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市值一夜蒸發1800億,賽諾菲最大單日跌幅背后發生了什么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市值一夜蒸發1800億,賽諾菲最大單日跌幅背后發生了什么

近十年MNC最大的慘案是如何發生的。

圖片:界面新聞 匡達

文|氨基觀察  武月

10月27日,暴跌19.13%,市值一夜蒸發257億美元,賽諾菲上演了MNC近十年最大的慘案。

事實上,這也是賽諾菲美股2002年上市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導火索是一份增長不及預期的三季報,以及更新的“play to win”戰略計劃。

戰略更新之處主要包括兩點,加大研發和創新投入,以及拆分消費者醫療保健業務。

拆分是近兩年大藥企的一致操作,輝瑞、諾華、強生、葛蘭素史克等都在努力變得更純粹。問題的關鍵或許在于前者。

賽諾菲計劃優化成本,將省下來的20億歐元用于研發投資;而由于加大研發投入,賽諾菲預計今明兩年的每股收益只能實現中個位數的增長,它還放棄了之前制定的2025年的經營目標,選擇專注再投資,而不是32%的營業利潤率目標。

公司CEO在財報電話會議上直言,“知道短期內會出現一些失望,你(投資者)想要確定性。但對我們來說,確定性的代價并不是最大化公司的長期價值”。用他的話來說,賽諾菲正在對未來十年做最大的賭注。

然而,投資者卻對賽諾菲的決定表達了強烈的不安。

要知道,成熟的大藥企總是擅長在不同節點做取舍,以適應新的變化。這一輪寒冬里,大藥企都在收縮、專注、以及尋找下一個增長點,賽諾菲的做法也無可厚非。本質上,這些都是大藥企多年來在多次周期沉浮中形成的肌肉記憶。

但在投資者眼中,賽諾菲以往的研發生產效率很低,目前的管理層能否扭轉狀況還有待觀察。一位醫藥投資人評價道,研發、并購不力,賽諾菲的估值在一眾MNC里最低,不是沒有原因的。

賽諾菲決定繼續豪賭,但它背后的賭徒,當下卻極度厭惡風險,一場近十年MNC最大慘案由此發生。就像華爾街分析師說的那樣,play to win戰略計劃“在錯誤的時間”到來。

/ 01 /MNC近十年最大慘案

10月27日,當公司發布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同時宣布更新的“play to win”戰略,其中包括加大研發投入和分拆消費者醫療保健業務。

三季報顯示,賽諾菲營收119.64億歐元,同比下降4.1%(按固定匯率計算同比增長3.2%),前三季度總營收321.51億歐元,同比下降0.4%(按固定匯率計算同比增長3.9%);每股收益(EPS)沒有達到預期,預期EPS為2.26美元,實際EPS為1.39美元。

具體來說,三季度賽諾菲制藥業務收入76.2億歐元,疫苗業務收入31億歐元,同比減少0.6%、消費者保健業務收入12.5億歐元,同比增長4.6%。

其中,制藥業務分為特藥板塊和普藥板塊,分別占比60.8%和39.2%。

特藥板塊在重磅明星產品度普利尤單抗的強勢增長下,抵消了腫瘤業務的下滑。度普利尤單抗撐起特藥板塊半邊天,三季度銷售額為28.47億歐元,同比增長32.8%,至此前三個季度銷售額達到77.25億歐元,全年有望達到110億歐元;神經學、腫瘤學和風濕病學板塊營收5.04億歐元,同比下滑37%;罕見病領域營收12.84億歐元,同比增長12.1%。

普藥板塊則全面下滑,營收29.86億歐元,同比下降6.6%,主要包括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藥物,抗凝血劑依諾肝素營收2.55億歐元,同比下降9.8%;甘精胰島素營收2.65億歐元,同比下降4.9%。

賽諾菲作為全球TOP10的大藥企的無力感,在這份財報中再次展露無疑。表面看,靠著度普利尤單抗,賽諾菲的日子過得還可以,達必妥的專利也要到2028年才會過期。雖無近憂,但有遠慮,過分依賴和壓寶單一產品總不是什么好兆頭。

