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戴晶晶
煤價下跌,煤企前三季度業績普遍表現不佳。
10月29日晚,昊華能源(601101.SH)發布前三季度報告稱,前三季度實現營收61.2億元,同比降10.15%;凈利潤10.11億元,同比減少33.87%。
至此,A股煤炭指數(000820.CSI)下27家煤炭上市企業均已公開了三季度業績報。
據界面新聞統計,上述煤企加上美錦能源(000723.SZ)、廣匯能源(600256.SH)和開灤股份(600997.SH)共30家煤炭上市企業中,有24家今年前三季度凈利出現下滑,占比約八成。
其中,鄭州煤電(600121.SH)出現虧損;其余29家上市煤企仍實現了盈利,凈利共計1544億元。

今年動力煤價格中樞較去年有明顯回落,影響各煤企的盈利狀況。5月下旬,港口動力煤價自一年多以來首次跌破900元/噸,并在6月跌破800元/噸。
三季度伊始,氣溫走高,動力煤價有所回升。隨著降溫和消費預期變差,動力煤價再次回落。9月,受非電用煤需求增加等因素拉動,價格逐漸上漲至1000元/噸。
國盛證券研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北港5500卡動力煤價格平均值為939元/噸,同比回落284元/噸,降幅超兩成。
但該平均價格仍大幅高于發改委規定的中長期合約合理區間。發改委此前要求,5500大卡下水動力煤中長期合約的合理區間為570-770元/噸。
據國家統計局27日消息,今年前三季度,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實現營業收入25735.2億元,同比下降14.4%;實現利潤總額5783億元,同比下降26.5%。
在30家上市煤企中,前三季度利潤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鄭州煤電,虧損0.98億元。此外,大有能源(600403.SH)、美錦能源和遼寧能源(600758.SH)凈利同比下降幅度超過了70%。
以營收看,中國前四大煤炭上市公司分別為中國神華(601088.SH)、中煤能源(601898.SH/01898.HK),兗礦能源(600188.SH)和陜西煤業(601225.SH),前三季度營收均在1000億元以上,凈利同比均下滑。
其中,中國神華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微增0.8%,達2524.67億元;實現凈利482.69億元,同比減少18.4%,是所有上市煤企中盈利最高的企業。
“受煤炭價格下行、生產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 煤炭分部利潤同比下降。”中國神華同時表示,受燃煤采購價格下降、售電量增長影響,其發電分部利潤顯著增長。
由于通過長協銷售煤炭比例較高,中國神華今年1-9月煤炭平均銷售價格為583元/噸,較去年同期下降7.3%。
該公司84.1%的煤炭都通過長協合同銷售,價格同比變化幅度不大;現貨銷售煤炭占比10.8%,價格同比下跌22.5%。
相比之下,兗礦能源擁有較大比例的海外煤炭業務,受價格回落影響較大。今年前三季度,兗礦能源煤炭銷售價格同比下降22.3%。
在30家煤企中,物產環能(603071.SH)、永泰能源(600157.SH)、電投能源(002128.SZ)和新集能源(601918.SH)等六家企業凈利實現了增長。
其中,物產環能在營收下降22.57%的情況下,前三季度凈利同比增長5.79%。
該公司并未在半年報和三季度報中說明凈利變化的原因。根據財報,其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成本下降了23.6%。
根據2022年年報,物產環能營業收入構成中,94.36%為煤炭流通行業,熱電聯產和新能源行業占比分別為5.62%和0.01%。
展望后市,中信證券在10月30日的研報中指出,四季度催化劑仍有共振機會,煤炭板塊行情或震蕩向上。短期煤價雖然有波動,但仍維持高位。后續在一系列政策的疊加下,煤炭需求和煤價仍有反彈空間,煤價預期或進一步抬升。
10月30日,國家能源局表示,預計迎峰度冬期間全國電力供應總體有保障,但是西北、華東、西南、南方區域的部分省份電力保供壓力較大,其中云南存在一定電量缺口,蒙西可能存在一定電力缺口。
截至10月30日收盤,中國神華跌2.11%,報29.71元/股,市值5645億元;中煤能源跌1.72%,報8.55元/股,市值1011億元;兗礦能源跌1.39%,報19.22元/股,市值1245億元;陜西煤業跌1.62%,報17.61元/股,市值170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