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樂資本論 邢書博
中國共有縣域1866個,占全國國土面積的90%左右,占中國內地(大陸)人口和GDP比重分別為52.5%和38.3%。可以說,所有與人口規模有關的生意,都與縣城有關。這里面,有喜茶、有瑞幸、有學而思、有百度,當然也有無處不在的文娛內容消費。
可以說,得縣城者得天下。本文作者通過幾個月時間,親身走訪到一個離北京500公里外的縣城悄然調查,還擺了幾個星期地攤,試圖回答關于新場景(地攤)、新IP、新茶飲 寵物周邊、新教培、新科技(AI、新能源)等幾個縣域的關鍵詞,來試圖解答幾個終極問題:新消費在縣域場景如何下沉;各個品牌和IP的發展方向如何在縣城被影響和體現;新入局者在從五環內到更廣袤的縣域,存在哪些機會與挑戰?
第一篇我們完成了地攤的田野調查,得知了用戶對“蛋仔派對”興趣(縣域調研①)很濃;第二篇我們則來到縣城學校門口的小賣店,看看玩具IP在這里(縣域調研②)的含金量。第三篇我們喝遍了縣城的奶茶店,正在目睹新茶飲們在縣城打響的攻防戰。第四篇我們總覽縣城的寵物市場,發現老年人+飼料站+獸醫站才是縣域寵物主流。第五篇,我們發現縣城家長和孩子正在靠藝考和技術專科,反抗高考內卷。第六篇,我們在縣城體驗了無人駕駛公交,鈉離子電池電動車,探尋這座小城在產業升級、城市智慧和文旅開發方面的一些落地現實。
老家小區樓下的智能門禁又不能用了。當時號稱是全市第一個智能門禁,人工智能建模,人臉大數據識別,各種高大上。現在因為鉸鏈有問題,俗稱掉鏈子,經常把業主攔在門外,現在只能大門常開。
我回鄉三年,肉眼可見的各種加上“智能5G大數據/VR AR XR”的頭銜出現在大街小巷,從垃圾桶路燈到自動駕駛無人公交應有盡有,當然好不好用只有縣城人民自己知道了。
劉大爺素來比較摳,出行基本坐公交,但最近一起遛狗的時候,讓我幫忙注冊一款叫蘿卜快跑的出租車APP,說這個出租車很便宜。過去我只知道滴滴打車,一開始我以為蘿卜快跑只是當地的打車app,后來才了解到是百度旗下的自動駕駛無人車出行服務(帶安全員)。見微知著,我這才得知,百度董事長在自己老家下了一盤大棋。
2022年2月25日,王垅村,過去賣鐵鍋燜面的地方,現在引來了百度Apollo Park開園,號稱全國首個車城網數字經濟示范運營基地。
從一個挖煤小縣城怎么就變成車城網了?僅僅是政府把當地最繁華的開發區交給百度無人車路試嗎?
作者供圖
《流浪地球》中,作者讓全人類制定了恢弘的計劃,跨越千年,分三步走,完成地球大遷徙。百度,用了十年,分三步走,把老家縣城建成了一座智能之城。政府把“構建新型智慧城市”寫入兩會報告中。
10年前,3G網絡才剛剛開始普及,流量資費昂貴。劉大爺當時會騎20分鐘自行車從礦區跑到市區城市廣場,和網友對戰在線象棋。因為那里有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捐助的無線網絡。準確的說,2013年,托百度的福,本地縣城成為全國第一座全城覆蓋無線網絡的城市。
從現在的角度看,這些傳輸速率平均只有幾百kb的無線網絡,連視頻網站都看不了,但在當時我和小伙伴們還是可以相約蹭網,看看小說,玩玩小游戲。可以說這些無線覆蓋點為當地互聯網啟蒙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8年,百度又在當地建成了12萬平米的百度云計算中心。
這座縣城,有煤有電,能源價格低廉;身處高原,年均氣溫一般8—12℃,低溫條件優秀;遠離地震帶,山區地質結構穩定。可以說縣城的地理環境是為大數據中心量身定做的。2023年,百度大模型文心一言發布,算力支持就來自于陽泉百度智算中心。
覆蓋全城的無線通信可以為自動駕駛提供路標導航,大數據中心為自動駕駛提供算力,共同組成了車城網的基礎設施,那么縣城引入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項目就是順理成章了。
報道顯示,百度阿波羅已為70家國內外車企提供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服務,絕大部分上路數據都是在縣城完成的。可以說這座縣城是中國智能駕駛最前沿的試煉場之一。百度在縣城投資的每一分錢,如今都有了肉眼可見的回報前景。
但對縣城的老百姓來說,這又意味著什么呢?