除了度普利尤單抗,賽諾菲曾經的重磅單品甘精胰島素來得時、依諾肝素和波立維都面臨專利懸崖,份額正在被生物仿制藥蠶食;疫苗、糖尿病板塊落寞的同時,腫瘤板塊也不夠給力;后續管線青黃不接,難以找到達必妥之后的接棒者。

實際上,自從2019年6月Paul Hudson擔任賽諾菲CEO以來,第一件事就是為賽諾菲制定了新的發展方向,基于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分銷度普利尤單抗而提出Play to Win戰略,將業務發展重點放在了高價值的原研藥和疫苗。

盡管賽諾菲CEO表示,度普利尤單抗的增長,證明了當初play to win戰略的正確,公司也將繼續推進更新的play to win戰略計劃,即加大研發投入和拆分消費者醫療保健業務。

但是市場并不買單。27日,賽諾菲股價大幅跳水,單日跌幅達到了19.13%,這不僅是其股2002年上市以來最大單日跌幅,也是近10年來MNC最大的慘案。

一夜之間257億美元市值蒸發。賽諾菲CEO想到了投資者會失望,但他一定沒有料到,投資者的反應會如此激烈。

/ 02 /Play To Win

三季度業績不及預期的同時,賽諾菲為了加大研發投入,“削減”了每股收益目標。其預計預計今明兩年的每股業務收益將達到中個位數的增長,ODDO BHF的分析師認為這是“令人失望的”。

公司還放棄了之前制定的2025年指導方針,選擇專注于再投資,而不是32%的營業利潤率目標,以培養長期盈利能力。

盡管賽諾菲重申發展目標,即到2030年實現超過220億歐元的免疫學銷售額和超過100億歐元的疫苗銷售額。但一場特大慘案還是發生了。

在全新的戰略計劃中,賽諾菲宣布了進一步改善其成本結構的舉措,以及在整個生物制藥業務啟動效率計劃,以釋放運營資源,支持加速的研發投資。

關于成本削減,在此前的一次投資者演講中,賽諾菲預測將通過重新分配管道資源,即削減腫瘤學實驗資產,重視免疫學實驗以節省7億歐元,通過進一步利用采購節省6億歐元,通過優化國家設置、集中某些業務和重新聚焦研發基礎設施和技術平臺,再節省7億歐元。其目標是從2024年到2025年底總計節省高達20億歐元,其中大部分將重新分配給創新研發。

為了變得更純粹,賽諾菲還決定拆分消費者健康部門。該業務包括抗過敏藥物Allegra以及止痛藥物IcyHot和Aspercreme,去年的收入超過50億美元。

大藥企都在努力變得更加純粹。輝瑞剝離消費者業務部門,將仿制藥業務與邁蘭合并,諾華分拆仿制藥業務山德士,強生分拆消費品部門。

而在此次宣布更新戰略之前,賽諾菲也在不斷進行瘦身。去年4月,其原料藥公司Euroapi在巴黎證券交易所分拆上市;6月,以9億美元將PD-1藥物Libtayo的全球權益退還給再生元;7月,賽諾菲與Neuraxpharm達成協議,將17種藥物打包出售給Neuraxpharm。

2021年,賽諾菲還將16種消費者保健產品出售給德國的Stada Arzneimittel,涵蓋感冒和流感藥物、護膚品和食品補充劑品牌。更早前,賽諾菲還將仿制藥業務出售給Advent。

持續瘦身的同時,賽諾菲也不斷加大在創新藥方面的研發和收購。比如今年3月,賽諾菲斥資29億美元收購Provention Bio,獲得已上市的全球首個且唯一1型糖尿病藥物Teplizumab;7月,賽諾菲與Recludix Pharma達成一項戰略合作協議,開發一款首創口服小分子STAT6抑制劑,用于炎癥和免疫疾病患者,STAT6被認為在多種皮膚病和呼吸系統疾病中起關鍵作用。

不久前,百健以微弱優勢擊敗賽諾菲,以73億美元正式收購罕見病公司Reata Pharmaceuticals;此前,賽諾菲曾與安進競爭并購罕見病明星公司Horizon,但遺憾的是未能與Horizon就交易價格達成收購事項。

