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下午,“四明心學之旅”精品線路發布會暨青年企業家研學首發開團儀式在余姚四窗巖景區舉行。旅游線路沿線區縣文旅部門及鄉鎮負責人、陽明文化專家、青年企業家代表、研學機構代表等近百人參加活動。

儀式結束后,來自浙江大豐實業、甬商公共服務平臺、歐琳集團等40余家企業的50名代表在文化導游帶領下徒步四窗巖,一起沉浸式體驗陽明心學的獨特魅力。

為什么是今日?
551年前的10月31日,陽明先生在余姚瑞云樓誕生。551年后的今天,他的光輝事跡與雋永思想,仍然激勵著后人追求“此心光明”的人生。我們再次深情緬懷陽明先生,就是去傳承陽明先生的精神,踐行陽明先生的教誨,在與陽明先生的心心相印中,觀照當下,觀照人生,開創事業與人生的新氣象與新篇章。
為什么在余姚四明山?
王陽明是我國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軍事家、書法家。1513年王陽明游歷四明山,并在此悟道傳道。四明山成為了陽明文化的發祥地和核心區域,陽明文化也成為了四明山歷史與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深入挖掘、傳承陽明心學,將四明山打造為“心學名山”“浙學名山”,推動該區域文旅高質量發展,寧波市文旅局推出了“四明心學之旅”精品線路。

這是怎樣一條線路?
“四明心學之旅”精品線路由貫穿余姚、上虞、海曙、奉化的18個景點組成,將陽明文化精髓融入旅游體驗,讓游客在欣賞秀麗風景的同時感受深厚文化。其中,特別推薦↓

一、龍泉山
位于余姚城區姚江北岸,又名靈緒山、嶼山。山腰有泉,泉水終年不涸,名“龍泉”,故名“龍泉山”。山南有龍泉寺,為晉代名剎。山間留存有中天閣,是陽明弘揚心學的重要場所。王陽明為學生訂立學規《中天閣勉諸生》,親自書壁。中天閣其名取自唐人方干 “中天氣爽星河近”。
二、四窗巖
陽明先生一行本想游覽“四窗巖”,因迷路未成,而趨韓采嶺,沿赤水溪,向東行走。四窗巖,位于大嵐鎮大俞村大俞山峰頂。因懸崖上有四個天然形成的洞穴,宛如四扇明亮的窗戶,可通日月之光,故稱“四窗巖”。四明山脈也因此得名,寧波初名 “明州”也來自于此。
三、白水沖瀑布
白水沖瀑布位于梁弄道士山,以飛瀑流泉聞名浙東。“悅耳叮咚叩心底,一尊彌勒坐巖頭”。明正德八年,王陽明攜弟子道友游四明山,觀白水勝景,賦《四明觀白水》詩兩首。
四、蜘蛛嶺
蜘蛛嶺位于溪口鎮直岙村西北1千米,秋季一來,松針變黃落地,古道燦若金黃,被稱為“黃金古道”。王陽明在仗錫寺僧人指引下,經過蜘蛛嶺,到達徐鳧巖。
五、雪竇寺
雪竇寺全稱雪竇資圣禪寺,坐落在雪竇山山心,彌勒佛教道場,被稱為“中國佛教五大名山”之一。王陽明一行人至雪竇,感悟四明山“可居、可避、可隱、可致遠”。
六、月湖
王陽明一行“至大埠,買舟泛江而歸”,時七月二日,王陽明一行在寧波停駐期間,可能到過月湖、鼓樓、中山公園等地,與當時擔任寧波知府的好友林富相聚。王陽明在當年五月也曾到過寧波,送第八次遣明使正使了庵桂悟回國,并贈《送日東正使了庵和尚歸國序帖》。

“四明心學之旅”游學標識
現場還發布了由寧波市文化旅游研究院、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團隊共同設計的“四明心學之旅”游學標識。
LOGO主體由“心”變形而來,直指陽明“心”學,汲取中國傳統書法精粹,彰顯“此心光明”之意。
LOGO以心化山形,白色線條代表了四明山蜿蜒曲折的地形地貌,象征王陽明1513年游學行跡,寓意陽明文化可游、可學、可研,讓陽明心學走出書齋走向大眾。
LOGO采用中國傳統的青綠色,呈現四明山高山臺地、山水相融的秀美景觀,傳遞出“綠水青山”的發展理念。
心、游、山、水融為一體,冠名為“四明心學之旅”“MIND TOUR IN SIMING”,展現了新時代下陽明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寧波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二級巡視員邱金岳在致辭中指出,“四明心學之旅”精品線路的發布,是提升寧波陽明文化魅力和推動寧波文旅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契機,希望通過文化傳承、場景打造、產品推廣三個環節,做好文化挖掘、遺址保護和實踐轉化,利用宣傳推廣手段,調動企業力量,把四明風景打造為游客喜愛的體驗場景、具有市場活力的文旅產品,讓陽明文化成為寧波的一張金名片。
本次儀式由寧波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主辦,寧波市文化旅游研究院、余姚市大嵐鎮人民政府、寧波市甬商發展研究會聯合承辦。
來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