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鄒文榕
承接著共同富裕期望的慈善信托正在加速駛入快車道。
10月12日,國元信托作為受托人,聯合浙江省婦女兒童基金會共同發起設立了3000萬元規模的“康乃馨慈善信托”;10月14日,平安信托作為受托人攜手深圳市平安公益基金會發起的1000萬級“生態保護慈善信托”官宣設立;緊接著于10月17日,華能信托攜手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攜手設立的1000萬元的“生態富民慈善信托”也獲官宣。
前后不到一周時間合計5000萬元級別的慈善信托相繼官宣,預示著慈善信托的爆火。
據慈善中國網披露,截至10月27日,已完成備案的單一和集合慈善信托合計1514單,規模即將突破63億元,年內新增備案數量330單,規模11.18億元。2022年全年新增備案慈善信托292單,備案規模11.40億元;2021年為245單,規模6.47億元。
國民慈善意識的覺醒,正在推動慈善信托的普及。與此同時,如何在慈善過程中獲得優質項目推薦和慈善架構設計也日益成為人們在滿足社會需求時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據招商銀行《2023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約四成受訪者有對慈善/公益捐贈平臺和項目推薦(43%)和慈善基金會、慈善信托等慈善架構設計(39%)的需求。

選擇機構成為一道難題,“截止到10月16日,全國慈善組織已有12905個,其中,具有公開募集資格的慈善組織就有2919個,且數據每星期都在新增。設想客戶在全國144家公募基金公司中選購合適的基金已經非常不容易了,何況在接近3000家公開募集的公益基金會里實現善心。”
10月26日由上海信托舉辦的大灣區特色服務體系發布會上,時任上海信托慈善信托部總經理蔡汝溶如此解釋道,“慈善信托服務爆火的背后意味著客戶對于如何進行慈善存在一定的選擇壓力。”
作為發軔于400多年前英國《用益法》的公益信托,慈善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慈善目的,依法將其財產委托給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意愿以受托人名義進行管理和處分而開展的一種慈善活動。鑒于其在財產的保值增值、合理優化資本所得稅/遺產稅和多元化管理等方面的綜合優勢,慈善信托對富裕階層的財富代際傳承和社會公益事業發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據蔡汝溶介紹,相比于傳統的公益慈善方式,慈善信托具有四大優勢:一、安全性。資產隔離是信托最重要的功能,不同的慈善項目無論是捐贈人還是受托人都是獨立賬戶,保障??顚S?;二、靈活性。慈善信托能夠真正契合客人的公益訴求,有效的搭建合理的慈善架構;三、高效性。慈善信托采取備案制,相對于審批制而言推進速度很快。且縣民政局以上就可以備案;四、透明性。透明是金融的本性,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是法定流程。
而在招商銀行此前發布的《2023年中國高凈值人士熱善調研報告》還顯示,除了慈善信托獨立性更強(58%)、保值增值(45%)、靈活性較高(40%)等財富管理方面的特點外,“比基金會資金門檻低、管理成本低”(39%),也是受訪高凈值人群比較重視的慈善信托優勢之一。
從慈善信托的發展形式看,中國信托業協會發布的《2022年信托業專題研究報告》曾指出,近年來,慈善信托與家族信托協同發展日益普遍。
由于慈善信托營利性不強,與營利性較好的家族信托搭配,能撬動更多資金、發揮更大慈善功能。例如山東國信在2017年就落地了國內首單家族慈善信托。
除了與家族信托聯手,蔡汝溶表示,信托公司也可以跟公益基金會合作,協助后者進行投資管理、公益項目執行,以及勸募;跟銀行理財合作,慈善信托跟理財產品合作是今年比較明顯的一個趨勢,且模式較為多樣。
據了解,2017年,上海信托率先在業內成立獨立的慈善信托部門。過去10年,公司在慈善信托領域已積累了豐富經驗,設立了逾60個獨立的慈善信托,開展實施了70多個慈善項目,這其中有主動管理,也有受托服務及雙受托服務。目前正在考慮公益創投以及股權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