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VC、PE組團奔澳門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VC、PE組團奔澳門

粵港澳大灣區,真真兒的全球財富港灣。

圖片來源:Unsplash-Jimmy Woo1

文|融中財經

繼中國香港搶人之后,澳門最近開始簡化私募基金落戶程序,促發展,搞創投,大家都拼了。

10月29日,中國澳門特區政府金融管理局表示,為配合私募基金業務發展,局方已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訂定措施,以便利具有一定資質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落戶澳門,目前正修訂《基金法》。

一直以來,外界對澳門經濟的印象都停留在“博彩”這個固有標簽。為了調整經濟結構,這幾年,借助粵港澳大灣區相關政策,澳門也在尋求現代金融發展的突破口,比如打造成數字貨幣的試驗田、創投基金聚集地,以便滿足澳門多元產業轉型升級需求。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一角,澳門其實早已是國內VC/PE趨之若鶩的熱門地之一。啟迪之星創投主管合伙人劉博就曾對外表示,過去幾年,啟迪之星一直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布局創新資源,包括與澳門大學合作進行科技成果轉化等。啟迪集團還在澳門設立了基金,以此聚集全球范圍內的創業者來關注澳門的科技創新。

此外,更讓VC/PE們趨之若鶩的原因,當前中國大陸20%的高凈值居住在粵港澳大灣區,不僅是在國內甚至是全球擁有最多數量富豪的灣區,遙遙領先于紐約灣區、倫敦灣區和東京灣區。真真兒的全球財富港灣。這兩年,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政策東風下,大搞科創、母基金、搶人才等動作頻頻,不難看出其野心勃勃。

01 推動“1+4”產業結構升級,母基金已在路上

澳門位于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處珠江三角洲的西岸,毗鄰廣東省,與香港特區相距60公里,距離廣州145公里,可以說地理位置優越。

早在2021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明確提出,鼓勵社會資本按照市場化原則設立多幣種創業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吸引外資加大對合作區高新技術產業和創新創業支持力度等。

粵港澳大灣區是澳門經濟實現多元化的一個重要契機,澳門也想要需要抓住這一契機,要融合到內地去共同發展產業。隨后不久,2022年初澳門特別行政區金融管理局便頒布《私募投資基金的管理及運作指引》,指出適格的管理實體可以向澳門金融管理局申請設立澳門本地私募基金。這也是澳門本地私募基金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顯示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成立后,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在金融層面迅速融入深度合作區發展的態度與決心,同時有利于促進澳門自身產業結構升級,推動澳門地區產業適度多元化。

自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掛牌以來,大力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文旅會展商貿以及現代金融產業的四大新產業,與澳門“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高度協同。

就在金融管理局表示簡化私募基金落地程序后的幾天,澳門首個全面系統的產業發展規劃《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年)》公布,規劃涵蓋期內綜合旅游休閑業、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現代金融業、高新技術產業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會展商貿及文化體育產業等重點產業板塊,從政策、人力、財力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目標、主要任務和重點項目。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澳門也在重視“資本招商”。

去年11月,澳門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列席立法會,辯論2023年度經濟財政領域施政方針時,澳門立法會議員施家倫表示,澳門除了吸引私募基金落地之外,要設立由政府主導的引導基金,作為推動大健康、現代金融、科技產業前期發展的保證。

由于澳門新興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在實際經營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雖然政府提出要引進更多私募基金落地,但在前期發展上,無政府引導基金支持,對私募基金募資帶來一定困難,進一步延緩了產業發展。因此,施家倫建議:參考內地城市做法,圍繞未來多元產業發展發展,打造一支熟悉產業、政策、市場、精于資本運作的“政府投行隊伍”,主動出擊招商。

