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馬悅然
在暫停一周后,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下稱硅業分會)恢復了硅料報價,跌幅之大引來業內一片嘩然。
11月1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公布最新硅料價格,本周N型料成交均價為7.52萬元/噸,較兩周前市場價格下降19.23%;單晶致密料成交均價為6.79萬元/噸,較兩周前市場價格下降15.23%。其中,N型硅料有五家企業成交,P型硅料有四家企業成交。
這一價格去年11月下旬30萬元/噸的高點,已跌去近八成。
上周,因為沒有新簽訂單,安泰科調研未得到足夠的新增成交信息,硅業分會暫停多晶硅報價。
硅業分會稱,本周價格變動存在兩方面原因。一方面,當前下游硅片企業減產超50%,對多晶硅需求驟降,價格看跌情緒嚴重,硅料企業能夠接受在一定范圍內的價格調整。
另一方面,硅料企業的前期訂單基本消化完畢,部分高價訂單遇到執行問題,轉化成為企業庫存。硅料企業簽單壓力較大,庫存持續累積。需求處于低迷階段,企業優先考慮簽訂訂單,也導致N型和P型硅料間的價差收窄,N型降價幅度略高于P型。
“下游企業采購硅料持續壓價,給硅料企業帶來了較大的降本壓力。”硅業分會稱,當前的價格已經開始逼近部分老產能、二線企業和新投產產能的成本線,部分企業即將面臨虧損。
“預計硅料價格還會跌,可能年底會跌到5-6萬元/噸的低點,屆時部分企業恐無法生存。”近日,有業內人士和界面新聞記者交流時也表示。
硅業分會數據顯示,根據多晶硅產量與下游需求看,10月多晶硅已經開始供過于求,且11月供需關系無改善傾向。多晶硅供應有進一步增加的趨勢,但受成本壓力影響,部分企業面臨檢修,新增產能釋放不及預期,預計11月多晶硅產量將在14萬噸左右。
硅料自從去年11月開始下行趨勢,這直接影響到硅料企業業績,今年的凈利潤“一季不如一季”。
硅料老大通威股份(600438.SH)前三季度沒能保住同比增長的業績態勢,且單季凈利潤下滑近七成。大全能源(688303.SH)三季度凈利同樣下滑近九成;兩家港股協鑫科技(03800.HK)、新特能源(01799.HK)三季度凈利分別下滑八成多、九成多。
在市場悲觀預期下,大全能源10月30日晚公告,將原定于今年底投產的全資子公司二期10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延期至2024年二季度。
大全能源給出的理由是,受市場環境、供需關系等客觀因素以及實際建設進度的影響,上述項目整體實施周期有所放緩,導致實施進度較原計劃有所滯后。
硅料崩盤,直接影響下游價格。
11月2日,硅業分會公布的硅片價格繼續延續了下跌趨勢。
硅業分會稱,一二線企業保價情緒濃厚,部分小企業的散單或摻雜等外片的單子價格跌破最低價。
其中,M10單晶硅片(182mm/150μm)成交均價降至2.39元/片,周環比降幅5.91%;N型單晶硅片(182mm/130μm)成交均價降至2.50元/片,周環比降幅3.47%;G12單晶硅片(210mm/150μm)成交均價降至3.35元/片,周環比跌幅為3.46%。
電池端,M10單晶PERC電池成交價降至0.48元/W。
體現明顯的還有處于產業鏈下游的組件環節。上周,在華電集團2023年第三批光伏組件集采開標報價中,P型最低投標價格已跌破1元/W,僅為0.993元/W,這幾乎已低于成本報價。
在近期國家能源集團2023年度光伏組件集采中,最低報價出現了0.945元/W,甚至低于此前華電集團招標中的價格。
咨詢機構InfoLink Consulting在最新分析中表示,低價部分確實有跌破1元/W的交單,但交付仍是少量、且部分為海外拉回庫存等,并不計入主流交付常規規格報價之中。
該機構稱,11月組件價格仍在下探,本周均價已往1.1元元/W靠攏。新簽訂單已開始靠向1.03-1.07元/W正在增多,預期12月主流價格將來到1-1.05元/W的區間。
10月31日,在隆基綠能(601012.SH)舉行的2023年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該公司總裁李振國表示,近期組件環節出現了非理性價格,已經直逼1元/W的水平,這一價格全產業鏈難以盈利,將對全行業可持續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至于行業何時能回歸至相對合理的價格,李振國認為,這存在一定不確定性。他表示,今年年底很多地方的光伏項目或爛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