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營收增速放緩,“醫療界華為”邁瑞一把分紅52億元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營收增速放緩,“醫療界華為”邁瑞一把分紅52億元

邁瑞光鮮背后有隱憂。

文|雷達財經鴻途  李亦輝

編輯|深海

醫療反腐背景下,醫療器械“一哥”邁瑞醫療日前交出了三季度成績單。該公司發布的三季度業績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98.34億元,數據超過去年全年;同時,公司擬派發現金股利52.13億元。

受利好消息影響,邁瑞醫療股價連續兩個交易日大幅反彈,最新總市值3432億元。不過,年初至今,該公司累計跌幅仍超過9%。

自代理起步至現在,邁瑞醫療成長為中國醫療器械的老大哥,一度被稱為醫療器械界“華為”。最新的2023衡昌燒坊·胡潤百富榜顯示,邁瑞醫療兩大股東李西廷和徐航的身價均為1000億元,坐穩了中國醫療器械行業首富的寶座。

但在業績和市值的光鮮背后,揮之不去的專利戰、巨額的銷售費用、創始人減持等,屢屢遭到投資者的質疑。

大手筆分紅超50億元

10月27日晚間,邁瑞醫療發布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3.04億元,同比增長17.20%;實現歸母凈利潤98.34億元,同比增長21.38%。

其中在第三季度,邁瑞醫療實現營業收入88.28億元,同比增長11.18%;實現歸母凈利潤33.92億元,同比增長20.52%。

一方面,邁瑞醫療的凈利潤表現繼續強勁,今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已經超過2022年全年數據;另一方面,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公司前三季度17.20%、第三季度11.18%的營收增速,均為公司上市以來首次放緩至20%以下。

對此,招銀國際研報分析,公司第三季度營收增速放緩主要是由于國內公立醫院招投標活動自8月以來有所推遲,導致終端采購減少。

邁瑞醫療現有業務主要包括生命信息與支持、體外診斷以及醫學影像三大板塊,今年以來發展形勢各不相同。

三季報顯示,生命信息與支持板塊方面,從去年 12 月份至今年2月份,國內市場 ICU病房建設顯著提速,監護儀、呼吸機、輸注泵等重癥所需設備的緊急采購量大幅增加,同時其他常規產品的采購在這期間有所放緩。公司在這期間將產能大幅傾斜在了相關重癥產品上,因此生命信息與支持業務和國內市場在一季度分別實現了60%以上和30%以上的高速增長。

體外診斷板塊方面,今年3月份至7月份,隨著國內醫院常規診療活動加速恢復,體外診斷試劑消耗和超聲采購等常規業務開始呈現迅速復蘇的趨勢,并且常規產品和國際市場的產能 3月份以來也已經恢復,使得體外診斷和醫學影像業務、以及國際市場的增速在二季度實現了反彈,其中體外診斷和醫學影像業務二季度增長均超過了35%,發展中國家二季度增速也恢復至 20%以上。

與此同時,今年8月份以來,受到國家衛健委等 9 部門共同啟動的關于全國范圍整治醫療領域不正之風的影響,國內公立醫院正常的招投標活動顯著推遲,診療有所放緩,因此對國內各項業務的開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挑戰。

但得益于公司在海外持續的高端客戶群突破和加快推動全面的本地化平臺建設,國際市場三季度增速環比二季度進一步提速至20%以上。

浙商證券研報認為,市場過度擔心短期訂單波動,忽略了邁瑞醫療中長期成長潛力。該機構指出,隨著全球醫療新基建浪潮帶來需求端的快速釋放、公司在海外及高端市場的拓展加速、以及新興業務拓展逐步打開長期成長天花板,未來業績有望持續增長。

公開資料顯示,邁瑞醫療是較早“出海”的一批國內醫療器械公司。早在2000年,邁瑞醫療就已開啟了國際化進程,2014年邁瑞醫療海外營收便占到公司整體營收的33.37%。

