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侃見財經
零食的生意,近兩年有點難做。
作為鹵味三巨頭中的“扛把子”,擁有上萬家門店的絕味食品曾經也是資本的寵兒。
從股價來看,絕味食品的爆發是從2019年開始。在業績的驅動下,其股價從2019年1月最低的19.2元/股一路上漲至2021年2月最高的106.63元/股,不過短短兩年時間,絕味食品股價便翻了超過5倍,市值在最高更是突破600億。
然而,隨著大消費行情的結束,再加上絕味食品自身業績開始回落,其股價也開始大幅回調。截至11月3日收盤,絕味食品股價報收35.45元/股,和2021年最高點相比,如今絕味食品的股價已經膝蓋斬,市值縮水超過400億。
實際上,今年以來絕味食品的業績已經有所回升,根據最新的財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絕味食品實現凈利潤3.896億,同比大幅增長77.57%。然而,業績的回暖依舊未能讓絕味食品的股價止跌回升,今年以來絕味食品股價跌去了44.52%。
為何在業績回暖的情況下,絕味食品的股價依舊跌跌不休?作為鹵味龍頭,絕味食品還有機會重回巔峰嗎?
“鴨王”的困境在哪?
2005年,已經是市場經理的戴文軍從千金藥業辭職,開始下海經商。
剛開始時,戴文軍瞄準的方向也是藥品行業,但陰差陽錯之下,其發現鴨脖的受眾程度更廣,于是決定進軍鴨脖行業,并在此后創立了絕味食品。不過,彼時的鴨脖行業已經有煌上煌和周黑鴨兩大巨頭坐鎮,絕味食品想要成功的難度可想而知。
但是,戴文軍善于營銷的能力在此時開始發揮作用。在絕味食品創立沒多久,其便通過投廣告、發傳單、搞促銷等促銷方式來推銷自家品牌。在有了一定的名氣之后,絕味食品又迅速開放加盟,讓絕味食品的門店快速鋪開。根據媒體統計的數據顯示,在2005年年初才正式開店的絕味食品,到2005年年底時便已經擁有61家門店,擴張速度相當的驚人。
2017年3月,絕味食品成功上市,有了資本市場的助力,絕味食品擴張的速度更快。據統計,在2017年還沒有上市的時候,絕味食品的門店數量為9000家;而到了2022年年末,絕味食品的門店數量已經激增至15076家,5年擴張了6000家門店,換算下來每年新開超過1000家。隨著門店數量激增,絕味食品迎來了“巔峰時刻”——其業績和股價也都迎來了大爆發。
在業績方面,2017年時絕味食品的營收不過38.5億,凈利潤則為3.8億;到了2021年,絕味食品的營收已經飆升至65.49億,凈利潤也漲至9.809億;在股價方面,絕味食品從2019年1月最低的19.2元/股一路上漲至2021年2月最高的106.63元/股,不過短短兩年時間,絕味食品股價便翻了超過5倍,市值在最高更是突破600億。
然而,擴張終會有飽和的一天。按照絕味食品的“飽和式打法”——在三五公里范圍內,有兩家以上的絕味門店,1.5萬家門店已經接近絕味食品擴張的上限。此外,由于鹵制食品的成本占比高達八成,受到原材料漲價的影響,2022年絕味食品的利潤大幅下滑,其當年僅實現凈利潤2.325億,同比大幅下滑76.29%,毛利率也僅為25.57%,相比2021年下滑6%。
到了今年前三季度,雖然絕味食品的業績有所回升——其前三季度累計實現凈利潤為3.9億,同比增長77.57%,但拉長周期來看,這一數值也只是回到了2020年的水平,跟2021年9.64億的凈利潤相差甚遠。在遭遇業績瓶頸后,絕味食品的股價也開始走低,截至11月3日收盤,絕味食品股價報收35.45元/股,和2021年最高點相比,如今絕味食品市值縮水超過400億。
對外投資并非解藥
除了鹵味食品這個主業之外,其實絕味食品還有一個副業,那就是對外投資。
根據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年末,絕味食品投資近27億元,其中長期股權投資24.46億元,其他權益工具投資2.30億元。
實際上,早在2013年絕味食品還沒有上市之前,絕味食品就已經開始進行投資。當時,絕味食品的投資目標主要放在產業鏈上游,其入股了大型養鴨企業。2014年,絕味食品正式成立了網聚資本,開始進行規模化投資。
這些年來,絕味食品投過的餐飲品牌超過60個,其中不乏知名餐飲品牌如和府撈面、幺麻子食品、盛香亭、幸福西餅等等,其中既有絕味食品身處的鹵味品牌,也有輕餐飲、調味品等等。從絕味食品的投資動向可以看出,其是想圍繞絕味食品打造一個龐大的食品投資版圖,然而,相比于絕味食品賣鴨脖的主業來說,投資這件事并非易事。
根據絕味食品披露的數據顯示,絕味食品自上市以來,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一直為負,2017年—2022年,分別為-5.26億元、-8.71億元、-7.99億元、-9.32億元、-10.58億元和-10.26億元,對外投資活動頻繁,但未能產生資金凈流入;2020年—2022年,公司投資支付的現金分別為9.34億元、15.06億元、8.80億元,獲得的投資收益分別為-1.0億元、2.23億元和-0.94億元,雖然整體來看投資收益為正,但整體的收益率并不高,甚至還不如直接進行銀行定期存款。
而且,絕味食品通過對外投資尋找新增長點的目標并沒有實現。在絕味食品投資的幾大明星品牌中,無論是盛香亭、幺麻子食品還是和府撈面,目前都還處于培植狀態,例如最出名的和府撈面,2020年至2022年和府撈面實現營收分別為11.07億元、17.32億元和14.56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則分別為-2.06億元、-2.11億元和-2.99億元,距離盈利顯然還有不少距離。
對于目前的絕味食品而言,其主業雖然依舊在發展,每年新增門店超過1000家,但業績增長已經明顯放緩,而且受到原材料上漲的制約,絕味食品的毛利率也在不斷走低,生意變得越發艱難;而對外投資這個副業雖然鋪得很開,但從歷史經驗來看,依然不是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