對此,澳門財政司長李偉農給出回應稱,引導資金推動產業發展,需要政府行為。但政府只適合做LP,不適合做GP。目前政府正在構思成立母基金。

02 澳門創投看珠海,珠海創投看橫琴

身處毗鄰澳門的第一線,橫琴,東邊與澳門隔河相望,距離澳門氹仔、路環最近處只有187米,無疑是觀察珠澳合作乃至粵澳合作的最佳窗口。

在政治地位上,粵港澳是平級的,澳門具備極大的發展勢能,但澳門的問題也顯而易見——地理面積太小,產業單一(過度依賴博彩業)。即使過去多年,澳門特區政府有意嘗試改變博彩“一業多大”的格局,探索過發展中醫藥、科技、文創等產業,但受到各方面因素制約,進展都不盡人意。

這幾年,橫琴私募異軍突起發展迅速,包括IDG資本、KKR、高瓴資本、深創投、歌斐資產、君聯資本、廣發信德、達晨創投等一批國際國內頂尖私募落戶橫琴。

橫琴,逐步成為全國優質私募聚集高地的,“資本招商”的作用也愈發明顯,諸多創新創業企業、科技項目相繼落戶,有效支持了橫琴以及珠海實體經濟發展,同時也為澳門產業適度多元積累了豐富的資本。

2020年4月,澳門特首賀一誠在施政報告里面表示,“希望橫琴引入澳門制度,成為第二個澳門”。2020年8月18日,珠海橫琴新口岸新旅檢區域正式開通啟用,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模式,橫琴成為唯一一個和港澳路橋相通的地方。

一水相隔的橫琴與澳門完全實現了雙方人員的自由流通,也意味著橫琴會同時吸收港澳的人才和經濟外溢。換句話說,新口岸的投入使用,打破了物理空間的限制,真正意義上實現琴澳融合的第一步。

跨過橫琴大橋,沿著環島東路驅車前行,與澳門大學一路相隔,有一片多彩玻璃外墻的建筑群格外亮眼——那里便是一批創新企業聚集的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2018年,澳門大學博士陳天藍和董鋮帶著數字微流控技術為主導的分子診斷技術入駐創業谷,創辦了珠海市迪奇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將其在澳大研發多年的技術進行產業轉化。

2019年以來,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產學研示范基地落戶橫琴,澳門4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橫琴設立分部,為優秀科研項目提供產學研全鏈條成長環境,越來越多的澳門青年選擇跨過“一條路”開啟新夢想。截至2021年8月,落戶橫琴的澳門企業超過4500家,很多澳門居民在橫琴置業。何鴻燊創立的信德,成為最先在橫琴投資的澳門企業。

在不久前的2023科技周暨創科成果展上,內地與澳門產學研合作路演對接會組織澳門26項科研成果及25家科技企業與近70家內地創新主體會面洽談約320場,促成逾70份合作意向邀請書簽訂。其中,“科創中國”技術路演——中醫藥大健康(澳門與橫琴)專場,組織了澳門6家優秀中醫藥大健康企業參與,通過“科創中國”線上平臺向全國推廣其技術項目,為與內地資本對接創設機遇。

為了配合澳門“1+4”產業適度多元發展策略,琴澳攜手出海招商引資已成新常態,今年以來,琴澳已先后組團前往東南亞、葡萄牙、西班牙等地,推廣琴澳融合發展新機遇,取得顯著效果,一批海外企業與境外投資者陸續回訪,開展更深層次的考察交流。

截至2023年9月,合作區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達192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5%。合作區多只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以投帶引”,為橫琴引入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及集成電路領域等項目,“金融活水”有效助力產業發展。

03 搶人才,搞信托,一批高凈值被盯上

從最初一個小漁村興起,中國澳門如今已成為全球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憑借著32.8平方公里的“袖珍”面積和67.2萬人口,中國澳門在2018年就創下了545.45億美元GDP和8.63萬美元的人均GDP,超過香港和新加坡,成為華語世界中最富裕的城市。

不過,與香港地區不同,澳門主要靠賭博、旅游和房地產發展起來,孕育了許多富豪人。

此前,毅達資本合伙人戴華坤向媒體透露,澳門呂志和家族企業嘉華集團的股權投資基金,進入國內的首筆股權基金投資選擇了毅達資本廣東團隊。目前,該基金投資的項目營運良好,收益可期。戴華坤也稱,澳門的長線基金很多是家族企業類型,有足夠的資本積累,家族財富追求的首要目標是保值的問題,而非很高的增值,所以更有投資的耐心。