目前,邁瑞醫療公司總部設在深圳,在北美、歐洲、亞洲、非洲、拉美等地區的約40個國家設有51家境外子公司。截至2023年中報,公司在中國以外的地區收入占比為36.23%。

披露三季度的同一日,邁瑞醫療還公布了2023年前三季度利潤分配預案,公司擬以2023年9月30日的總股本12.12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43元(含稅)。

據此計算,邁瑞醫療三季報擬分紅金額高達52.13億元,該分紅議案還需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如果不算這次分紅,邁瑞醫療自2018年10月份上市以來累計現金分紅數額157.67億元,分紅率37.1%。

造就兩大超級富豪

10月24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3年胡潤百富榜,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聯合創始人徐航各以1000億元上榜,排名總榜第27名。

其中徐航已經離開邁瑞醫療,但目前仍是公司的大股東,同時而是邁瑞醫療誕生的關鍵人物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1962年出生的徐航于1979 年考入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本科,1984年本科畢業后考入電機系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攻讀碩士。

1987年,徐航從清華碩士畢業后順利進入深圳安科醫療儀器公司工作,這家公司是由隸屬于中國科學院的中國科健股份有限公司與美國Analogic公司共同投資,曾研制出了中國第一臺低場永磁型磁共振成像系統。

但在當時,國內醫療器械市場仍由西門子、飛利浦等外資企業把持,徐航敏銳地察覺到了國內醫療設備市場的巨大空白空間。

于是1991年,29歲的他放棄了公司超聲部技術負責人的職位,和同樣來自安科的李西廷等人,一起創立了邁瑞醫療。

成立之初,邁瑞醫療從代理起家。盡管當時國內企業基本上都是香港公司的二級代理,但代理的生意還是為公司積累了第一桶金,至1995年邁瑞的代理業務已經達到每年數千萬元的規模。

完成資金積累后,1997年起,邁瑞醫療走上了自主研發之路,除了銷售代理產品外,也向縣級醫院等中低端市場推薦自己的低價產品。

但醫療器械的自主研發投入大,周期長,僅靠自身投入壓力很大。因此1997年,邁瑞醫療還拿到了華登國際的風險投資。

解決了資金瓶頸,邁瑞醫療很快推出了PM9000監護儀系列產品,隨后又推出血液分析儀、全數字B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一系列設備。

1999年,邁瑞醫療自有產品銷售達到1億人民幣,第二年公司決定進軍海外市場,主要通過尋找合適的代理商以貿易出口的方式出海。

在海外市場上,幾大巨頭的醫療器械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而邁瑞憑借著高性價比,開始在海外市場獲得了爆發式的增長。此后,包括于2006年在紐交所上市,也都是其海外戰略的一部分。

上市之后,邁瑞通過并購的手段繼續擴張。據報道,2008年開始,邁瑞先后收購了美國Datascope的監護業務、Zonare、武漢德骼拜爾、深邁瑞科技、北京普利生及上海長島等公司。

尤其是通過收購整合Datascope和Zonare等品牌,幫助邁瑞醫療在監護儀、超聲等方面實現了技術及市場的跨越式發展,撬開了高端市場的大門。

值得一提的是,邁瑞醫療上市的第二年,徐航名下的鵬瑞地產成立,并于2008年拿下深圳前海一塊土地的開發權,這就是現在的深圳灣1號所在的其中一塊地。深圳灣1號被譽為“深圳第一豪宅”,據傳馬云、許家印等都是該項目的業主。

或是便于經營房地產業務,2010年11月后,徐航逐步退出邁瑞的日常管理,只負責公司重大戰略決策的制定。2012年,徐航進一步辭任邁瑞聯席CEO,專職擔任董事長,將經營方面的工作全部由李西廷負責。

而邁瑞醫療在美股市場上并非一帆風順。據證券時報,在美股上市期間,美國同類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是30倍,邁瑞在退市前的市盈率是19倍,A股同類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更是超過40倍。