01 賽博縣城
如果你想體驗賽博城市的美學風格,去看張藝謀的新電影。無論紅藍配色還是黃綠配色,賽博風味最好的取景地除了重慶就是香港九龍。
如果你想了解“高科技低生活”的賽博朋克實質,體驗坐著最貴的無人駕駛出租去跳廣場舞的日常,請來河豚君家的縣城。
在縣城穿梭的無人出租,車型是智能化改造過的紅旗HS5,配有安全員,擁有上路牌照,和普通車輛一起擠早高峰,一起在出租車乘降點排隊,唯一的區別是路況復雜的時候會變傻,需要安全員手動操作,以免成為路障。
作者供圖
它還擁有自己的打車app,叫蘿卜快跑robots,是百度旗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官網顯示蘿卜快跑目前在全國12個城市開通了業務。早9點到晚5點是robots出租的營業時間,因為比普通出租要便宜一些,深受遛彎大爺大媽的喜愛。而對于年輕上班族和學生來說,無人出租的營業時間與他們的生活并不匹配,而且周邊區縣也沒有無人車服務,選擇較少。
總的來說,在服務區內,無人車相比普通出租價格便宜,乘坐舒適度高(普通出租車為比亞迪e6電動車,比紅旗HS5低一個級別),但運營時間和范圍限制了向外推廣。
有相關數據顯示,按照5年運營周期計算,一線城市不算車輛費用,網約車司機月成本為8000元,而Robotaxi最大的優勢是沒有司機。以售價為25萬元的車輛為例,在拋去司機成本后,分攤到每月的運營成本僅為4100元左右。而隨著運營成本的降低,用戶在享受服務時的支出也能夠有所降低。
不過因為有安全員的存在,目前司機成本在蘿卜快跑上的優勢并不明顯。目前的低價,基本上只是百度在讓利推廣。
無人出租目前已在縣城里運行了3年。這里成為全國第一個無人出租商業化的城市。而在今年9月19日,北京市才批準了智能網聯乘用車“車內無人”商業化試點。經過兩年試點,縣城的無人出租并未沖擊已有的出租車市場,倒是轉化了一批原來不做出租的中老年人。但他更重要的意義,是證明L4級別的無人駕駛已經基本具備了商用條件。對比目前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車上L2自動駕駛輔助系統,L4級自動駕駛開始實現系統對駕駛員的替代。L4級自動駕駛讓汽車自己擁有環境感知、路徑規劃并且自主實現車輛控制。
坐著最先進的L4自動駕駛出租車或者小巴,去吃一碗4塊錢的綠豆面抿曲,或者去回收站賣一麻袋塑料瓶子。這是獨屬于縣城的city walk。
事實上,除了百度的云計算中心,車城網,無人駕駛研發中心外,華為5G煤礦,訊飛幻境、千方科技、中國長城科技等30家國內知名數字智能科技企業擠在一個小縣城,深刻改造縣城的每個角落。
作者供圖
除了民用無人車,還有新石器商用無人車城管、無人車郵政快遞成了當地著名路障,司機們的甜蜜的煩惱。
一年前,新時期無人車還主要是充當流動攤販的角色,掃碼點餐或者買飲料。一年之后,同樣的無人車,換了身涂裝,搖身一變成了城管車和交管車,瞬間進了編制。現在它們在地攤最重要的功能是警戒和喊話。
