast故事講不下去的一大原因,就是它描繪的前景遭遇了挫折,特別是在美國市場出了問題。

02 在越南生產電動車?

在分析VinFast如何折戟美國之前,我們先簡單看看VinFast在越南是怎么發展起來的?

VinFast有點像恒大汽車,背靠一個龐大集團,由創始人的野心而傾注了巨大投入。VinFast的母公司是VinGroup,這個集團是越南最大的企業集團,涵蓋了房地產、酒店、商場和醫療等行業,其總收入在2020年占越南全國GDP的2%。

VinGroup的創始人潘日旺頗具傳奇色彩。他在1968年出生于一個河內的普通家庭,母親經營茶攤,父親在越南軍隊服役。他的數學天賦令他獲得了在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學習工程學的獎學金。在蘇聯解體后,他搬到烏克蘭的哈爾科夫市,并在那里開了一家越南餐廳。

此時,他的商業天才嶄露頭角,他開發出了一種新的方便面,用越南的香料混合調味,并且從越南搞來了一條生產線,很快贏得市場。潘日旺隨后干脆關掉了餐廳,開了一家方便面工廠,在烏克蘭火爆起來,之后出口到了29個國家。

在2001年,賺到第一桶金的潘日旺回到越南,當時越南正把重心放在發展經濟上,他開始進入越南的房地產業。他的第一個房地產項目就是在芽莊的一個海灘度假村。有趣的是,2021年因為疫情導致游客稀少,潘日旺把這個度假村變成了VinFast的工程中心,超過1000名工程師及其家人都住在這個度假村里,7*24小時拼命研發趕進度。

經過多年發展,VinGroup的業務在越南幾乎能滿足一個人的所有需求:一個富裕的越南人可以出生在VinMec醫院,在VinSchool學習,住在VinHome,在VinCom購物中心購物,從VinUni畢業,在VinPearl度假村度假。現在,還可以開VinFast電動車出行。在2013年,潘日旺首次登上福布斯富豪榜,是第一個上榜的越南人。

以上這一切都積累了雄厚的資金,但作為一個產業如此全面的“八爪魚型”集團,思考如何產業升級,不要老在國內卷、傳統行業卷,怎么把整體蛋糕做大,如何創造一些新空間的壓力越來越大。于是潘日旺進軍科技行業,但在手機領域不算太成功,汽車也是Vingroup嘗試的一個切入點。

于是VinFast成立于2017年,第二年就用“鈔能力”買下了河內郊外的一家通用汽車工廠,并從通用汽車和寶馬那里買了知識產權,VinFast最初生產了一批燃油車。這些最初產品,本質上是西方品牌車型的廉價版,生產技術也是靠的歐美公司。

VinFast基于寶馬知識產權生產的燃油車

越南汽車市場基本被日本和韓國公司牢牢把持,要想在燃油車中突破非常困難,與中國車企一樣,VinFast也寄希望于電動車彎道超車。

潘日旺對電動車可謂是“All in”的堅決態度,他希望“調動所有資源”投入到VinFast。不僅是VinFast暫停燃油車生產,全面生產電動車,他還在2019年12月,出售了VinMart連鎖便利店;在去年5月,VinGroup關閉了消費電子部門VinSmart,盡管當時這個公司已有越南智能手機市場17%的份額。

從2021年11月首款新能源車開始,VinFast一口氣推出了VF9、VF8、VF7、VF6多種車型。不過市場一直對VinFast交付量是否“注水”有質疑,比如在越南,VinFast有60%左右的交付量是B2B的,供給了一家叫Green SM的出租車運營和汽車租賃商,而潘日旺擁有這家公司95%的股份。

VinFast的設計,以其標志性的車外氛圍燈為特色,圍繞著公司的V形徽標。公司為VF 8提供兩種配置:Eco和Plus。Eco版車型的行駛里程更長,達330英里(531km)。Plus車型則是豪華版,包括全景玻璃車頂、真皮內飾、電動輔助尾門等。VF 9則是一款E級電動SUV,有三排座椅,面向越南、北美和歐洲市場。

雖然,VinFast占據了越南電車市場的半壁江山,但越南市場本身不大,而VinFast的虧損又越來越嚴重,基本上賣一輛虧一輛,如果不能實現持續高增長,這個虧損擴張的模式就走不下去。于是,潘日旺把目光看向了美國。

03 折戟美國

VinFast對美國采取了高舉高打的策略,但敗在了車本身出了不少問題。

VinFast一上來就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建造一座價值20億美元的工廠,包括車身車間、總裝車間、沖壓車間、涂裝車間和能源中心,計劃從2024年7月開始每年生產15萬輛電動汽車。