在這種情況下,2016年3月,邁瑞醫療以33億美元的市值完成了私有化,正式從紐交所退市。

兩年多時間后,2018年10月,邁瑞醫療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募集資金59.3億元,成為創業板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筆IPO。上市3天后,邁瑞醫療市值破1000億元,是美股退市時的5倍之多。

截至2023年10月30日,邁瑞醫療收報283.08元/股,上漲6.48%,總市值3432億元,市值位列創業板第二位,僅次于寧德時代。

光鮮背后的隱憂

貴為國產醫療器械“一哥”,邁瑞醫療也面臨諸多隱憂。

醫療器械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知識密集、資金密集的高技術產業,由于行業的特殊性,專利成為了行業競爭的核心。

雷達財經注意到,近些年來,邁瑞醫療頻頻舞起專利大棒。

今年4月,寶萊特披露,邁瑞醫療向其發起了2起專利侵權訴訟,共計索賠1000萬元。

8月14日,寶萊特再次披露了《關于涉及訴訟的公告》,公司遭邁瑞醫療起訴專利侵權。最新的這3起案件中,邁瑞醫療共計向寶萊特索賠3000萬元。

除了與寶萊特的專利之爭,邁瑞醫療與科曼醫療作為競爭對手,多年來存在包括專利糾紛、竊取商業機密傳聞等問題。

據財聯社報道,9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對邁瑞醫療起訴科曼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作出了終審判決,駁回了科曼的上訴申請,維持一審原判:科曼自判決生效之日起,停止制造、銷售侵害邁瑞醫療“便攜式體征監護儀” 發明專利權的STAR8000E、STAR8000H、STAR8000F等七款產品,并賠償邁瑞經濟損失500萬元。

有分析指出,頭部醫療器械公司互相起訴對方專利侵權,希望能在競爭中給對方設置障礙。但有時候,這些公司為了獲得對自己有利的判決,往往需要陷入曠日持久的法庭辯論之中。

以醫院手術室的主要設備麻醉機為例,雖然邁瑞醫療在該細分領域市場份額領先,但科曼等中小品牌真正崛起,逐漸占據市場份額。MDCLOUD(醫械數據云)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麻醉機市占率上科曼為6%,僅次于邁瑞、GE醫療和德爾格醫療。

同時,隨著醫療反腐的深入,邁瑞醫療的高額銷售費用受到廣泛關注。

財報顯示,伴隨著收入增長,邁瑞醫療的銷售費用近年一直在不斷增加。2019年至2022年,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36.06億元、36.12億元、39.99億元、48.02億元,遠超同期的研發投入。

2023年前三季度,邁瑞醫療的銷售費用達39.89億元,和2021年全年的水平相當,增速為19.78%。

針對醫療反腐問題,邁瑞醫療8月15日在互動平臺上回復,合法合規經營是邁瑞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公司致力于讓業務在陽光下運行,讓合規意識貫穿經營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公司一直對經銷商進行嚴格的合規管理。

但醫療反腐或仍對公司的業績帶來影響。三季報披露之后,東莞證券研報分析稱,單看三季度,公司營收增速有所下降,預計主要是受到三季度國內醫療反腐影響。

此外,半年報顯示,邁瑞醫療實際控制人李西廷、徐航等旗下多個持股平臺,在2023年第二季度股價300元上下時,持續大幅減持。

分析指出,在集采、反腐的大背景下,市場擔憂整個醫療器械板塊的前景,而邁瑞醫療創始人“低價減持”,進一步弱化了市場信心。

或是出于維護股價的考量,10月27日晚間邁瑞醫療披露,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公司核心股東自愿承諾自2023年10月30日起6個月內不減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來源:藍鯨

原標題:營收增速放緩,“醫療界華為”邁瑞一把分紅52億元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邁瑞醫療

2.4k
  • 邁瑞醫療:集中化采購項目對利潤率的影響均在可控范圍之內
  • 邁瑞醫療“蘿卜標”事件迎結局:實驗室流水線產品繼續中標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營收增速放緩,“醫療界華為”邁瑞一把分紅52億元