從以上收購動作及意圖不難看出,賽諾菲正在戰略性放棄腫瘤業務。這也是其所謂的生物制藥業務的效率舉措。

接下來,賽諾菲的管線側重點將是自免和疫苗領域,希望在度普利尤單抗和疫苗的成功基礎上再接再厲。其CEO表示,推進Frexalimab和Amlitelimab等管線的后期試驗將創造巨大價值,并補充說“這些事情并不便宜,但它們是不容錯過的機會。”

其中,Frexalimab是ImmuNext開發的一種新型CD40L單克隆抗體。2017年,賽諾菲與ImmuNext簽訂5億美元全球獨家授權協議,獲得Frexalimab在狼瘡和多發性硬化癥等一系列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的開發權益。

5月份,賽諾菲在2023年多發性硬化中心聯盟年會上公布了 Frexalimab治療復發性多發性硬化癥的II期臨床研究達到了主要終點,計劃在2024年開始關鍵試驗。

Amlitelimab則是由Kymab研發的一款全人源的OX40L單抗,2021年11月,賽諾菲以14.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Kymab得到了這款藥物。

今年6月份,賽諾菲宣布Amlitelimab治療中重度特應性皮炎的IIb期STREAM-AD研究,達到了改善EASI評分的主要終點和關鍵次要終點,特應性皮炎的關鍵試驗將于2024年上半年啟動。

“我們今年將花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用于研發,2024年甚至2025年還會花費更多”,賽諾菲CEO這樣說。

/ 03 /賽諾菲的BD迷途

理論上,一家創新藥企決定加大創新投資,難免會對短期業績造成影響。對于投資醫藥領域的投資者,這應當是“常識”,即使難以接受也未必會反應如此激烈。

或許是因為賽諾菲宣布新戰略增加投資,會影響短期盈利能力,又或許是因為賽諾菲過去幾年BD的拉胯,讓投資者失去了信心,又或許兼而有之。

早在2019年新CEO上臺后,遭遇中年危機的賽諾菲,就對新技術的布局十分積極。2020年、2021年,賽諾菲并購、引進的總額已接近150億美金。然而2022年,一年就敗掉了62億美元。

先是花費25億美元收購的SAR444245陷入迷途,這是一款針對IL-2的創新藥IL-2是一種細胞因子,作為一個成熟靶點,第一款藥90年代就已上市,抗癌效果不錯但一直沒有被普及使用,原因在于選擇性不夠+半衰期太短等因素帶來的毒副作用太大。

SAR444245一度被認為具備解決上述痛點的可能。但其一期臨床數據一般,賽諾菲不得不終止臨床,并決定調整劑量,開啟新的臨床方案。

IL-2之外,賽諾菲最大的敗筆要數BTK抑制劑。自于2020年36.8億美元收購principia以來,賽諾菲已經相繼終止了幾款BTK抑制劑的開發,今年5月,其準備再一次終止另一款BTK抑制劑Atuzabrutinib。

這款藥物于去年12月分別在美國和加拿大完成了針對特應性皮炎的II期試驗,但出于對療效和藥代動力學的考量,他們也還是放棄了對其的繼續開發。

當然,這并非賽諾菲自己的問題,幾乎所有的BTK抑制劑在臨床試驗過程中都會面臨沒有效果或效果很差、不良反應多等問題。

事實上,藥物研發失敗并不奇怪,這本身就是一項成本高昂、風險高的業務。在藥物最終上市之前,誰也無法預測最終的結果,即便是BD經驗豐富的大藥廠們。

賽諾菲引進PRN1008、PRN2246之時,兩款產品都已經處于3期臨床階段,且前期數據也讓人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但依然沒能刮出大獎。

