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倩楠
界面新聞編輯 | 翟瑞民
2023年10月22日起,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出現一次PM2.5污染過程,目前,京津冀中南部、河南北部污染程度已達中至重度。
據中央氣象臺10月29日消息,未來三天,華北、黃淮、江淮等地將有霧或霾天氣,華北平原、黃淮等地大部有輕到中度霾,華北平原中南部部分地區有重度霾,其中北京中東部、天津、河北中南部、江蘇南部等地夜間到凌晨部分地區有大霧到濃霧,局地有能見度不足200米的強濃霧。
北京市氣象臺10月29日18時25分發布大霧黃色預警信號。10月30日上午,大霧有所消散,北京市大部分地區能見度在1公里以上,北京市氣象臺已于30日10時00分解除大霧黃色預警信號。
但污染天氣并未結束。據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10月29日預報,10月30日至11月2日,北京將發生一次PM2.5中度污染過程。其中,10月30日凌晨至上午,預計全天空氣質量為輕度至中度污染水平。10月31日至11月2日,區域擴散形勢持續較差,預計污染范圍較大,對北京市會形成一定輸送影響。直到11月3日起,北部高壓系統南下,擴散條件改善,本次污染過程結束。
北京市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10月29日20時許發布提示稱,10月30日12時至11月2日24時北京市啟動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幼兒園可根據屬地空氣污染情況減少或停止戶外活動。
此前,據“天津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天津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發布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從10月27日18時起啟動Ⅱ級應急響應。強制性減排措施包括:停止室外建筑拆除、噴涂、粉刷、切割、護坡噴漿作業;未安裝密閉裝置的建筑垃圾、渣土、砂石料等運輸車輛禁止上路行駛;渣土存放點全面停止生產、運行等。
據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統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區域內已有20個城市啟動重污染天氣預警。北京、天津、河北省石家莊、唐山等13個城市(包括定州、辛集、雄安新區),河南省安陽、鶴壁等5個城市啟動橙色預警,周口啟動黃色預警。
據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專家解讀,10月22日起,京津冀區域氣象條件轉不利,PM2.5污染逐漸累積。10月23日-24日,京津冀中部出現PM2.5輕至中度污染。10月25日-27日,弱北風影響下京津冀空氣質量逐漸好轉,污染氣團向山東、河南移動。10月28日–29日,京津冀中南部、河南北部一帶轉為氣象輻合區控制,出現近地逆溫和高濕條件,區域空氣質量再次轉差。
截至10月30日8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共13個城市累計發生20天次PM2.5中度及以上污染,目前,區域污染過程仍在發展中。

對于污染成因,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專家介紹,區域工業企業、重型貨車活動水平和秸稈火點數量環比上升,致使污染排放呈增加趨勢。在工業源方面,10月下旬以來,區域工業用電量較10月上中旬增長約5%,其中水泥、磚瓦等行業用電量增幅更為明顯,鋼鐵、焦化、石化等行業用電量基本持平。在移動源方面,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型貨車交通流量處于秋冬季以來的高位,較10月上中旬偏高約14%。在面源方面,10月21日-28日區域內累計發現火點325個,其中天津、河北(滄州、張家口)、河南(周口、駐馬店、漯河)等地數量較多。
此外,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專家介紹,近期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氣象條件較不利,容易造成污染累積與轉化。10月22日以來,區域內冷空氣活動偏弱,地面氣溫、低層大氣相對濕度較常年均偏高,易形成區域性污染。本次過程期間,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以南風、西南風為主,平均風速在2m/s以下;夜間至清晨時段,近地面和900百帕(約1000米高度)存在較強逆溫,雙重逆溫結構下,垂直擴散條件極差。京津冀中南部相對濕度接近飽和,出現大霧天氣。
專家表示,京津冀區域內機動車、工業爐窯等排放是PM2.5污染的主要來源,秸稈焚燒等對局地PM2.5污染貢獻突出。區域內典型城市PM2.5組分特征顯示,重污染期間硝酸鹽為首要組分,占比超過40%,柴油車、工程機械、工業爐窯等排放的NOx的二次轉化對PM2.5污染貢獻突出;其次為有機物,不同城市占比在15%-30%左右,其中天津、周口有機物占比偏高,與當地秸稈焚燒等排放的一次顆粒物密切相關。
對于未來幾日空氣質量預報,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數據顯示,10月30日-11月1日,受偏南風疊加高相對濕度影響,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將持續中至重度污染;11月3日起,隨著冷空氣到來,污染過程結束。
具體來看,10月29日-30日上午,污染物在京津冀中部地區持續輻合積累并先向北后向南移動,預計京津冀中部以輕至中度污染為主,其他地區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其中北京、天津、唐山、廊坊和保定等城市可能出現重度污染。10月30日下午至夜間,地面轉為偏南風為主,受污染回流影響,北京、天津等城市可能出現短時中至重度污染。
10月31日,區域以偏西南風為主,預計京津冀中部以中至重度污染為主,南部以輕至中度為主,其他地區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11月1日-2日,污染略有緩解,京津冀中南部以輕至中度為主,其中河北中部城市仍有出現日均重度污染的風險。11月3日起,區域擴散條件逐步轉好,污染自北向南逐漸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