邁瑞光鮮背后有隱憂。

文|雷達財經鴻途  李亦輝

編輯|深海

醫療反腐背景下,醫療器械“一哥”邁瑞醫療日前交出了三季度成績單。該公司發布的三季度業績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98.34億元,數據超過去年全年;同時,公司擬派發現金股利52.13億元。

受利好消息影響,邁瑞醫療股價連續兩個交易日大幅反彈,最新總市值3432億元。不過,年初至今,該公司累計跌幅仍超過9%。

自代理起步至現在,邁瑞醫療成長為中國醫療器械的老大哥,一度被稱為醫療器械界“華為”。最新的2023衡昌燒坊·胡潤百富榜顯示,邁瑞醫療兩大股東李西廷和徐航的身價均為1000億元,坐穩了中國醫療器械行業首富的寶座。

但在業績和市值的光鮮背后,揮之不去的專利戰、巨額的銷售費用、創始人減持等,屢屢遭到投資者的質疑。

大手筆分紅超50億元

10月27日晚間,邁瑞醫療發布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3.04億元,同比增長17.20%;實現歸母凈利潤98.34億元,同比增長21.38%。

其中在第三季度,邁瑞醫療實現營業收入88.28億元,同比增長11.18%;實現歸母凈利潤33.92億元,同比增長20.52%。

一方面,邁瑞醫療的凈利潤表現繼續強勁,今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已經超過2022年全年數據;另一方面,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公司前三季度17.20%、第三季度11.18%的營收增速,均為公司上市以來首次放緩至20%以下。

對此,招銀國際研報分析,公司第三季度營收增速放緩主要是由于國內公立醫院招投標活動自8月以來有所推遲,導致終端采購減少。

邁瑞醫療現有業務主要包括生命信息與支持、體外診斷以及醫學影像三大板塊,今年以來發展形勢各不相同。

三季報顯示,生命信息與支持板塊方面,從去年 12 月份至今年2月份,國內市場 ICU病房建設顯著提速,監護儀、呼吸機、輸注泵等重癥所需設備的緊急采購量大幅增加,同時其他常規產品的采購在這期間有所放緩。公司在這期間將產能大幅傾斜在了相關重癥產品上,因此生命信息與支持業務和國內市場在一季度分別實現了60%以上和30%以上的高速增長。

體外診斷板塊方面,今年3月份至7月份,隨著國內醫院常規診療活動加速恢復,體外診斷試劑消耗和超聲采購等常規業務開始呈現迅速復蘇的趨勢,并且常規產品和國際市場的產能 3月份以來也已經恢復,使得體外診斷和醫學影像業務、以及國際市場的增速在二季度實現了反彈,其中體外診斷和醫學影像業務二季度增長均超過了35%,發展中國家二季度增速也恢復至 20%以上。

與此同時,今年8月份以來,受到國家衛健委等 9 部門共同啟動的關于全國范圍整治醫療領域不正之風的影響,國內公立醫院正常的招投標活動顯著推遲,診療有所放緩,因此對國內各項業務的開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挑戰。

但得益于公司在海外持續的高端客戶群突破和加快推動全面的本地化平臺建設,國際市場三季度增速環比二季度進一步提速至20%以上。

浙商證券研報認為,市場過度擔心短期訂單波動,忽略了邁瑞醫療中長期成長潛力。該機構指出,隨著全球醫療新基建浪潮帶來需求端的快速釋放、公司在海外及高端市場的拓展加速、以及新興業務拓展逐步打開長期成長天花板,未來業績有望持續增長。

公開資料顯示,邁瑞醫療是較早“出海”的一批國內醫療器械公司。早在2000年,邁瑞醫療就已開啟了國際化進程,2014年邁瑞醫療海外營收便占到公司整體營收的33.37%。

目前,邁瑞醫療公司總部設在深圳,在北美、歐洲、亞洲、非洲、拉美等地區的約40個國家設有51家境外子公司。截至2023年中報,公司在中國以外的地區收入占比為36.23%。

披露三季度的同一日,邁瑞醫療還公布了2023年前三季度利潤分配預案,公司擬以2023年9月30日的總股本12.12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43元(含稅)。

