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辰同學
何小鵬不是一個會吹牛的人。
表面上看,是這樣。他曾坦承不擅長社交,甚至還有點“木訥”:“剛聊過天的人,第二天在街上碰到,我鐵定認不出來”。
有類似“癥狀”大佬的還有劉強東,他娶了奶茶妹妹,但不知“妻美”。然后在明州哥大落入溫柔陷阱。
何小鵬還說,自己的個性不像馬云,也不像雷軍。這兩個人,一個是在阿里的前老板,還有一個是湖北老鄉。他們都擅長講故事,借助情緒共鳴,凝聚人心,這是創業者里的克里斯馬人格。這種特質,還有另外一種廣為人知的說法,是用來稱贊喬布斯的,叫現實扭曲力場。
何小鵬身上不具備這種力場,他有自己的心理舒適區,走出來十分艱難。這個過程,被他形容是一個人轉身,要把頭腰、軀干都轉過去,要不然是無法完成轉身的動作的。
1
顯然,即便何小鵬再創業,離開阿里All in小鵬汽車,出任董事長兼CEO。但很長一段時間,他并沒有完全為小鵬汽車轉身。
他喜歡藏身幕后,醉心研究技術。比如大搞飛行汽車、人形機器人等。他的愿景是徹底改變駕駛方式:有一天,人們不再是手握方向盤,眼看前方開車。
這被不少業內人士批評為“不務正業”,理想汽車CEO李想就暗戳戳的稱他們是“臭搞技術的”——無心插柳,小鵬汽車也被貼上最懂技術的標簽,被稱為國內最像特斯拉的車企。
何小鵬曾學習阿里的管理哲學,不愿當獨裁者,也不想當教練。小鵬汽車內部一度奉行“無為而治”。他本人很少參與日常事務,民主的管理方式,也導致很多CEO拍板的事項,最后也時常被輕易推翻。
性格溫和,回避殺伐果斷,更愿意由他人或某個事由來推動自己的想法,不會因為某個決策,造成同事或者合作方的不適。
這樣的何小鵬,是一個好人。這點上,和李斌很像。
進入汽車行業,造勢很重要。李斌、李想、何小鵬,都是新人。要先聲奪人,捷徑就是像武俠小說里的喝號,有個聽著唬人的名頭。“二李一何”、“二李一鳥”,都不好聽,像村頭攔路收費的殺馬特組合。造車新勢力御三家,聽著就有點度數,多聽幾遍就高了。
剛入行那會兒,新能源汽車賽道并沒有今天的風光,因為都遭遇過至暗時刻,被稱為“難兄難弟”。三人摟肩而坐的合影也經常被提及,多被解讀為患難兄弟,抱團取暖。
但茍富貴,必相忘。理想、蔚來、小鵬迥異的經營狀況,導致三人越走越遠。何小鵬也說,三人在一個群里,和李斌聊得多一點。
李斌給外界的印象是,對賺錢沒什么興趣,喜好就是和車主“交朋友”,即便賣一臺車虧出十好幾萬,也要量蔚來之力,贏得用戶的傾心。他也贏得“極高”的業界評價:一個好人。
對此,何小鵬有深刻的認知,當CEO必然會得罪同事,惹惱同行。他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自己不想當CEO,也不適合當CEO。”
馬斯克也說過類似的話:“坦率地說,我不想成為任何公司的CEO”。但同樣的話,意義完全不同。馬斯克是“瘋子”,作為SpaceX、特斯拉、Boring、 Neuralink、X(原Twitter)等公司的CEO,他分身乏術,麻煩也太多。
何小鵬可能是真的不適合當CEO。UC創業的成功,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何小鵬找到了合適的CEO:俞永福。他也甘愿放權,給與管理、戰略、決策能力都強于自己的俞永福,更大的騰挪空間。
但在汽車業務上,如同雪豹財經社評價,何小鵬始終沒能再找到小鵬汽車的“俞永福”:夏珩曾被視為CEO接班人,但沒能抓住機會;王鳳英在長城沉浮30年,也只是出色的二把手,缺乏一把手經驗。
2
李斌是何小鵬的好友,也是他的鏡子。李斌已經放棄做好人,一封全員信,端掉近3000人的飯碗,并提出要繼續優化資源,降本提效。他的目標只有一個:活下去。
何小鵬想繼續當一個好人,但也注定無法再做一個好人,因為他不想下牌桌。他立下目標:2030年活下來的幾個汽車品牌里面,小鵬必占一席之地。
在唐辰看來,不下牌桌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現有牌局上,拿一把硬牌,憑借手里的籌碼,領跑排位或者擠進牌桌,憑實力坐穩;還有一種就是掀了桌子,再開一桌,自己制定游戲規則,不必擔心有莽夫過來“搗亂”。