VinFast還在加州開設了首批六家海外展廳,其中包括位于圣莫尼卡的旗艦店。面向美國市場的前兩款車型,是外觀時尚的SUV VF8和VF9。VinFast在外觀上很努力,由大名鼎鼎的、設計了多款著名車型(比如保時捷和瑪莎拉蒂)的意大利設計事物所Pininfarina合作。

在定價策略上,VinFast也比較激進:10年保修、不包括電池成本的標價。在買車時你可以先不付電池的錢,而是每月交少量費用,變成租電池。而當電池壽命下降到70%時,可以免費更換新電池。

不過VF8很快出了問題。有很多車評媒體指出了問題,這款車“性能遲緩且不穩定、操控性弱、轉向反應遲鈍、續航不足等問題。

有些更專業的測評人開始質疑,VF8其實是用燃油車的平臺改裝的,所以開起來的駕駛感很重,導致續航里程并不如宣傳的那樣。他們還發現,VF8的前部有一個面板用來將格柵封閉起來,并且車輛中央還有一塊凸起的部分,這往往是燃油車需要放置傳動軸所帶來的,但電動汽車通常沒有,因為前后不需要傳動軸。

有美國汽車視頻博主,在測評VF8后,直接稱VinFast是“美國評價最差的汽車”;圖片來源:YouTube

這還導致重量設計不同。燃油車需要使用鋼結構,來為車輛增加大量的扭轉剛度,但電動汽車不需要,因為電池本身就能提供扭轉剛度。VF8既有電池,又因為是燃油車平臺而使用了鋼結構支撐,導致操控性、加速度、續航里程都出現了問題。

此外,汽車的軟件系統,并不是很容易就能實現的,特斯拉為此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大眾至今的軟件轉型也不算太成功。在今年4-5月間,VinFast也遭遇了嚴重的中控屏黑屏問題,導致要召回所有已售的電動車,重新刷新軟件以解決問題,并對客戶的損失給予補償。

對于一個剛剛進入美國的新車品牌來說,惡劣的媒體口碑以及召回事件,將帶來致命打擊。VinFast的管理層辯解,在汽車媒體質疑的問題中,大約80%的問題是軟件問題和早期經驗不足帶來的,包括非線性轉向、雨刷器、天窗和制動器等等問題,都已經解決,只有20%是真正的工程投訴,VinFast在對汽車的懸掛動態進行調整,并且有能力糾正這些早期經驗不足帶來的問題。

雖然特斯拉早期也面臨了很多類似的投訴,但特斯拉有一個狂熱的粉絲群體,并且足夠出色,最終走出了質疑的泥潭,這些基礎,可能VinFast都比較缺乏。

基于地產巨頭起家的電動車公司,都喜歡一次發布一大堆車型,似乎急于證明自己一定能成功。有VinFast的離職員工吐槽,如果VinFast能將精力百分之百地集中在VF8上,或許可以提前解決很多問題,無論是軟件還是硬件。但在推出VF8后,公司還于今年早些時候在越南推出了VF 9,并在3月份開始生產和銷售VF 5(一款小型A級電動SUV)。再加上之前就發布了的VF e34電動汽車。太多的車型和要在四種不同的產品上延伸,都令工程設計和軟件團隊相當吃力。這與恒大汽車類似,恒大想一次性推出9款車型,VinFast則想推出6款。

汽車行業是一個資本密集型的行業,往往“現金為王”,如果一旦增長失速,會令現金問題更加棘手。

04 韓國人曾經用“影子組織”來管理海外業務,或許值得借鑒?

VinFast在美國遭遇的問題背后,還有關鍵的一點是團隊問題。

VinFast似乎缺乏國際業務的格局,在美國和歐洲的首席執行官,都是越南人,所以在本地員工看來,一些市場營銷和定價策略都偏離了當地市場。

比如在定價策略方面,美國消費者的心態是注重每月支付(MSRP),而不是首付總價或是汽車總價,哪怕不說汽車的上市價格都行。但VinFast在定價時,沒有足夠重視“每月支付”。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的親身經歷是,外國人不被信任,因此外國人在VinFast工作時所說的一切,都會受到質疑和不信任。VinFast內部存在一種恐懼文化,越南人害怕說出讓老板不高興的話。而美國人、歐洲人、德國人,尤其是荷蘭人,他們會說實話。結果董事長解雇了那些真正會告訴他哪里出了問題的人,而保留了那些害怕告訴他真相的人。這樣做永遠不會取得成功。”

這種沖突無疑會極大影響海外業務團隊的凝聚力。韓國人當年進軍美國業務時的方法,也許值得借鑒。

韓國起亞和現代汽車的典型做法是,在海外,大多數高層管理人員背后都有一個“影子”。起亞美國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銷售主管、市場營銷主管,背后都有一個韓國“影子”,負責將各種信息反饋給總部。

一般情況下,總部會放手讓當地人才,去做適合本地市場的事情,但偶爾總部也會進行干預。但這種方法,很好地消解了雙方的不信任問題,避免外派的首席執行官不了解本地市場,不了解本地員工。“讓那些不了解這項業務的人在這里工作,這就像你在努力經營時,但把自己的雙腳綁在一起。”

05 當造車變簡單了,未來新的競爭壁壘在哪?