據此計算,邁瑞醫療三季報擬分紅金額高達52.13億元,該分紅議案還需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如果不算這次分紅,邁瑞醫療自2018年10月份上市以來累計現金分紅數額157.67億元,分紅率37.1%。

造就兩大超級富豪

10月24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3年胡潤百富榜,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聯合創始人徐航各以1000億元上榜,排名總榜第27名。

其中徐航已經離開邁瑞醫療,但目前仍是公司的大股東,同時而是邁瑞醫療誕生的關鍵人物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1962年出生的徐航于1979 年考入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本科,1984年本科畢業后考入電機系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攻讀碩士。

1987年,徐航從清華碩士畢業后順利進入深圳安科醫療儀器公司工作,這家公司是由隸屬于中國科學院的中國科健股份有限公司與美國Analogic公司共同投資,曾研制出了中國第一臺低場永磁型磁共振成像系統。

但在當時,國內醫療器械市場仍由西門子、飛利浦等外資企業把持,徐航敏銳地察覺到了國內醫療設備市場的巨大空白空間。

于是1991年,29歲的他放棄了公司超聲部技術負責人的職位,和同樣來自安科的李西廷等人,一起創立了邁瑞醫療。

成立之初,邁瑞醫療從代理起家。盡管當時國內企業基本上都是香港公司的二級代理,但代理的生意還是為公司積累了第一桶金,至1995年邁瑞的代理業務已經達到每年數千萬元的規模。

完成資金積累后,1997年起,邁瑞醫療走上了自主研發之路,除了銷售代理產品外,也向縣級醫院等中低端市場推薦自己的低價產品。

但醫療器械的自主研發投入大,周期長,僅靠自身投入壓力很大。因此1997年,邁瑞醫療還拿到了華登國際的風險投資。

解決了資金瓶頸,邁瑞醫療很快推出了PM9000監護儀系列產品,隨后又推出血液分析儀、全數字B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一系列設備。

1999年,邁瑞醫療自有產品銷售達到1億人民幣,第二年公司決定進軍海外市場,主要通過尋找合適的代理商以貿易出口的方式出海。

在海外市場上,幾大巨頭的醫療器械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而邁瑞憑借著高性價比,開始在海外市場獲得了爆發式的增長。此后,包括于2006年在紐交所上市,也都是其海外戰略的一部分。

上市之后,邁瑞通過并購的手段繼續擴張。據報道,2008年開始,邁瑞先后收購了美國Datascope的監護業務、Zonare、武漢德骼拜爾、深邁瑞科技、北京普利生及上海長島等公司。

尤其是通過收購整合Datascope和Zonare等品牌,幫助邁瑞醫療在監護儀、超聲等方面實現了技術及市場的跨越式發展,撬開了高端市場的大門。

值得一提的是,邁瑞醫療上市的第二年,徐航名下的鵬瑞地產成立,并于2008年拿下深圳前海一塊土地的開發權,這就是現在的深圳灣1號所在的其中一塊地。深圳灣1號被譽為“深圳第一豪宅”,據傳馬云、許家印等都是該項目的業主。

或是便于經營房地產業務,2010年11月后,徐航逐步退出邁瑞的日常管理,只負責公司重大戰略決策的制定。2012年,徐航進一步辭任邁瑞聯席CEO,專職擔任董事長,將經營方面的工作全部由李西廷負責。

而邁瑞醫療在美股市場上并非一帆風順。據證券時報,在美股上市期間,美國同類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是30倍,邁瑞在退市前的市盈率是19倍,A股同類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更是超過40倍。

在這種情況下,2016年3月,邁瑞醫療以33億美元的市值完成了私有化,正式從紐交所退市。

兩年多時間后,2018年10月,邁瑞醫療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募集資金59.3億元,成為創業板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筆IPO。上市3天后,邁瑞醫療市值破1000億元,是美股退市時的5倍之多。