如果是引進處于早期臨床階段的產品,踩雷更是難以避免。比如賽諾菲引進SAR444245之時,該產品僅處于1/2期臨床階段。

在外界眼中,賽諾菲總是賭,喜歡挑黑馬劍走偏鋒,但又經常挑錯血本無歸。也正因此,當賽諾菲決定加大研發投資,對未來十年做最大賭注的時候,投資者們徹底慌了。

/ 04 /當“賭徒”厭惡風險后

賽諾菲的崛起歷程也是一部擴張史。

從一家微不足道的普通制藥企業,到并購擴張成為法國第二,再到“聯老三”、“吞老大”,賽諾菲一步步走上了其人生巔峰。這里面有資本運作的力量,有賽諾菲在制藥領域的前瞻性,同時是賽諾菲不斷鞏固研發實力,不斷推出重磅產品的結果。

然而,近幾年的表現,尤其BD層面的失利、管線的青黃不接,消磨了市場對賽諾菲的信心,盡管2022年其營收規模依舊排在全球藥企排行榜第8位。

這足以說明,無論藥企規模有多大,過去的成就不能代表未來。當然,過往的失利也不能意味著未來難以成功。

但是,當“賭徒”厭惡風險后,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創新藥研發成功可以帶來的財富是史無前例的高,但成功概率也是史無前例的低。一個新藥成功,可能背后死掉了一萬種藥。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創新藥企是“賭徒”,投資者則是“賭徒背后的賭徒”。

寒冬里,大藥企都在收縮、專注、以及尋找下一個增長點。本質上,這些都是大藥企多年以來在多次周期沉浮中形成的肌肉記憶。

賽諾菲也做出了同樣的決定,加大賭注,即下一波創新藥進步需要更多的投入才能推向市場。只是,它的計劃在一個“錯誤的時間”到來。

行情好的時候,這些賭徒背后的賭徒們對于風險、虧損有著足夠的寬容與向往,但在持續已久的資本寒冬下,很多人已經被市場調教得極端厭惡風險,此時讓他們為不確定性買單,近乎天方夜譚。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賽諾菲

2.6k
  • 賽諾菲將向私募CD&R出售消費者健康部門50%股份
  • 賽諾菲終止一項大腸桿菌疫苗試驗,損失2.5億美元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市值一夜蒸發1800億,賽諾菲最大單日跌幅背后發生了什么

近十年MNC最大的慘案是如何發生的。

圖片:界面新聞 匡達

文|氨基觀察  武月

10月27日,暴跌19.13%,市值一夜蒸發257億美元,賽諾菲上演了MNC近十年最大的慘案。

事實上,這也是賽諾菲美股2002年上市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導火索是一份增長不及預期的三季報,以及更新的“play to win”戰略計劃。

戰略更新之處主要包括兩點,加大研發和創新投入,以及拆分消費者醫療保健業務。

拆分是近兩年大藥企的一致操作,輝瑞、諾華、強生、葛蘭素史克等都在努力變得更純粹。問題的關鍵或許在于前者。

賽諾菲計劃優化成本,將省下來的20億歐元用于研發投資;而由于加大研發投入,賽諾菲預計今明兩年的每股收益只能實現中個位數的增長,它還放棄了之前制定的2025年的經營目標,選擇專注再投資,而不是32%的營業利潤率目標。

公司CEO在財報電話會議上直言,“知道短期內會出現一些失望,你(投資者)想要確定性。但對我們來說,確定性的代價并不是最大化公司的長期價值”。用他的話來說,賽諾菲正在對未來十年做最大的賭注。

然而,投資者卻對賽諾菲的決定表達了強烈的不安。

要知道,成熟的大藥企總是擅長在不同節點做取舍,以適應新的變化。這一輪寒冬里,大藥企都在收縮、專注、以及尋找下一個增長點,賽諾菲的做法也無可厚非。本質上,這些都是大藥企多年來在多次周期沉浮中形成的肌肉記憶。

但在投資者眼中,賽諾菲以往的研發生產效率很低,目前的管理層能否扭轉狀況還有待觀察。一位醫藥投資人評價道,研發、并購不力,賽諾菲的估值在一眾MNC里最低,不是沒有原因的。

賽諾菲決定繼續豪賭,但它背后的賭徒,當下卻極度厭惡風險,一場近十年MNC最大慘案由此發生。就像華爾街分析師說的那樣,play to win戰略計劃“在錯誤的時間”到來。