高凈值人群這類LP幾乎是這兩年創投圈除了國資外另一個目標金主。北京某腰部機構合伙人就曾告訴記者:“近兩年我們一直在拓展險資和高凈值,尤其高凈值個人。現在個人LP有增加趨勢,資金量也比以前大很多,基本都是從1000萬元到現在的3000萬元起步。”

此前已向港交所遞交招股的博將資本,招股書顯示其LP構成中,99.5%為可投資資產超600萬元的高凈值個人投資者,由2020年的約1200名增長至1480名,且黏性極高。

過去幾年,中國高凈值人群的投資方式還是較為單一,一旦出現“黑天鵝”,單一的投資方式都會讓投資者損失,因此,越來越多中國投資者選擇全球且多元化的資產配置,其中股權投資便是重要一項。

根據畢馬威報告稱,至2025年,中國財富管理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5萬億美元。另據招商銀行和貝恩公司聯合發布《2023中國私人財富報告》,2022年可投資資產在1000萬人民幣以上的中國高凈值人群數量達316萬人,人均持有可投資資產約3183萬人民幣,共持有可投資資產101萬億人民幣,2020-2022年年均復合增速為10%。未來兩年,中國高凈值人群數量和持有的可投資資產規模將以約11%和12%的復合增速繼續增長。

2022年11月3日,澳門《信托法》歷時審議近一年后終于獲得通過。一定程度上,也是為大陸高凈值客戶提供了新的財富傳承路徑。而且,作為澳門擺脫“一業獨大”局面的重要方向,特區政府近年的施政報告更是屢次將財富管理提上日程。

雖然內地信托公司也在開展家族信托等本源業務,但由于追求短期暴利大力發展了商事信托,隨著市場調整而暴雷不斷,許多信托公司正在逐步失去高凈值客戶的認可。隨著跨境理財通的逐步深入推進,人民幣跨區域結算有更多便利,也為內地居民跨區域投資帶來更多便利。

另一方面,大灣區內地居民也有著極強的跨境理財需求,但礙于澳門與內地金融法律等方面的差異,澳門與內地跨境理財途徑和方式極其不便。澳門信托出臺后,內地居民或機構可以投資澳門信托,也可以前往澳門設立信托澳門信托,實現投資目的,獲取投資收益。換句話說,這給內地高凈值人群和家族辦公室提供了更多渠道和產品選擇,拓寬了資產配置的范圍。

值得注意的是,前幾天,香港大力推進一系列人才政策,一時之間引發熱議。而與其一衣帶水的澳門,早就不甘示弱,對標香港,開啟搶人大戰。

早在今年5月份,澳門就通過了《人才引進制度法律》法案,這也是首次啟動人才計劃,旨在通過吸納頂尖人才,提高澳門特區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澳門特區政府表示,計劃將分階段引進各重點產業發展所需領軍人物和高級專業人才,借助他們的技術、經驗及網絡市場,帶動和支持當地產業的發展,引領社會長遠進步。

澳門一直都是中國內地對外貿易的重要紐帶,是內地聯系歐洲和海外市場的橋頭堡。早在香港和澳門未關閉投資移民前,就有大批高凈值家庭通過投資方式移居香港和澳門。

如今,隨著國家“一帶一路”的倡議,《內地與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以及《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等政策為澳門開展對外經濟合作,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澳門的國際影響力也在越來越突出。而人才引進計劃之后,許多北上廣的中產精英們都已經瞄準了港澳人才引進的紅利期。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VC、PE組團奔澳門

粵港澳大灣區,真真兒的全球財富港灣。

圖片來源:Unsplash-Jimmy Woo1

文|融中財經

繼中國香港搶人之后,澳門最近開始簡化私募基金落戶程序,促發展,搞創投,大家都拼了。

10月29日,中國澳門特區政府金融管理局表示,為配合私募基金業務發展,局方已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訂定措施,以便利具有一定資質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落戶澳門,目前正修訂《基金法》。

