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資界PEdaily
今年招商很拼。”多位VC朋友不約而同聊起了西安印象。
正如不久前的一筆融資——點云生物3D打印再生人工骨產業化項目完成B+輪融資,由天泓投資、西高投、正心資本共同投資。透過投資方背后,可以看到了西安市首支百億規模科創母基金的身影——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簡稱“西安創新基金”)。
點云生物,正是西安創新基金子基金招商落地的又一案例。
成立于2022年3月,西安創新基金首期規模100億元,其中西安市統籌安排80億元,爭取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出資支持20億元,由西安財金全資設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擔任普通合伙人。運作一年以來,西安創新基金留給VC/PE圈深刻印象——
已出資設立約30子基金,投資落地項目超300個,其中230多個項目位于西安市,星環聚能、碳垣納米、乘風航空、鴻俠科技、芯濤微電子、中科匯智、大秦數能......這些名字背后,他們紛紛選擇來到西安。
從一家年輕母基金說起,全國招攬VC/PE
最新一幕是,西安創新基金召開2023年第4次投資決策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了擬設立子基金中電綠色電氣產業發展基金的設立方案,由國弧基金擔任管理人。換言之,這支百億母基金又將出資。
這是一場雙向奔赴。成立于2021年,國弧基金背靠中國電氣裝備集團,是一家央企全資私募基金管理人。設立子基金后,國弧基金將將依托中國電氣裝備集團的產業資源,發揮好西電集團作為陜西省輸變電裝備產業鏈鏈主的引領帶動作用,圍繞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西安市重點產業支持西安科創崛起。
至此,西安創新基金已經先后發布五批申報指南,共組織召開10次投資決策委員會,累計完成32支子基金的合伙協議簽署,已設立的27支子基金認繳出資總規模168.68億元,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活水。
梳理來看,西安創新基金子基金管理機構多元化,既包括陜投成長、西高投等省內國資,也包括中科創星、唐興資本、啟迪之星、英諾天使基金等知名市場化基金管理機構,還有三元資本、北京德載厚等產業背景深厚的管理機構。
據西安財金透露,今年上半年,西安創新基金主動前往北京、深圳、上海等國內一線城市與近30家國內頭部基金管理機構開展座談交流,宣傳基金落地與西安相關支持政策,已與中信建投、國投創合、英諾天使、賽富投資等多個國內知名機構完成基金落地及設立相關工作。
悄然間,VC/PE掀起又一波組團去西安的小高潮。如此一幕要從西安創新基金極具開創性的細節一窺端倪。
具體而言,西安創新基金實現了三大突破:一是取消了子基金管理機構的落地要求,僅對子基金注冊地進行了明確,不再強制要求基金管理機構注冊在西安市;
二是在規模及出資方面,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對于主要投資標的為初創期科技型、創新型企業的子基金可適當提高出資比例,最高不超過子基金總規模的40%;
三是突破性降低了投資子基金的返投比例限制;文件指出,子基金投資于西安市轄區內(包括西咸新區)企業的金額原則上不低于創新基金出資額。換言之,該基金的返投比例放寬到1:1,政府拿了多少錢,GP便把同樣金額的錢投到西安即可。在當前募資環境下,政府引導基金能夠降低返投比例,彌足珍貴。此外,在返投認定標準上,西安創新基金也極大進行放寬。
作為西安創新基金首批合作子基金,中科創星對此深有感觸,“辦事效率高、思維靈活,是我對西安創新基金最深刻的兩大印象。”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李浩坦言,西安創新基金憑借其高市場化運作和高運行效率,給子基金管理機構充足自主投資決策權的同時,也通過精準管理引導子基金投向西安優質企業。在西安創新基金高效務實的工作節奏支持下,中科創星獲得投資后很快就過會了十幾個項目。
招商火爆,投出一張產業版圖
透過西安創新基金,一幅漸漸壯大的西安產業版圖浮現。
投資界拿到一組數據:西安創新投資基金目前27支子基金已完成投資324個科創項目,其中233個項目位于西安市,占比高達71.9%,子基金返投西安市企業金額比例超過創新基金認繳占比2倍,實現對西安市六大支柱產業領域的全覆蓋。
其中外界最為熟知的莫過于奕斯偉材料。作為奕斯偉科技旗下公司,奕斯偉材料由京東方創始人、中國液晶產業之父王東升創辦。資料顯示,奕斯偉材料主要生產12英寸集成電路用硅拋光片和外延片,是目前國內極少數能量產12英寸大硅片的半導體材料企業。
2018年,奕斯偉材料落戶在西安高新區,后續建設了奕斯偉材料西安第一工廠。“西安高新區雖地處西部內陸,但是卻擁有優質的營商環境,區內各行各業的龍頭企業云集,產業集聚效應顯著。除此之外,豐富的教育、醫療資源和一流的城市基礎配套也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奕斯偉材料CEO 楊新元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