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侃見財經
福特最終還是妥協了。
據相關消息,福特汽車于10月25日率先和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達成初步協議,這標志著,通用已經率先妥協。
相關機構統計數據顯示,美國汽車工人持續六周的罷工,已經造成美國汽車行業損失超過90億美元。
根據UAW的公開聲明顯示,福特汽車同意在合約有效期內(超過四年)將每小時工資提高25%,同時將基礎時薪提升至28美元,提升幅度為68%,最高時薪提升至40美元,提升幅度超過30%。加上生活成本津貼,最高工資預計將增加33%。
實際上,這場持續了六周的美國汽車工人罷工,已經影響到了其業績。
美國東部時間10月26日,福特汽車發布了Q3財報,財報顯示,福特汽車Q3營收43.8億美元,同比增長11%;凈利潤為12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則虧損了8.27億美元。
從今年全年來看,前三季度福特汽車累計營收為1302.29億美元,同比增長14.18%;凈利潤為 48.73億美元;同比增長249.02%。
如果從全年來看,福特汽車取得如此“成績”,還算不錯。但從三季度來看,其業績增速已經開始放緩。而且,其汽車工人罷工帶來的影響,可能會在四季度的業績中有所體現。
此前,福特中報發布之后,該公司曾上調了2023年的指引。其中全年盈利預期上調至110億美元和120億美元,高于之前的90億至110億美元,調整后的自由現金流在65億至70億美元之間,高于此前的60億美元。
受到罷工事件帶來的影響,其與UAW達成的協議還有待批準,所以在Q3財報發布時,福特汽車撤回了2023年全年的指引。
那么,福特汽車為何率先妥協?福特的電動化進程是否會受到影響?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自2019年年底特斯拉引爆新能源汽車熱潮之后,新能源汽車快速成為全球新的風口,新能源產業鏈上的企業也因此受益,業績有了相當的提升,當然比起產業鏈上的企業,新能源車企才是最終的受益者。
統計顯示,兩年時間,全球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特斯拉漲幅超過了2500%,市值最高突破了1萬億美元,比福特、豐田、通用等傳統車企市值加起來都高。而全球第二大電動車企比亞迪在此期間漲幅也超過了700%,而造車新勢力中的蔚來汽車,美股最高漲幅則超過了4000%,最為瘋狂的是號稱“特斯拉殺手”的Rivian,在上市不久后就超越了大眾成為全球第三大車企,市值突破了1500億美元。
在如此“刺激”之下,全球幾乎所有的車企都開始加快了汽車電動化的步伐。但隨著市場的冷靜,新能源車滲透率的快速提升,導致了市場環境發生一定的變化。
2022年,特斯拉跌幅超過了65%,新能源汽車行業開始由藍海階段進入紅海階段,一場行業的“擠泡沫”,快速的將一些企業不合理的估值給“刺破”。Rivian這家電動車企業跌幅更是超過了82%。
福特汽車指出,北美消費者對于購買電動汽車的態度愈發謹慎,他們不愿意為電動汽車支付更高的費用。雖然福特乃至整個行業的電動汽車銷量呈上漲的趨勢,但增長速度并沒有達到福特的預期。
因此,其計劃推遲約120億美元的電動汽車投資計劃。
通用汽車的CEO瑪麗·巴拉也指出,隨著我們進一步向電動汽車轉型,道路會有些坎坷。
福特的財報顯示,福特汽車的電動汽車部門Model e在第三季度運營虧損13億美元,前三個季度累計運營虧損大約31億美元,快要達到全年運營虧損45億美元的福特預期。
當然,除了自己研發之外,不少汽車巨頭或投資機構也開始選擇了入股或者合資的方式,來推進電動化進程或者參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例如,阿聯酋阿布扎比投資機構CYVN約11億美元投資蔚來汽車,大眾集團宣布7億美元投資小鵬汽車以及近期瑪莎拉蒂母公司15億歐元投資零跑汽車。
侃見財經認為,目前眾多的傳統車企依舊存在“新能源汽車困境”,其轉型艱難程度可能比預想的要嚴重,最為重要的是留給傳統車企的時間并不充裕,因此福特率先妥協,也是擔心會影響后續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