/ 01 /MNC近十年最大慘案

10月27日,當公司發布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同時宣布更新的“play to win”戰略,其中包括加大研發投入和分拆消費者醫療保健業務。

三季報顯示,賽諾菲營收119.64億歐元,同比下降4.1%(按固定匯率計算同比增長3.2%),前三季度總營收321.51億歐元,同比下降0.4%(按固定匯率計算同比增長3.9%);每股收益(EPS)沒有達到預期,預期EPS為2.26美元,實際EPS為1.39美元。

具體來說,三季度賽諾菲制藥業務收入76.2億歐元,疫苗業務收入31億歐元,同比減少0.6%、消費者保健業務收入12.5億歐元,同比增長4.6%。

其中,制藥業務分為特藥板塊和普藥板塊,分別占比60.8%和39.2%。

特藥板塊在重磅明星產品度普利尤單抗的強勢增長下,抵消了腫瘤業務的下滑。度普利尤單抗撐起特藥板塊半邊天,三季度銷售額為28.47億歐元,同比增長32.8%,至此前三個季度銷售額達到77.25億歐元,全年有望達到110億歐元;神經學、腫瘤學和風濕病學板塊營收5.04億歐元,同比下滑37%;罕見病領域營收12.84億歐元,同比增長12.1%。

普藥板塊則全面下滑,營收29.86億歐元,同比下降6.6%,主要包括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藥物,抗凝血劑依諾肝素營收2.55億歐元,同比下降9.8%;甘精胰島素營收2.65億歐元,同比下降4.9%。

賽諾菲作為全球TOP10的大藥企的無力感,在這份財報中再次展露無疑。表面看,靠著度普利尤單抗,賽諾菲的日子過得還可以,達必妥的專利也要到2028年才會過期。雖無近憂,但有遠慮,過分依賴和壓寶單一產品總不是什么好兆頭。

除了度普利尤單抗,賽諾菲曾經的重磅單品甘精胰島素來得時、依諾肝素和波立維都面臨專利懸崖,份額正在被生物仿制藥蠶食;疫苗、糖尿病板塊落寞的同時,腫瘤板塊也不夠給力;后續管線青黃不接,難以找到達必妥之后的接棒者。

實際上,自從2019年6月Paul Hudson擔任賽諾菲CEO以來,第一件事就是為賽諾菲制定了新的發展方向,基于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分銷度普利尤單抗而提出Play to Win戰略,將業務發展重點放在了高價值的原研藥和疫苗。

盡管賽諾菲CEO表示,度普利尤單抗的增長,證明了當初play to win戰略的正確,公司也將繼續推進更新的play to win戰略計劃,即加大研發投入和拆分消費者醫療保健業務。

但是市場并不買單。27日,賽諾菲股價大幅跳水,單日跌幅達到了19.13%,這不僅是其股2002年上市以來最大單日跌幅,也是近10年來MNC最大的慘案。

一夜之間257億美元市值蒸發。賽諾菲CEO想到了投資者會失望,但他一定沒有料到,投資者的反應會如此激烈。

/ 02 /Play To Win

三季度業績不及預期的同時,賽諾菲為了加大研發投入,“削減”了每股收益目標。其預計預計今明兩年的每股業務收益將達到中個位數的增長,ODDO BHF的分析師認為這是“令人失望的”。

公司還放棄了之前制定的2025年指導方針,選擇專注于再投資,而不是32%的營業利潤率目標,以培養長期盈利能力。

盡管賽諾菲重申發展目標,即到2030年實現超過220億歐元的免疫學銷售額和超過100億歐元的疫苗銷售額。但一場特大慘案還是發生了。

在全新的戰略計劃中,賽諾菲宣布了進一步改善其成本結構的舉措,以及在整個生物制藥業務啟動效率計劃,以釋放運營資源,支持加速的研發投資。

關于成本削減,在此前的一次投資者演講中,賽諾菲預測將通過重新分配管道資源,即削減腫瘤學實驗資產,重視免疫學實驗以節省7億歐元,通過進一步利用采購節省6億歐元,通過優化國家設置、集中某些業務和重新聚焦研發基礎設施和技術平臺,再節省7億歐元。其目標是從2024年到2025年底總計節省高達20億歐元,其中大部分將重新分配給創新研發。