是的,這些無人車可以自動部署警戒,幾輛車覆蓋到廣場就可以部分替代交警城管的職能,是一個移動的雪糕筒和警戒線。相關報道顯示,5G智慧警務無人巡邏車與L4級無人駕駛技術相結合,具備人臉識別、車牌識別等功能。GNSS定位系統可滿足公安領域7×24小時巡邏等日常警務需求。
不過在這里家長用的比較多。這個公園旁邊是兩所幼兒園。放學后家長會陪著孩子來公園玩。孩子跑丟了,家長只需要點擊無人車上的一鍵報警,就能讓后臺警員幫忙找孩子。車上有360攝像頭大喇叭還有四個能動的輪子,找起孩子來那叫一個地道。
我采訪當地一名城管,對方特意強調“這車和銀行那個需要人控制的機器人不一樣,他自己知道回去。”他還提到,因為有了無人車,城管隊伍發生了顯著變化:1是今年城管招聘數量都少了;2是女城管多了,坐辦公室喊話就行,縣委大院里的女子不少就當了城管。
幾年前,當觀眾看到《心理測量者》中炫酷的智能警察警戒的時候,誰也想不到它會在這座北方小縣城先落地。尤其在疫情期間,無人車對于維持秩序、運輸物資、流調等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供圖
除此之外,AI在人們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開始滲透,但效果如何有待檢驗。比如公園里的AI垃圾桶從來沒用過,最近還把用來掃碼丟垃圾的二維碼扣掉了,換成了刷卡丟垃圾;花大價錢制作的AI計步跑道被手機計步取代。每隔五米,一個大屏加兩個計步攝像頭,這可能是中國攝像頭密度最高的跑道了。而現在除了播放防火通知之外,毫無用處;公園里的小度語音助手倒是非常有用,可以給廣場舞大媽放歌 。
這些智能公園項目基本都是通過政府招投標進入市場的,將縣域市場作為試點,有了實際落地項目之后又可以推廣到更多城市。而這些智能項目又迎合了當地政府智能化轉型的訴求,可謂一拍即合.
“老百姓能不能用那不重要,反正我們就當景觀。”劉大爺說。而當我告訴他,上海楊浦區第一條智慧步道在今年10月才投放。劉大爺表示不解:“這個跑道在咱們這兒三年前就有了,現在都沒人用的淘汰的玩意兒,上海人不知道啊?”
左陽泉智慧健身步道 右上海楊浦智慧跑道(圖源楊浦區公眾號)
02 再造一個寧德時代
作為國家能源基地,山西一直以來面臨巨大的環境污染壓力,謀求新能源轉型成了關系當地人生存的必要舉措。
2016年比亞迪新能源生產基地落戶太原,太原成為全球第一個純電出行城市,出租、公交、礦車全部改為電動。由此山西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新能源公共交通替換工作,甚至快于比亞迪大本營深圳。本地縣城在2018年也全都換成了純電。
純電汽車三大件電池電機和電控,動力電池的巨大增長成就了寧德時代,成為電動車行業的“寧老大”,甚至作為寧德時代的供應商,也成就了一家上市公司,尚太鋰電。這是隔壁昔陽縣最大的新能源企業,總部在河北,生產基地在縣城。
尚太鋰電主要為寧德時代、國軒高科的鋰離子電池生產石墨負極材料,2022年上市,年增長率206%。據其公號介紹,該縣閑置勞動力,已有97%進入該企業工作。但崗位招不滿,仍處于空缺狀態,于是今年跑到本地縣城開啟新一輪招聘。但應者寥寥。
朝陽產業,工資不低,為什么卻招不到人?