前一種方式華為問界來勢洶洶。華為不下場親自造車,余承東主導的智選車模式,從既定的三種造車方案里跑了出來。新款問界M7大賣,上市50天累計大定突破8萬輛。這標志著華為汽車業務經歷低谷,再次上了牌桌。風頭之盛,理想都自覺避其鋒芒。
后一種方式的代表就是特斯拉。馬斯克開源新能源造車技術,在全球范圍內開了一桌純電車的牌局。至今,特斯拉還是活的最滋潤的一家,也是被合力圍剿的對象。
小鵬汽車都在下注。嗅到過兩次死亡氣息的何小鵬,比任何人都知道小鵬汽車的問題出在哪。
一次是2019年,純電動車行業突逢寒冬,普遍缺錢。最危險的時候,小鵬汽車賬面上的現金只夠公司運轉半年。蔚來的日子也不好過,何小鵬和李斌聚在一起,甚至考慮過要不要把公司合并;
第二次是去年年底,G9發布遭遇滑鐵盧,小鵬汽車多年來的沉積的毛病集中爆發,陷入更大的危機。當時,整個業界都在“教何小鵬當CEO”。
面對問題,小鵬汽車擅長的是單點突破。早在UC時期,盛傳一句話:產品是1,其他都是0。產品1號位就是何小鵬。推倒重來,再推倒再重來,迭代是何小鵬的核心產品方式。
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優點在于能夠很快速的找到病根,因癥施治。但弊端也很明顯,缺乏系統解決問題的思維,導致何小鵬極易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這一次,也不例外。
何小鵬認為,小鵬汽車出的問題核心在人,人的問題又一定是出在他這個CEO身上。這也決定,不想當CEO的何小鵬,必須要完全轉身,做一回“壞人”。
3
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何小鵬稱總結起來只有兩項,一是花時間琢磨造車,還有一項是推動組織變革。具體來看:
對內,何小鵬優先在組織結構動刀,清理一起打江山的老人。他在新款G9發布會上表示,過去小鵬上市公司財報中,有12個高管,在今天還剩下來的只有兩位。前不久小鵬汽車副總裁、采購部負責人李豐被停職調查。有舊人出,就有新人進。何小鵬還計劃在現有員工中篩選更適合的高管。
刀刃內向,蕩平山頭。目前小鵬汽車所有重要的業務,都直接掌握在他和王鳳英手中。何小鵬說,“她主內我主外”。王鳳英被擺在更重要的位置,對營銷和銷售渠道進行改革,也意味著何小鵬徹底收權,開啟“二次創業”。
對外,何小鵬還在以更尖銳的態度懟人。這放在以前,也只會出現在李想身上。這一次,何小鵬至少向華為開了三槍。
先是在科技日上,何小鵬把“嘴強王者可能影響輿論,真搞技術才能創造未來”打在了大屏幕上,還在演講中使用“民間小視頻”的說辭來暗諷友商AEB路測視頻。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李想、余承東都在射程內。
接著在后續的媒體采訪中,何小鵬再次大尺度的炮轟,“友商講了AEB,我認為99%是假的”,把客戶當小白鼠是不對的。這次,余承東站出來了,在朋友圈發小作文回擊,“居然有車企一把手還根本沒有搞懂呢!”
何小鵬對此開出第三槍,進一步回應“我最近評價了一個行業亂象,結果行業沒急,非行業的倒急了,不知道他急什么。”
這輪互懟,何小鵬對華為問界表露出的敵意,不少媒體不解,行業不解。就連可能是被懟對象的李想,都“嚇”的趕緊回應:“不和華為吵架,實在吵不過呀”。
論吵架套路,對媒體傳播的把控,何小鵬怎么可能玩得過微博之王李想?
何小鵬變了,開始在嘴強王者的路上狂奔。
但對頭部新勢力底部的小鵬汽車來說,何小鵬遲來的銳氣只是新的起點。今年1月到9月,小鵬、蔚來和理想的累積交付量分別為8.14萬輛、10.99萬輛和24.42萬輛。
小鵬逐漸被對手拉開差距。何小鵬是否能留在牌桌上,也還是個問號。放眼國內,能把吹過的牛都實現的行業大佬,屈指可數。希望,何小鵬可以成為下一個。
到那時,何小鵬可能只想說一句:我只想做一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