為了變得更純粹,賽諾菲還決定拆分消費者健康部門。該業務包括抗過敏藥物Allegra以及止痛藥物IcyHot和Aspercreme,去年的收入超過50億美元。

大藥企都在努力變得更加純粹。輝瑞剝離消費者業務部門,將仿制藥業務與邁蘭合并,諾華分拆仿制藥業務山德士,強生分拆消費品部門。

而在此次宣布更新戰略之前,賽諾菲也在不斷進行瘦身。去年4月,其原料藥公司Euroapi在巴黎證券交易所分拆上市;6月,以9億美元將PD-1藥物Libtayo的全球權益退還給再生元;7月,賽諾菲與Neuraxpharm達成協議,將17種藥物打包出售給Neuraxpharm。

2021年,賽諾菲還將16種消費者保健產品出售給德國的Stada Arzneimittel,涵蓋感冒和流感藥物、護膚品和食品補充劑品牌。更早前,賽諾菲還將仿制藥業務出售給Advent。

持續瘦身的同時,賽諾菲也不斷加大在創新藥方面的研發和收購。比如今年3月,賽諾菲斥資29億美元收購Provention Bio,獲得已上市的全球首個且唯一1型糖尿病藥物Teplizumab;7月,賽諾菲與Recludix Pharma達成一項戰略合作協議,開發一款首創口服小分子STAT6抑制劑,用于炎癥和免疫疾病患者,STAT6被認為在多種皮膚病和呼吸系統疾病中起關鍵作用。

不久前,百健以微弱優勢擊敗賽諾菲,以73億美元正式收購罕見病公司Reata Pharmaceuticals;此前,賽諾菲曾與安進競爭并購罕見病明星公司Horizon,但遺憾的是未能與Horizon就交易價格達成收購事項。

從以上收購動作及意圖不難看出,賽諾菲正在戰略性放棄腫瘤業務。這也是其所謂的生物制藥業務的效率舉措。

接下來,賽諾菲的管線側重點將是自免和疫苗領域,希望在度普利尤單抗和疫苗的成功基礎上再接再厲。其CEO表示,推進Frexalimab和Amlitelimab等管線的后期試驗將創造巨大價值,并補充說“這些事情并不便宜,但它們是不容錯過的機會。”

其中,Frexalimab是ImmuNext開發的一種新型CD40L單克隆抗體。2017年,賽諾菲與ImmuNext簽訂5億美元全球獨家授權協議,獲得Frexalimab在狼瘡和多發性硬化癥等一系列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的開發權益。

5月份,賽諾菲在2023年多發性硬化中心聯盟年會上公布了 Frexalimab治療復發性多發性硬化癥的II期臨床研究達到了主要終點,計劃在2024年開始關鍵試驗。

Amlitelimab則是由Kymab研發的一款全人源的OX40L單抗,2021年11月,賽諾菲以14.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Kymab得到了這款藥物。

今年6月份,賽諾菲宣布Amlitelimab治療中重度特應性皮炎的IIb期STREAM-AD研究,達到了改善EASI評分的主要終點和關鍵次要終點,特應性皮炎的關鍵試驗將于2024年上半年啟動。

“我們今年將花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用于研發,2024年甚至2025年還會花費更多”,賽諾菲CEO這樣說。

/ 03 /賽諾菲的BD迷途

理論上,一家創新藥企決定加大創新投資,難免會對短期業績造成影響。對于投資醫藥領域的投資者,這應當是“常識”,即使難以接受也未必會反應如此激烈。

或許是因為賽諾菲宣布新戰略增加投資,會影響短期盈利能力,又或許是因為賽諾菲過去幾年BD的拉胯,讓投資者失去了信心,又或許兼而有之。

早在2019年新CEO上臺后,遭遇中年危機的賽諾菲,就對新技術的布局十分積極。2020年、2021年,賽諾菲并購、引進的總額已接近150億美金。然而2022年,一年就敗掉了62億美元。

