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當前,生命科學研究日趨活躍,生物技術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在引領未來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
為深入貫徹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健康中國戰略,進一步推動我國生物技術創新發展,由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成都高新區管委會承辦的2023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于10月18日至20日順利舉行。本屆大會齊聚多名生物醫藥界大咖,全面展示生物技術領域最新進展,深入探討生物技術創新及產業發展趨勢,共謀生物技術發展路徑,也為東道主成都高新區的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新動能。
近30位院士齊聚蓉城 共謀醫藥健康產業創新發展
10月19日,以“高水平創新 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23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在成都高新區開幕,吸引了眾多生物醫藥領域的專家大咖共話生物技術發展。
出席此次大會的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鄧子新、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興棟、中國工程院院士于俊崇、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學敏等在內的近30位院士。此外,阿斯利康、拜耳、GSK、艾伯維等20家世界500強跨國藥企、50余家國內外知名醫藥企業也齊聚成都,可謂陣容強大。

同時,今年是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劃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后的第一年,因而本屆大會也更加突出生物技術助力健康中國戰略推進實施。
作為中國生物醫藥界的國家級盛會,本屆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聚焦合成生物學、細胞與基因治療、核素藥物等專業領域,設置16場分會。與往屆相比,此次分會內容和主題更加細化。其中,企業創新分會聚集了10余家世界500強企業,以及90余家全國工業百強和創新企業,圍繞藥械企業創新突圍和戰略布局主題,探索國內外藥械創新合作新模式和新機遇。
開幕式上,由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主編的《2023中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報告》《2023中國臨床醫學研究發展報告》《2023中國醫療器械科技創新發展報告—生物醫用材料》和《2022中醫藥發展報告》4本權威醫學報告新書正式發布,分別從生物科學研究、臨床醫學研發、生物醫藥材料和中醫藥等領域總結和介紹了未來發展趨勢,為行業發展提供學術支撐。
一家成都高新區醫藥企業的相關負責人表達了自己的參會感受,“我已多次參加生物技術創新大會,但每次參會都有新收獲,越來越能感受到全國生物技術領域的蓬勃發展,包括各級政府的重視,這種良好氛圍能讓業內人士有更多的信心和勇氣去專注于生物醫藥的產品創新。”
而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再次在成都高新區舉辦,將有望成為區域生物醫藥產業進一步提速的“助推器”。
創新活力持續迸發 聚集在研及上市1類新藥150余個
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立足于生物技術創新與發展,是我國最具權威性的生物技術創新大會之一,已在成都高新區舉辦三屆,這從側面體現了成都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相當的競爭力。
自2013年以來,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已開展10次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競爭力評價與分析,持續關注我國生物醫藥園區產業發展情況。
在本屆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開幕式上,《2023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發展現狀分析報告》正式發布,報告公布了2022中國生物醫藥園區競爭力排行榜。排行榜分為綜合競爭力和單項競爭力榜單,在綜合競爭力排名中,成都高新區與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蘇州工業園區和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列第一方陣。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年的中國生物醫藥園區綜合競爭力排行榜評比中,成都高新區已連續多年穩居全國前列,成為全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新高地。
近日,由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四川省財政廳主辦的第八屆“創客中國”四川省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全省50強項目名單公布。通過梳理名單發現,本次共有成都優賽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中科奧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成都海博為藥業有限公司共3家生物醫藥企業項目進入名單,它們均為成都高新區企業,這也是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創新活力持續迸發的縮影。
2019年10月,成都生物醫藥產業入選首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作為成都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主陣地,生物醫藥產業是成都高新區三大主導產業之一,現已形成良好的產業基礎和較大的產業規模。
目前,成都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已連續五年保持20%增長,2022年產業規模達1200億元,聚集了阿斯利康、海創藥業等醫藥企業3000余家,累計上市及過會企業10家,聚集在研及上市1類新藥150余個,已構建涵蓋靶點發現、臨床研究、中試生產到產業化的全生命周期功能平臺159個、市場化程度超80%。