一直以來,外界對澳門經濟的印象都停留在“博彩”這個固有標簽。為了調整經濟結構,這幾年,借助粵港澳大灣區相關政策,澳門也在尋求現代金融發展的突破口,比如打造成數字貨幣的試驗田、創投基金聚集地,以便滿足澳門多元產業轉型升級需求。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一角,澳門其實早已是國內VC/PE趨之若鶩的熱門地之一。啟迪之星創投主管合伙人劉博就曾對外表示,過去幾年,啟迪之星一直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布局創新資源,包括與澳門大學合作進行科技成果轉化等。啟迪集團還在澳門設立了基金,以此聚集全球范圍內的創業者來關注澳門的科技創新。

此外,更讓VC/PE們趨之若鶩的原因,當前中國大陸20%的高凈值居住在粵港澳大灣區,不僅是在國內甚至是全球擁有最多數量富豪的灣區,遙遙領先于紐約灣區、倫敦灣區和東京灣區。真真兒的全球財富港灣。這兩年,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政策東風下,大搞科創、母基金、搶人才等動作頻頻,不難看出其野心勃勃。

01 推動“1+4”產業結構升級,母基金已在路上

澳門位于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處珠江三角洲的西岸,毗鄰廣東省,與香港特區相距60公里,距離廣州145公里,可以說地理位置優越。

早在2021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明確提出,鼓勵社會資本按照市場化原則設立多幣種創業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吸引外資加大對合作區高新技術產業和創新創業支持力度等。

粵港澳大灣區是澳門經濟實現多元化的一個重要契機,澳門也想要需要抓住這一契機,要融合到內地去共同發展產業。隨后不久,2022年初澳門特別行政區金融管理局便頒布《私募投資基金的管理及運作指引》,指出適格的管理實體可以向澳門金融管理局申請設立澳門本地私募基金。這也是澳門本地私募基金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顯示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成立后,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在金融層面迅速融入深度合作區發展的態度與決心,同時有利于促進澳門自身產業結構升級,推動澳門地區產業適度多元化。

自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掛牌以來,大力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文旅會展商貿以及現代金融產業的四大新產業,與澳門“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高度協同。

就在金融管理局表示簡化私募基金落地程序后的幾天,澳門首個全面系統的產業發展規劃《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年)》公布,規劃涵蓋期內綜合旅游休閑業、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現代金融業、高新技術產業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會展商貿及文化體育產業等重點產業板塊,從政策、人力、財力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目標、主要任務和重點項目。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澳門也在重視“資本招商”。

去年11月,澳門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列席立法會,辯論2023年度經濟財政領域施政方針時,澳門立法會議員施家倫表示,澳門除了吸引私募基金落地之外,要設立由政府主導的引導基金,作為推動大健康、現代金融、科技產業前期發展的保證。

由于澳門新興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在實際經營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雖然政府提出要引進更多私募基金落地,但在前期發展上,無政府引導基金支持,對私募基金募資帶來一定困難,進一步延緩了產業發展。因此,施家倫建議:參考內地城市做法,圍繞未來多元產業發展發展,打造一支熟悉產業、政策、市場、精于資本運作的“政府投行隊伍”,主動出擊招商。

對此,澳門財政司長李偉農給出回應稱,引導資金推動產業發展,需要政府行為。但政府只適合做LP,不適合做GP。目前政府正在構思成立母基金。

02 澳門創投看珠海,珠海創投看橫琴

身處毗鄰澳門的第一線,橫琴,東邊與澳門隔河相望,距離澳門氹仔、路環最近處只有187米,無疑是觀察珠澳合作乃至粵澳合作的最佳窗口。

在政治地位上,粵港澳是平級的,澳門具備極大的發展勢能,但澳門的問題也顯而易見——地理面積太小,產業單一(過度依賴博彩業)。即使過去多年,澳門特區政府有意嘗試改變博彩“一業多大”的格局,探索過發展中醫藥、科技、文創等產業,但受到各方面因素制約,進展都不盡人意。