因為過去的傷疤給當地人留下的傷痛,塵肺病。
煤工塵肺(coalminer’s pneumoconiosis)系指煤礦工人長期吸入生產環境中粉塵所引起的肺部病變的總稱。包括采煤和造煤工人吸入純煤粉塵所致的煤肺,約占10%;巖石掘進工吸入矽塵所引起的矽肺,約占10%以下;以及吸入煤塵和矽塵等混合性粉塵所引起的煤矽肺,主要發生在既掘進又采煤的混合工種中,約占80%以上。煤礦中以煤矽肺最為多見。煤工塵肺主要發生在地下開采工中,露天煤礦開采工中患病率很低。早期干咳,中期胸悶,晚期肺部纖維化呼吸困難。礦工們用自己的身體健康,換取這個國家70%的以煤為主的能源格局,為國家能源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
當地縣城主要以地下開采為主,在過去人背馬扛的時代,幾乎家家都有親朋好友患上塵肺病。雖然技術進步,但塵肺病在礦工身上仍然是職業病。《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現已將塵肺病列入其中。2021年,湖南省、山西省有關地市已將塵肺病納入門診慢特病保障。
然而,與煤相比,天然石墨開采粉塵更為細碎,更容易得塵肺病,這也是當地人不愿意到石墨廠打工的原因。還有一個原因,當地人擔心輻射問題,也不愿意進廠。
廠里現在拿著宣傳資料挨家挨戶掃樓。證明自己主要生產人造石墨,生產流程可控,不用擔心職業病,但仍需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廣泛科普,才能打消疑慮。
相比于隔壁縣的鋰電池石墨廠,本地還有更好的選擇,進鈉電池廠。
鈉是地殼中廣泛存在的元素,食用鹽中的氯化鈉就是由氯離子和鈉離子組成的。在當地人看來,進鈉廠比進石墨廠安全一些。
與鋰電池相比,鈉電池確實比較安全。鈉電池溫升低,發熱低,目前針對鋰電池的實驗均無法讓鈉電池起火。而戒指2022年,僅特斯拉一家的起火數量就高達168起。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鈉電池因為能量密度低、循環次數少,很難作為移動設備的電池。但隨著技術進步,鈉電池作為動力電池和儲能單元的優勢也逐漸體現出來。這引起了寧德時代的警覺。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鈉離子電池的評價是:“氯化鈉炒不起來,因為鹽很多”。確實,地球表面富含的鈉達到2.75%,是鋰的400多倍,作為鋰的同族元素,鈉不是現階段最理想的電池方案,卻可能是未來電池發展的重要方向。
2021年,寧德時代發布了旗下第一款鈉電,加入鈉離子戰場。
中科海納是國內鈉離子電池的領頭羊,中科院背景,以技術起家,是國際最領先的技術開發團隊之一,擁有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陳立泉院士、胡勇勝研究員為技術帶頭人的研究開發團隊。2022年9月,中科海鈉與本地國企華陽新材料聯合打造的全球首批量產1GWh鈉離子電池產線在山西陽泉市正式投運,成為全國最大的鈉離子電池生產基地。
圖源華陽股份公告
華陽新材料前身是陽煤集團,2021年世界500強排名499.與其他以煤為主的企業不同,陽煤集團重要業務之一是煤化工,主要生產合成氨、己內酰胺、苯加氫等重要工業產品,有一定技術實力。
此次聯手制造鈉電池,可以說是強強聯合,這給包括寧德時代在內的鋰電池產業帶來不小的壓力。
今年5月,寧德時代宣布首款搭載鈉離子電池的奇瑞車型。今年8月,第一批鈉離子電池電動車在本地下線。
對比鋰離子電池和鈉離子電池,鈉離子在價格、安全性、容量方面具有優勢,發展方向是低速電動、儲能等領域。特別是在儲能領域,一直是當地重點建設的對象。
有電工向娛樂資本論介紹,2008年為了迎接北京奧運,當地電廠加緊生產,但生產的電存不了,且當時特高壓技術還不普及,最后只能靠拉閘限電為北京提供電力。
當地《“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顯示,現在,本地依托鈉電池全產業鏈優勢,大力興建儲能電站,配合已有的飛輪儲能、抽水儲能等方式,規劃新型儲能規模不低于100萬kW,進一步提升電網靈活調節能力和安全穩定運行水平。
縣城的鈉離子電池產業正在和電池巨頭激戰正酣,我們拭目以待。
