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來咖智庫 金刀
編輯|G3007
由于國考及互聯網頭部公司的35歲年齡限制,中年失業人群感覺“被世界拋棄”。在巨大落差以及現實壓力情況下,一部分人開始向外部探索一條全新的路。
01 35歲“反向”出國留學
其實35歲出國留學已經不算一件新鮮事,甚至從本質來說,人生應當秉承“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任何時候重返校園再學習都不應該是一個新聞。但是在國內目前35歲職業瓶頸的大背景下,這種選擇就變得意味深長。
根據鳳凰網新聞消息,他們從知乎、豆瓣的“中年人留學”相關話題中抓取2216條帖子,人工篩選出93條有效內容進行統計和分析。其中因為中年危機選擇留學的占比超過90%,具體原因包括職業瓶頸、轉行和年齡焦慮。
35歲出國留學,之所以被我們稱為“反向”出國,一是因為普通出國留學者的年紀一般都會在25歲以下,至遲不超過30歲,這樣留學回來便于找工作;二是因為出國留學本來是主動行為,大多數留學生及其家庭對未來職業有一定規劃,而目前的35歲出國留學,從鳳凰網的統計來看90%是因為中年危機被動選擇留學,就筆者采訪的幾個人來說,基本都是“先出去看看機會,不行再回來”。
從出國的目的地來看并不存在“反向”情況,基本上去的國家還是以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等主流國家為主,學習的專業上也與主流留學趨勢一致。可以說,35歲“反向”出國除了年齡外,從外觀來看其他都與普通留學出國并無二致。
但事實真的如此么?
一位IT行業的受訪者表示,自己之所以選擇前往美國留學,一是受到裁員影響,拿到了一筆可觀的賠償金,足夠他可以完成年輕時留學的夢想;二是因為加州互聯網產業發達,以自己的專業技能加上名校鍍金,有可能在當地找到不錯的工作,因為國外并沒有35歲的年齡限制。
但是他的師兄師姐也警告他,目前經濟不景氣是全球性的,赴美留學也不是天堂,美國的互聯網公司目前也在進行著大裁員。而且尤其今年以來,加州地區的物價飆升,僅中餐館蘭州牛肉面一項,加上小費需要花20美金。而吃其他菜系,一頓的花費有可能到50-60美金,房租更是高得離譜。即便他能夠在留學之后順利留在當地工作,高生活成本也是不得不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不過談到工作與生活的關系,國外的工作環境優于國內互聯網公司,能夠更好地體驗生活。
另一位赴港留學的女士表示,自己選擇留學生活,一是因為擺脫了失敗婚姻的束縛,可以隨心所欲地以留學的方式看看更大的世界;二是不想過之前職場那種溫水煮青蛙的穩定生活,該女士認為人生在于體驗不同的經歷,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穩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圍內,先前工作在深圳的她果斷選擇赴港留學,并且已經開始新的校園生活。
在談到未來的工作時,該女士表示現在并沒有完全想好,只不過自己更傾向回到內地一線城市發展,至于目標企業和崗位,得到具體找工作的時候再具體分析,現在一切的焦慮都是虛空索敵,毫無意義。
02 留學能解決一切煩惱嗎?
這個問題其實很難評價,因為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都不相同,很難做到統一評價。不過那些因為中年失業后,在沒有認真想好未來出路情況下,只是以留學作為逃避現實壓力的工具,希望出去碰碰運氣的人,情況不容樂觀。
資深留學者小高表示,一些具體的現實困難,并不會因為留學就自動消失,反而會因為自己的逃避愈演愈烈,最終演變成更大的災禍。
2015年25歲的他為了遠離原生家庭的種種煩惱,選擇遠赴英國一所古老的名校攻讀碩士,回國后也切實享受到留學帶來種種好處:因為人才引進政策,順利拿到了北京戶口;因為本科+碩士的學歷以及海外視野,成功被一家央企錄用并負責海外市場開拓。正當人生一切都在順風順水之際,原生家庭的種種變故卻給了年輕的他一次又一次打擊,甚至攪黃了他令人羨慕的工作。
然而一切并沒有結束,正當他在北京努力工作尋求新的發展機會時,遠方的家又再次傳來噩耗,按照他自己的話說是“家里的水晶本來就搖搖欲墜,自己太痛苦想著遠離家庭,闖蕩試試看。結果事實證明,不能解決眼前的茍且,逃到天涯海角也只能是更無根無垠。”在缺乏人生規劃且又一次次錯失機會的情況下,加上目前的就業環境,即使身為海歸的他,也難以在北京找到一份歸宿,最終也只有選擇離開。
回到父母身邊,他開始選擇去主動解決家里的問題。他對我們說,逃避既可恥也沒用,如果自己當初早點選擇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也許現在的情況就大不相同。不過萬幸的是,在他的努力下,生活正朝著好的方向前進。
再次談到留學,他感慨良多。出國留學的確非常開拓視野,甚至能重新構造世界觀,但是留學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如果想要解決生活甚至未來的職業問題,真的需要慎重考慮重點規劃。也許留學是一條出路,但并不適合每一個人。
結 語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我們贊賞那些敢于放下一切,出國留學另尋出路的中年人。同時,也希望更多中年人在走上這條道路之前,盡可能地先做好規劃和退路,畢竟“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