先是花費25億美元收購的SAR444245陷入迷途,這是一款針對IL-2的創新藥IL-2是一種細胞因子,作為一個成熟靶點,第一款藥90年代就已上市,抗癌效果不錯但一直沒有被普及使用,原因在于選擇性不夠+半衰期太短等因素帶來的毒副作用太大。

SAR444245一度被認為具備解決上述痛點的可能。但其一期臨床數據一般,賽諾菲不得不終止臨床,并決定調整劑量,開啟新的臨床方案。

IL-2之外,賽諾菲最大的敗筆要數BTK抑制劑。自于2020年36.8億美元收購principia以來,賽諾菲已經相繼終止了幾款BTK抑制劑的開發,今年5月,其準備再一次終止另一款BTK抑制劑Atuzabrutinib。

這款藥物于去年12月分別在美國和加拿大完成了針對特應性皮炎的II期試驗,但出于對療效和藥代動力學的考量,他們也還是放棄了對其的繼續開發。

當然,這并非賽諾菲自己的問題,幾乎所有的BTK抑制劑在臨床試驗過程中都會面臨沒有效果或效果很差、不良反應多等問題。

事實上,藥物研發失敗并不奇怪,這本身就是一項成本高昂、風險高的業務。在藥物最終上市之前,誰也無法預測最終的結果,即便是BD經驗豐富的大藥廠們。

賽諾菲引進PRN1008、PRN2246之時,兩款產品都已經處于3期臨床階段,且前期數據也讓人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但依然沒能刮出大獎。

如果是引進處于早期臨床階段的產品,踩雷更是難以避免。比如賽諾菲引進SAR444245之時,該產品僅處于1/2期臨床階段。

在外界眼中,賽諾菲總是賭,喜歡挑黑馬劍走偏鋒,但又經常挑錯血本無歸。也正因此,當賽諾菲決定加大研發投資,對未來十年做最大賭注的時候,投資者們徹底慌了。

/ 04 /當“賭徒”厭惡風險后

賽諾菲的崛起歷程也是一部擴張史。

從一家微不足道的普通制藥企業,到并購擴張成為法國第二,再到“聯老三”、“吞老大”,賽諾菲一步步走上了其人生巔峰。這里面有資本運作的力量,有賽諾菲在制藥領域的前瞻性,同時是賽諾菲不斷鞏固研發實力,不斷推出重磅產品的結果。

然而,近幾年的表現,尤其BD層面的失利、管線的青黃不接,消磨了市場對賽諾菲的信心,盡管2022年其營收規模依舊排在全球藥企排行榜第8位。

這足以說明,無論藥企規模有多大,過去的成就不能代表未來。當然,過往的失利也不能意味著未來難以成功。

但是,當“賭徒”厭惡風險后,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創新藥研發成功可以帶來的財富是史無前例的高,但成功概率也是史無前例的低。一個新藥成功,可能背后死掉了一萬種藥。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創新藥企是“賭徒”,投資者則是“賭徒背后的賭徒”。

寒冬里,大藥企都在收縮、專注、以及尋找下一個增長點。本質上,這些都是大藥企多年以來在多次周期沉浮中形成的肌肉記憶。

賽諾菲也做出了同樣的決定,加大賭注,即下一波創新藥進步需要更多的投入才能推向市場。只是,它的計劃在一個“錯誤的時間”到來。

行情好的時候,這些賭徒背后的賭徒們對于風險、虧損有著足夠的寬容與向往,但在持續已久的資本寒冬下,很多人已經被市場調教得極端厭惡風險,此時讓他們為不確定性買單,近乎天方夜譚。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平县| 和田县| 芷江| 文山县| 洪雅县| 娄底市| 科技| 明光市| 万载县| 巢湖市| 兰坪| 鄂伦春自治旗| 苍溪县| 沙湾县| 青川县| 淅川县| 驻马店市| 普格县| 合阳县| 新河县| 大石桥市| 临海市| 浪卡子县| 隆德县| 武川县| 大庆市| 建德市| 四平市| 涞水县| 宜兰市| 志丹县| 茂名市| 昌乐县| 六安市| 西畴县| 张家港市| 剑川县| 台江县| 宁远县| 金华市| 天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