03 科幻之城
如果你只是在縣城中心轉一圈,那么這和中國其他縣城別無二致。
如果你在縣城周邊郊游,那么場面只能用震撼來形容:巨型化工廠,巨大的悶罐和煙囪,數層樓高的工業空調系統,橫亙于天際線的運煤履帶,電廠巨大輪機,末世風格的飛輪儲能系統。置身其中,仿佛一會兒置身在卓別林《摩登時代》的流水線,一會兒進入了《最終幻想》里的神羅公司。
100多年前,法國人在這里開了第一座現代化煤礦,那個造埃菲爾鐵塔的公司巴黎DAYDE&PILLE公司,拿著當時最先進的工藝,在這里搭了一座運輸煤炭的鐵橋。現在成了當地景區。從那時起,縣城的工業風濃濃地刻在了每一條街上。
作者供圖
徜徉于此,50年代巨型工廠,60年代的赫魯曉夫樓,90年年代的玻璃墻,金屬拉絲風格的YQCC,到現在12萬平米的大數據中心,整座城市的建筑就代表了那個時代最先進的生產力,見證著這座工業城市的魅力,也埋下了科幻的種子。
上世紀90年代,國內有兩家重要的科幻雜志,四川的《科幻世界》和山西的《科幻大王》。
《科幻大王》雜志創刊于1994年9月,主辦單位是山西省科協,曾獲全國百家期刊閱覽室活動首選刊物。后來種種原因一度停刊,現改名《新科幻》。
大工業的生活環境,孕育出了科幻土壤。科幻雜志,發掘了一大批科幻作家。紙媒黃金時代,外地小朋友看的可能是《畫王》《花火》《灌籃》,本地小朋友看的最多的可能是《科幻大王》《科幻世界》。
但對科幻作家本人來說,寫科幻并不是個好出路。很長時間,科幻在國內是被看作異類的。寫科幻是一件非常寂寞清冷的事業,無名無利,稿費低,不被社會關注,被文學界和文學批評界徹底忽視,只有半大孩子愿意接納他們的作品。
劉慈欣采訪中提到,自己寫科幻在單位里是保密的,有人問起“寫科幻的劉慈欣”,他就搪塞那是同名之人。“我在工廠里因為在技術上資歷老,是專業帶頭人,受到的待遇相對寬容得多,但也被領導在私下里批評為不務正業”。
10年前本地最大的名片可能是百度李彥宏或者暴風影音的馮鑫。而現在,無疑是劉慈欣。
我去采訪路人,可能沒看過他的書,但看過他的大賓利,因為那條街只有一輛大賓利。還有劉慈欣日常在當地體育館跑步,不少人也莫名去打卡,就像追網紅一樣。年歲大一點的,還可能和他在當地貼吧口嗨過。
現在,即便當地人依舊不讀他的作品,但不妨礙當地政府把他當成城市形象代言人賣力宣傳。
劉慈欣進了當地作協,經常到學校,展覽館,不遺余力的為家鄉培養科幻人才,推介優秀作品。今年8月,當地舉辦了首屆劉慈欣故鄉科幻文化活動周,舉辦了一系列對話會、科幻圖書展。作為推動當地文旅的重要名片,已經關停的娘子關電廠外1000米圍墻上,畫滿了三體墻畫。娘子關鎮旅游發展規劃還表示,將利用原娘子關發電廠300畝舊廠區,借助劉慈欣的名人效應,打造娘子關旅游科幻城和科幻影視基地,提升景區品位內涵。
娘子關電廠舊廠區 ,明年這里會變成一座科幻園。現在旅游公路都修好了,就等著開園了。
不過就在不久之后,當地斥重金打造的太行一號旅游公路,本意是把當地旅游景區聯系在一起。現在部分路段被洪水沖垮,正在修繕。看來靠劉慈欣開景區的300畝科幻園項目,還要擱置一段時間了。
經過三個月調研,六期文章30000字的梳理,相信你對我所在的縣城有了一個基本的商業判斷:
1民營經濟不發達,國企占主導,收入不高。
2新消費以線下加盟和帶貨直播的方式進入縣城,但面臨地頭蛇的挑戰
3年輕人在創業和進廠中間艱難選擇 為了教育去省城買房
4新能源、智慧城市、文旅產業正在成為縣城轉型的新方向,并且均已投入巨資,其中新能源因為有資源稟賦因此有了一定成效。
2020年發改委文件顯示,全國共有262個資源型城市,這座縣城也是其中一員。總的來說這些城市是以大工業為主的生產型城市,消費市場基本屬于品牌真空,這對消費品牌來說是利好,但進入容易要想立足卻不容易,面臨本地化挑戰。特別是這些城市均面臨產業轉型,新興產業正在深刻改變著縣城的生活,如何能夠嵌入這些大工業大生產的產業鏈中,特別是新能源和人工智能領域,成為其中的一環,將成為縣域經濟未來十年的機遇和挑戰。做成了就是德國魯爾區,做不成就是美國五大湖銹帶。不管是政府、產業鏈上下游、外地學子還是縣城土著,都將在這場大變革中,書寫自己的詩篇,無論主動迎合還是被動接受,這就是時代的宿命。
作者供圖
質疑縣城,理解縣城,成為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