“我們能夠穩居中國生物醫藥園區競爭力排行榜第一梯隊的關鍵在于,提升了成果轉化創新策源能力,并為生物醫藥企業構建了創新鏈、產業鏈到人才鏈、資金鏈四鏈融合的全鏈條全周期的產業服務體系。”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成都高新區充分融合高校創新策源能力、臨床資源和區域產業承載優勢,瞄準從0到1的原始創新,形成四川大學創新策源、前沿醫學中心孵化轉化、天府國際生物城產業化“三位一體、功能互補”的產業邏輯,推動PI(科學家團隊)—IP(創新成果)—IPO(企業上市)的成果轉化。
“企業成立兩年半時間,天府國際生物城不僅提供了辦公場地、試驗設施方面的支持,還開放了大量的產業化平臺,并提供了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幫助我們這種初創企業實現快速成長。”成都優賽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務總監姚喆對成都高新區全生命周期的孵化培育體系深有感觸,“優賽諾首個產品UC101作為全球首個臍血來源異體通用型CAR-T細胞治療藥物快速獲取臨床試驗結果,優賽諾能短時間取得這些成績得益于成都高新區營造出的良好氛圍及其生物醫藥產業完善的成果轉化鏈條。”
構建“5+N”產業生態 力爭2025年實現產業規模倍增
10月20日,在2023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生物技術青年人才分會上,天府錦城實驗室(前沿醫學中心)全球生物醫藥青年人才策源計劃第二批5個項目榜單正式發布,明確未來3年投入1.5億元支持5個方向團隊“揭榜掛帥”。
據悉,由成都高新區與四川大學合作籌建的天府錦城實驗室(前沿醫學中心),是四川省政府批復建設的天府實驗室四個方向實驗室之一。今年1月,該實驗室發布全球生物醫藥青年人才策源計劃“揭榜掛帥”和“團隊賽馬”首批次項目需求榜單,12個國家級人才團隊成功揭榜。其中,揭榜掛帥方向團隊2個,團隊賽馬方向團隊10個,聚集高能級人才及科研人員超過150人,擬申報專利不少于50項。

“揭榜掛帥項目的核心內涵是聚焦臨床需求和市場需求,以產業化為導向,瞄準關鍵‘卡脖子’技術難題開展科技攻關,推動揭榜項目成果轉化為產品,探索解決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積極為全民健康貢獻力量。”實驗室主要負責人表示。
除了積極引育高層次人才和高端科創平臺,成都高新區還通過出臺各類鼓勵創新政策、設立產業基金等方式凝聚創新合力,打造一流創新生態。
作為一家聚焦于老年健康產業,業務領域涵蓋產業投資、戰略并購、創新投資等業務板塊的專業投資機構,中金資本正持續加大在成都的布局。中金資本董事總經理鐘險表示,成都發展生物醫藥產業一方面擁有很好的科研高校研發基礎,另一方面人口眾多也有廣闊的市場需求,產業發展后勁十足。生物醫藥產業作為成都高新區重點支持發展的行業,正吸引越來越多的資本和資金進入,中金資本亦當仁不讓。
“成都高新區將圍繞產業建圈強鏈,加快構建全生命周期產業的金融服務體系,營造最適宜產業發展的金融環境,堅定不移的做大做強生物醫藥產業。”據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高新區在2022年發布了五年組建3000億元產業基金的計劃,其中生物醫藥產業占比20%,近600億元。
成都優賽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務總監姚喆表示,生物醫藥等前沿技術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政策引導與支持,其中尤為關鍵的一點是政策如何不斷夯實產業結構體系,推動產業鏈協同創新發展,這十分考驗當地政府自身對制度的創新和對產業的深度理解。而成都高新區在生物醫藥產業的專業性和理解力方面無疑都走在了全國前列。
目前,成都高新區正加快構建鏈主企業、公共平臺、中介機構、產投基金、領軍人才等“5+N”產業生態體系,持續提升醫藥健康產業規模能級,并出臺了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產業等細分賽道的明確行動方案。
今年2月,成都高新區發布三年攻堅行動,提出“力爭到2025年,創新藥產業鏈規模突破2000億元,培育百億企業3家以上、50億企業5家,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創新藥物研發生產的核心聚集區和重要增長極,國內創新藥物研發的重要創新策源地和主要人才棲息地,全球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創新藥物研發新高地;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鏈企業超1000家,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培育百億企業1家、50億企業3家,成為國內高端醫療器械研發制造高地。”
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舉辦2023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為契機,持續保持生物醫藥園區綜合競爭力排行榜第一梯隊的良好態勢,將通過加大創新政策支持力度和優化服務,進一步完善上下游布局,同時推進人才引育和創新品種研發上市步伐,助推產業建圈強鏈與產業鏈協同創新發展,加快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現代醫藥健康產業體系。
來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