截至2023年10月30日,邁瑞醫療收報283.08元/股,上漲6.48%,總市值3432億元,市值位列創業板第二位,僅次于寧德時代。

光鮮背后的隱憂

貴為國產醫療器械“一哥”,邁瑞醫療也面臨諸多隱憂。

醫療器械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知識密集、資金密集的高技術產業,由于行業的特殊性,專利成為了行業競爭的核心。

雷達財經注意到,近些年來,邁瑞醫療頻頻舞起專利大棒。

今年4月,寶萊特披露,邁瑞醫療向其發起了2起專利侵權訴訟,共計索賠1000萬元。

8月14日,寶萊特再次披露了《關于涉及訴訟的公告》,公司遭邁瑞醫療起訴專利侵權。最新的這3起案件中,邁瑞醫療共計向寶萊特索賠3000萬元。

除了與寶萊特的專利之爭,邁瑞醫療與科曼醫療作為競爭對手,多年來存在包括專利糾紛、竊取商業機密傳聞等問題。

據財聯社報道,9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對邁瑞醫療起訴科曼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作出了終審判決,駁回了科曼的上訴申請,維持一審原判:科曼自判決生效之日起,停止制造、銷售侵害邁瑞醫療“便攜式體征監護儀” 發明專利權的STAR8000E、STAR8000H、STAR8000F等七款產品,并賠償邁瑞經濟損失500萬元。

有分析指出,頭部醫療器械公司互相起訴對方專利侵權,希望能在競爭中給對方設置障礙。但有時候,這些公司為了獲得對自己有利的判決,往往需要陷入曠日持久的法庭辯論之中。

以醫院手術室的主要設備麻醉機為例,雖然邁瑞醫療在該細分領域市場份額領先,但科曼等中小品牌真正崛起,逐漸占據市場份額。MDCLOUD(醫械數據云)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麻醉機市占率上科曼為6%,僅次于邁瑞、GE醫療和德爾格醫療。

同時,隨著醫療反腐的深入,邁瑞醫療的高額銷售費用受到廣泛關注。

財報顯示,伴隨著收入增長,邁瑞醫療的銷售費用近年一直在不斷增加。2019年至2022年,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36.06億元、36.12億元、39.99億元、48.02億元,遠超同期的研發投入。

2023年前三季度,邁瑞醫療的銷售費用達39.89億元,和2021年全年的水平相當,增速為19.78%。

針對醫療反腐問題,邁瑞醫療8月15日在互動平臺上回復,合法合規經營是邁瑞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公司致力于讓業務在陽光下運行,讓合規意識貫穿經營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公司一直對經銷商進行嚴格的合規管理。

但醫療反腐或仍對公司的業績帶來影響。三季報披露之后,東莞證券研報分析稱,單看三季度,公司營收增速有所下降,預計主要是受到三季度國內醫療反腐影響。

此外,半年報顯示,邁瑞醫療實際控制人李西廷、徐航等旗下多個持股平臺,在2023年第二季度股價300元上下時,持續大幅減持。

分析指出,在集采、反腐的大背景下,市場擔憂整個醫療器械板塊的前景,而邁瑞醫療創始人“低價減持”,進一步弱化了市場信心。

或是出于維護股價的考量,10月27日晚間邁瑞醫療披露,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公司核心股東自愿承諾自2023年10月30日起6個月內不減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來源:藍鯨

原標題:營收增速放緩,“醫療界華為”邁瑞一把分紅52億元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堂县| 华宁县| 吴堡县| 大连市| 子洲县| 汝阳县| 长海县| 广南县| 富源县| 遵化市| 南丹县| 平陆县| 和静县| 芜湖市| 石阡县| 大关县| 河曲县| 进贤县| 阳山县| 房山区| 广灵县| 额尔古纳市| 根河市| 东山县| 信阳市| 葵青区| 来凤县| 东乡县| 北流市| 卢氏县| 稷山县| 白银市| 青海省| 兴安县| 辽阳县| 四平市| 襄汾县| 安宁市| 原阳县| 蒙城县| 前郭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