批評VinFast并不是本文的初衷,雖然VinFast有不少問題,但作為一家越南企業,能造出中大型SUV,并打入美國市場,這背后還是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如果未來造電動車變得像手機一樣容易,什么會成為新的競爭壁壘?這對汽車行業意味著什么?

在硬件、制造層面,如今電動車行業越來越像手機,已經在高度模塊化。別看VinFast雖然把自己包裝成“越南生產”,但供應鏈里有大量零部件來自中國、德國和奧地利。

VinFast的電池來自于三星、國軒高科,毫米波雷達來自于行易道,HUD(平視顯示系統)來自于三星、華陽電子,電池箱體總成來自于威唐工業……VinFast還與寧德時代,簽署了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主要是寧德時代一體化智能底盤方面。

不過在更根本的層面,這得益于電動車比燃油車在技術上更簡單。電池和電機比起發動機、變速器相對簡單,打破了許多進入壁壘。

話語權也又一次開始向主機廠傾斜,這些變化帶來了“縱向一體化”垂直整合的回歸。最早的汽車廠商就采取了縱向一體化模式,在亨利·福特時代,公司就擁有從礦山、橡膠種植園到汽車工廠。但隨后,整個行業開始細化分工,汽車品牌集中精力在設計和營銷,而把供應鏈逐漸外包,形成了博世、大陸等一批Tier-1,外包降低了成本,但很多技術進步也不再來自汽車品牌,而是Tier-1。

但從特斯拉到比亞迪,他們又重新采取縱向一體化模式,確保創新的執行、保留更多利潤,以及確保原材料的供應。比如特斯拉自己生產電池、電機、汽車芯片和動力系統的很多零部件,還收購了鋰礦,甚至自己生產汽車座椅。比亞迪最初是一家電池公司,現在除了汽車玻璃和輪胎之外,幾乎生產其他一切零部件。

當然,更大變革來自于軟件層面,這是新興車企構建壁壘的地方。以前,對汽車品牌的定義是其操控性、馬力、發動機蓋上徽章的地位,以及昂貴汽車關閉車門時,那種令人滿意的“哐當”聲。

未來,汽車品牌的差異化將主要體現在使用體驗上,而這種體驗更多取決于軟件層面而非硬件。如今的汽車就像是“在車輪上的超級計算機”,將有越來越多的功能,比如娛樂(像車內卡拉OK)、環境照明、語音控制等等,所有這些功能也都將通過空中升級(OTA)不斷改善。

而快速迭代將帶來新的壁壘,如果汽車像手機那樣,每隔一段時間都有新的變化,那么龐大的資金投入和經驗積累所帶來的快速迭代,將令頭部廠商一騎絕塵,后來者望而卻步。

在這一點上,中國的電動車企將最有“天時地利人和”,理想、小鵬、比亞迪、蔚來等等品牌,以及與他們合作的科技公司,所提供的綜合體驗已經遠遠超過了傳統車企,中國的年輕消費者也希望他們的汽車,能夠無縫延伸他們的數字生活方式,這為世界其他地區樹立了榜樣。

從越南VinFast的突然崛起,我們也能看到,汽車行業正越來越像手機,模塊化,硬件將變得越來越容易,未來決勝于軟件。

References:

1.TIME:Vietnam's Richest Man Is Launching an Ambitious—and Controversial—Gambit to Sell Americans Electric Cars

2.Chardan Capital Mark:Launching Coverage The VinFast the Furious

3.The Economist:It is getting easier for new entrants to make cars

4.Fortune:Vietnam EV maker VinFast unveils $623M loss

5.Forbes:VinFast Vietnamese EV Coming to America

6.CNN:This Vietnamese automaker is worth more than Ford and GM. But it hasn’t sold many cars

7.CNBC:VinFast aims to sell up to 50,000 EVs in 2023 — but it has only hit 23% of its target so far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昌县| 临清市| 康乐县| 游戏| 南溪县| 同仁县| 石门县| 东莞市| 达孜县| 司法| 西盟| 二连浩特市| 广东省| 兴海县| 双峰县| 金门县| 桐庐县| 绥棱县| 梨树县| 禹州市| 尤溪县| 稻城县| 民丰县| 怀仁县| 志丹县| 炉霍县| 鱼台县| 平顶山市| 万荣县| 乌拉特前旗| 淅川县| 延边| 澎湖县| 项城市| 汝南县| 固镇县| 沁源县| 和政县| 康马县| 化德县| 荥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