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李昊
11月3日,機器人概念股集體大漲。截至收盤,iChoice 顯示18只機器人概念股全線飄紅,其中北交所巨能股份(871478.BJ)30CM漲停,江蘇北人(688218.SH)大漲12.90%,新時達(002527.SZ)漲停,拓斯達(300607.SZ)、埃斯頓(002747.SZ)、機器人(300024.SZ)等個股跟漲。

消息面上,工信部日前印發《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下稱《意見》)。
《意見》提出發展目標: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大腦、小腦、肢體”等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確保核心部組件安全有效供給,整機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實現批量生產;到2027年,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意見》指出,在突破關鍵技術方面,一是打造人形機器人“大腦”和“小腦”;二是突破“肢體”關鍵技術;三是健全技術創新體系。在培育重點產品領域,一是打造整機產品;二是夯實基礎部件;三是推動軟件創新。
值得一提的是,《意見》在營造“產業生態”一項中指出,培育優質企業,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培育具有生態主導力和全球競爭力的人形機器人“鏈主”企業,帶動產業創新資源集聚。加大對優質企業的培育力度,激發涌現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獨角獸企業。
11月3日股價漲幅居前的機器人概念股,多為市值、營收整體較小的“小巨人”上市公司。
巨能股份主要業務為智能制造領域關鍵技術的研發與創新,為客戶提供以各類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自動化輔助單元和智能工廠管理軟件為核心的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公司主要產品已應用于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航空航天、軍工、軌道交通等裝備制造,于今年5月登陸北交所。
此外,巨能股份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被工信部授予2021年第一批國家重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今年前三季度,巨能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46億元,同比下滑24.0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58.18萬元,同比下滑47.46%。
業績變動也反映在巨能股份的股價上。今年6月公司股價觸及31.57元/股,為上市以來新高,隨后公司股價震蕩下行。公司最新股價為13.65元/股,相較于高點已腰斬。公司最新市值為10.44億元。
江蘇北人今日表現同樣活躍。公司曾獲“2022 年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21 年江蘇省小巨人企業”等榮譽,主營業務為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和儲能制造及全生命周期運營管理,具體包括新能源汽車焊接生產線、柔性自動化焊接生產線、激光加工設備、儲能 PACK 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等。
今年前三季度,江蘇北人實現營業收入5.29億元,同比增長89.9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82.26萬元,同比扭虧。公司最新市值為23.57億元。
新時達早盤高開高走,尾盤封死漲停。公司主要業務包括機器人產品及系統業務、控制與驅動產品及系統業務、電梯控制產品及系統業務。
今年前三季度,新時達實現營業收入25.82億元,同比增長7.4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917.09萬元,同比扭虧。公司最新市值為73.6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