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曉云
10月31日,建元信托(ST建元,600816.SH)發布三季報并回復了上交所6月下發的2022年年度報告及2023年一季報的信息披露監管工作函。
2023年前三季度,建元信托實現營業總收入8453.97萬元,同比減少53.0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38.97萬元,同比增長102.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5874.35萬元,同比增長108.07%。
單看第三季度,建元信托營業總收入為2935.78萬,同比下降-80.8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51.22萬,同比增長102.56 %
為何營收和凈利潤的變動幅度如此之大?
公告稱,營業總收入同比減少是因為本年度公司加快了存量業務風險化解工作,清收范圍覆蓋面逐步擴大,而非局限于個別重點項目。報告期內公司存量業務規模持續降低,同時1-9月實現信托業務收入7300余萬元,涉及信托項目近20個,收入來源有別于往年度集中單一信托項目、集中度較高的情形,但收入總量有所降低。
而凈利潤同比增加主要系本期有息負債相關利息支出、敗訴項目計提違約金較上年同期減少;同時,本期非公開發行完成,相關貨幣資金用于貨幣基金、債券基金 等金融資產的投資,相關收益增加。
截至9月30日,建元信托總資產224.84億元,同比增長36.7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128.92億元,同比增長8351.34%。
與此同時,建元信托終于回復了上交所的信披監管工作函。
此前5月30日,剛剛更名的建元信托回復了上交所對于其2022年年度報告的信息披露監管《問詢函》,主要涉及主營業務、固有業務、訴訟事項、債務重組、交易性金融資產五方面。
6月12日,建元信托再收監管工作函,被要求補充披露存續信托業務情況等問題。
關于2022年年度報告及2023年一季報的信息披露監管工作函的回復公告中,建元信托表示,面對艱巨的存量壓降任務,公司按“分類施策、以點帶面”的原則推進壓降工作。截至目前,本年度壓降規模超過40億元。一是借助司法訴訟、市場化轉讓等方式,以底層回款實現21億元信托項目壓降;二是積極與受益人溝通,以現狀分配完成信托規模壓降約20億元。
同時,建元信托表示,公司積極通過引入資金盤活資產、重組變現等方式推進重點項目處置,目前多個項目已達成里程碑節點,后續落地后均可產生相應信托報酬。
信托業務方面,建元信托表示,在市場和監管指引共同作用下,標品業務和服務類信托業務已成為信托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公司過往業務以非標融資類業務為主,且集中于房地產行業,上述標品業務、服務類信托業務幾乎從未涉及,在人才儲備、制度建設、系統保障等方面均需徹底重建。
固有業務方面,建元信托表示,今年以來,公司加大了存量資產的清收力度,加速資金回籠,截至目前,公司已收回貸款4筆,原值17.95億元;債權投資2筆,原值13.48億元。此外,積極推動固有資金持有信托項目的風險化解,如對某信托項目(規模超30億元),公司組建了專項項目組,通過引入合作方盤活土地資產,已取得初步進展。
建元信托表示,公司合理配置新增募集資金,做穩固有業務,在深度支持信托主業的基礎上堅持穩健的投資策略,成為公司重要的利潤穩定器和補充來源。具體而言,初期配置于低風險同業存款、貨幣基金等資產;逐漸跟進市場情況,采取短債、長債 相結合的配置策略,增配了債券類資產;未來將在控制整體風險的前提下,追求 合理風險溢價,逐步增加權益類、衍生品類等類別資產投資,提升收益水平。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2年末,建元信托持有貸款及債權投資涉及45個項目,資產原值121.63億元,其中38個項目減值率區間為75%-100%。對此,上交所要求建元信托補充披露相關項目目前整體回收進展。
建元信托回應稱,2023年上半年,已實現6個項目的全部或部分款項回收,合計收回資金金額31.43億元,整體回收比例約為25.84%。公司后續將加強對項目的管理,強化催收力度,采取相應的處置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建立專項項目組,加大公司清收人員占比;安排專人開展貸款及債權投資的催收工作,制定回款計劃并跟蹤回款情況;細化清收任務與目標,項目到人、責任到人、隨時檢視,建立相應考核激勵機制;將對貸款及債權投資的回款金額列入回款指標考核,將回款情況與績效關聯;積極通過司法途徑主張公司的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