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鄒文榕
業內第34家保險資管公司即將開業。
10月30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消息,同意中郵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郵保險資管)開業。中郵保險資管注冊資本為5億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陰秀生,公司由中郵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郵保險)出資,出資比例100%。

今年1月18日,原中國銀保監會(現: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向中郵保險批復稱,同意中郵保險出資籌備中郵保險資管籌建。彼時批復還顯示,中郵保險資管擬任董事長韓廣岳、擬任總經理陰秀生。
對于此次中郵保險資管的獲批,中國郵政集團表示,資管板塊“落子”,是中郵保險繼引戰增資、強化多元化業務渠道后,在深度轉型期的又一重大動作。
據公開資料,中郵保險是中國郵政集團控股的壽險公司,公司總部位于北京,注冊資本為286.63億元人民幣。公司于2022年初獲批增資擴股,正式迎來外資保險股東友邦保險。
截至目前,中郵保險股東分別為中國郵政集團持股38.20%,友邦保險持股24.99%,北京中郵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5.00%,中國集郵有限公司持股12.19%,郵政科學研究規劃院有限公司持股9.62%。
《2023年2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摘要》顯示,今年上半年,中郵保險實現保險業務收入875.67億元,同比增長32.81%;不過,上半年公司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虧損28.81億元,虧損較去年同期進一步擴大。
截至2023年2季度末,公司總資產4920.71億元,較年初增長10.36%。今年上半年投資收益率為1.54%,綜合投資收益率1.97%。

另據中郵保險2022年報顯示,中郵保險資管的設立于當年獲公司內部通過。2022年5月,公司2022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多項股東決議事項,其中便包括《關于發起設立中郵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議案》。
中國精算師協會創始會員、資深精算師徐昱琛向界面新聞表示,保險公司通過成立保險資管子公司,不僅可以整合集團旗下財險、壽險、健康險等多個子公司的業務,同時在投資業務板塊,成立資管子公司后,還可以接收其他保險公司委托,發行相應產品,擴寬公司投資業務范圍。
伴隨中郵保險資管的開業,業內將正式迎來第34家保險資管子公司。此前于2021年7月,安聯保險資管獲批開業,正式加入保險資管之列,但此后長達兩年的時間內,監管便未再下發新的保險資管牌照,直到此次中郵保險資管獲批。
與此同時,中郵保險資管也是自2022年7月份《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管理規定》正式發布后,首家獲批成立的保險資管機構。
據保險資管協會《2023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發展報告》披露,截至2022年末,保險行業總資產規模達到27.15萬億,較年初增長超9%。保險資管公司資產管理規模24.52萬億,較年初增長超15%。而在保險資管行業管理資金構成來看,呈現以保險資金為主、業外資金為輔的多元化結構。
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保險資管公司已經成為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的核心管理人、資本市場的主要機構投資者和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力量。
至于未來保險資管機構的發展方向,保險資管協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云就曾多次公開表示,國際上,保險資管機構的第三方業務普遍占比較高,我國保險資管行業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未來,隨著我國居民財富的增長,居民對財富管理的需求也將快速增長,要鼓勵保險資管機構發揮長期資金管理專長,積極拓展包括各類養老金投資管理及其他長期資金在內的第三方資管業務,更好地服務長期資金的擁有者和需求者。第三方業務占比的提高必然會帶來行業市場化程度的進一步提升。”曹德云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