這幾年,橫琴私募異軍突起發展迅速,包括IDG資本、KKR、高瓴資本、深創投、歌斐資產、君聯資本、廣發信德、達晨創投等一批國際國內頂尖私募落戶橫琴。

橫琴,逐步成為全國優質私募聚集高地的,“資本招商”的作用也愈發明顯,諸多創新創業企業、科技項目相繼落戶,有效支持了橫琴以及珠海實體經濟發展,同時也為澳門產業適度多元積累了豐富的資本。

2020年4月,澳門特首賀一誠在施政報告里面表示,“希望橫琴引入澳門制度,成為第二個澳門”。2020年8月18日,珠海橫琴新口岸新旅檢區域正式開通啟用,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模式,橫琴成為唯一一個和港澳路橋相通的地方。

一水相隔的橫琴與澳門完全實現了雙方人員的自由流通,也意味著橫琴會同時吸收港澳的人才和經濟外溢。換句話說,新口岸的投入使用,打破了物理空間的限制,真正意義上實現琴澳融合的第一步。

跨過橫琴大橋,沿著環島東路驅車前行,與澳門大學一路相隔,有一片多彩玻璃外墻的建筑群格外亮眼——那里便是一批創新企業聚集的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2018年,澳門大學博士陳天藍和董鋮帶著數字微流控技術為主導的分子診斷技術入駐創業谷,創辦了珠海市迪奇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將其在澳大研發多年的技術進行產業轉化。

2019年以來,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產學研示范基地落戶橫琴,澳門4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橫琴設立分部,為優秀科研項目提供產學研全鏈條成長環境,越來越多的澳門青年選擇跨過“一條路”開啟新夢想。截至2021年8月,落戶橫琴的澳門企業超過4500家,很多澳門居民在橫琴置業。何鴻燊創立的信德,成為最先在橫琴投資的澳門企業。

在不久前的2023科技周暨創科成果展上,內地與澳門產學研合作路演對接會組織澳門26項科研成果及25家科技企業與近70家內地創新主體會面洽談約320場,促成逾70份合作意向邀請書簽訂。其中,“科創中國”技術路演——中醫藥大健康(澳門與橫琴)專場,組織了澳門6家優秀中醫藥大健康企業參與,通過“科創中國”線上平臺向全國推廣其技術項目,為與內地資本對接創設機遇。

為了配合澳門“1+4”產業適度多元發展策略,琴澳攜手出海招商引資已成新常態,今年以來,琴澳已先后組團前往東南亞、葡萄牙、西班牙等地,推廣琴澳融合發展新機遇,取得顯著效果,一批海外企業與境外投資者陸續回訪,開展更深層次的考察交流。

截至2023年9月,合作區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達192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5%。合作區多只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以投帶引”,為橫琴引入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及集成電路領域等項目,“金融活水”有效助力產業發展。

03 搶人才,搞信托,一批高凈值被盯上

從最初一個小漁村興起,中國澳門如今已成為全球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憑借著32.8平方公里的“袖珍”面積和67.2萬人口,中國澳門在2018年就創下了545.45億美元GDP和8.63萬美元的人均GDP,超過香港和新加坡,成為華語世界中最富裕的城市。

不過,與香港地區不同,澳門主要靠賭博、旅游和房地產發展起來,孕育了許多富豪人。

此前,毅達資本合伙人戴華坤向媒體透露,澳門呂志和家族企業嘉華集團的股權投資基金,進入國內的首筆股權基金投資選擇了毅達資本廣東團隊。目前,該基金投資的項目營運良好,收益可期。戴華坤也稱,澳門的長線基金很多是家族企業類型,有足夠的資本積累,家族財富追求的首要目標是保值的問題,而非很高的增值,所以更有投資的耐心。

高凈值人群這類LP幾乎是這兩年創投圈除了國資外另一個目標金主。北京某腰部機構合伙人就曾告訴記者:“近兩年我們一直在拓展險資和高凈值,尤其高凈值個人。現在個人LP有增加趨勢,資金量也比以前大很多,基本都是從1000萬元到現在的3000萬元起步。”

此前已向港交所遞交招股的博將資本,招股書顯示其LP構成中,99.5%為可投資資產超600萬元的高凈值個人投資者,由2020年的約1200名增長至1480名,且黏性極高。

過去幾年,中國高凈值人群的投資方式還是較為單一,一旦出現“黑天鵝”,單一的投資方式都會讓投資者損失,因此,越來越多中國投資者選擇全球且多元化的資產配置,其中股權投資便是重要一項。

根據畢馬威報告稱,至2025年,中國財富管理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5萬億美元。另據招商銀行和貝恩公司聯合發布《2023中國私人財富報告》,2022年可投資資產在1000萬人民幣以上的中國高凈值人群數量達316萬人,人均持有可投資資產約3183萬人民幣,共持有可投資資產101萬億人民幣,2020-2022年年均復合增速為10%。未來兩年,中國高凈值人群數量和持有的可投資資產規模將以約11%和12%的復合增速繼續增長。

2022年11月3日,澳門《信托法》歷時審議近一年后終于獲得通過。一定程度上,也是為大陸高凈值客戶提供了新的財富傳承路徑。而且,作為澳門擺脫“一業獨大”局面的重要方向,特區政府近年的施政報告更是屢次將財富管理提上日程。

雖然內地信托公司也在開展家族信托等本源業務,但由于追求短期暴利大力發展了商事信托,隨著市場調整而暴雷不斷,許多信托公司正在逐步失去高凈值客戶的認可。隨著跨境理財通的逐步深入推進,人民幣跨區域結算有更多便利,也為內地居民跨區域投資帶來更多便利。

另一方面,大灣區內地居民也有著極強的跨境理財需求,但礙于澳門與內地金融法律等方面的差異,澳門與內地跨境理財途徑和方式極其不便。澳門信托出臺后,內地居民或機構可以投資澳門信托,也可以前往澳門設立信托澳門信托,實現投資目的,獲取投資收益。換句話說,這給內地高凈值人群和家族辦公室提供了更多渠道和產品選擇,拓寬了資產配置的范圍。

值得注意的是,前幾天,香港大力推進一系列人才政策,一時之間引發熱議。而與其一衣帶水的澳門,早就不甘示弱,對標香港,開啟搶人大戰。

早在今年5月份,澳門就通過了《人才引進制度法律》法案,這也是首次啟動人才計劃,旨在通過吸納頂尖人才,提高澳門特區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澳門特區政府表示,計劃將分階段引進各重點產業發展所需領軍人物和高級專業人才,借助他們的技術、經驗及網絡市場,帶動和支持當地產業的發展,引領社會長遠進步。

澳門一直都是中國內地對外貿易的重要紐帶,是內地聯系歐洲和海外市場的橋頭堡。早在香港和澳門未關閉投資移民前,就有大批高凈值家庭通過投資方式移居香港和澳門。

如今,隨著國家“一帶一路”的倡議,《內地與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以及《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等政策為澳門開展對外經濟合作,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澳門的國際影響力也在越來越突出。而人才引進計劃之后,許多北上廣的中產精英們都已經瞄準了港澳人才引進的紅利期。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陵县| 寿光市| 怀来县| 周宁县| 桐庐县| 南丰县| 夏邑县| 伽师县| 上思县| 高平市| 台中市| 应城市| 新宁县| 张家界市| 太湖县| 莱芜市| 甘德县| 鲁甸县| 宾阳县| 桐梓县| 大庆市| 进贤县| 重庆市| 东山县| 南京市| 安仁县| 晴隆县| 九龙坡区| 视频| 八宿县| 湛江市| 乐业县| 保康县| 曲阳县| 莱芜市| 论坛| 迁安市| 梅河口市| 安庆市| 简阳市| 西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