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爾法工場
最近,OpenAI宣布DALL—E 3正式上線ChatGPT Plus和企業版,這意味著,AI繪畫對于OpenAI不再只是個圖新鮮的玩具,而是開始實打實地賺錢了。
從行業的角度來說,這似乎是一種必然。
質量越高,性能越好的AI繪畫,所具有的技術壁壘也就越高,而在此基礎上構筑的”付費墻”,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可問題是,目前的AI繪畫賽道上,除了三巨頭之外,仍存在著數量龐大的開源AI繪畫。
在絕對實力相對較弱,且處于開源的狀態下,這些種類各異的AI繪畫,究竟是如何找到自身的差異化優勢,并實現盈利的?
01 降低門檻很重要
在目前國內外繁茂的AI繪畫生態中,各大中小企業的盈利模式,可大致分為兩種。
其中最常見的一種,是定位于下沉市場,著力于不斷降低用戶使用成本,并以此為付費點的模式。
而在這方面,以下這些國內外AI繪畫,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海藝AI
作為國內諸多的同類AI網站中,海藝AI最大的亮點,就是通過一系列“輔助功能”,讓許多沒有美術知識,也不掌握專業提示詞的用戶,能夠最大限度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創作出想要的作品。
目前網絡上流傳的各種看似精致的AI繪畫,往往是由十分龐大且復雜的提示詞堆砌而成,
有時候,用戶看到了別人用AI生成的圖片,覺得效果很好看,也想創作一張類似的,但卻因無法明了背后的提示詞,而難以下手。
因此,海藝AI推出了一系列諸如“語義分割”、“邊緣檢測”、“深度檢測”功能,旨在讓用戶能找到那些“自己叫不出名字”的效果。
如此一來,用戶就無需跟復雜的提示詞較勁,只需上傳自己中意的圖片,AI就會智能解析其中的關鍵元素。
目前,海藝AI采用的商業模式,是VIP與免費并行的做法,免費用戶仍可進行圖像生成,不過將受到生成數量、速度方面的限制,而VIP用戶在解鎖無限生成的同時,還能開通最新的海藝2.1版本。
無界AI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無界AI的特點,那就是其巧妙地找到了一種解決AI繪畫“提示詞”痛點的辦法。
具體來說,在無界AI的生成頁面中,用戶只需點擊輸入框上方的“咒語生成器”,就能在彈出的頁面中明晰地看到各種物品、風格乃至鏡頭和視角等效果的提示詞。
如前所述,如何讓普通用戶在進行AI繪畫時,通過一個個提示詞,精準地畫出自己想要的效果,已經成了AI繪畫普及的最大阻礙,以至于這些玄之又玄的提示詞,在外行人看來已經成了一種“咒語”。
然而,通過對這一個個提示詞的拆解,無界AI讓整個文生圖的過程透明化了,從角色、五官、表情,再到姿勢、動作或環境,用戶都能在其中找到對應的提示詞,從而極大地降低了整個創作過程的門檻。
目前,無界AI與海藝AI一樣,采取的是VIP與免費并行的商業模式,開通會員后,用戶不僅可以獲得更多的專業版使用時長,同時還能解鎖更多專屬模型、參數和訓練空間等等。
這種手把手的,細致入微的“關照”,也許對AI繪畫經驗豐富的老手來說根本不值一提,但對下沉市場中大量的,幾乎從未或很少接觸生成式AI的用戶來說,這樣低門檻的體驗,就成了其“用與不用”的重要界限。
實事求是地說,自生成式AI大火以來,雖然AI的易用性、通用性雖然一直在提高,但社會離“大部分人都會用AI”這一現狀,其實還有很遠的距離。
筆者曾于某個微信群中得知,某些位于二線城市的用戶,雖然也對midjorney、DALL-E3之類的AI繪畫感興趣,想嘗嘗鮮,但是僅僅翻墻、注冊賬號等繁瑣的過程,就直接勸退了大部分人。
因此,在AI繪畫領域,有時比技術壁壘更重要的,是觸達的速度和范圍。
02 用戶需要個性化
除了降低使用門檻外,另一類AI繪畫,則走上了更注重個性化、風格化的路線。
畢竟,Midjorney、DALL-E3之類的頂流AI繪畫,盡管性能雖強,但卻未必能滿足用戶各種細微的、多樣化的需求。
而這些未能滿足的個性化需求,則成就了如下AI繪畫得以繁茂生長的生態位。Artguru.ai
在個性化方面,Artguru.ai的亮眼之處,就在于其不僅在AI繪畫方面,提供了多種備選風格,如動漫、油畫、卡通、賽博朋克等,而且用戶還能在Artguru.ai上用一種類似妙鴨相機式的AI頭像生成器,創建風格鮮明的藝術頭像。
可以說,這種將AI繪畫與頭像生成相結合的功能,精準地戳中了目前AI圖像領域的盲區:
目前能換臉的AI應用,如Deepface、Faceswap等,無法做到在換臉的同時進行個性化、風格化的圖像處理,而這樣的需求盲區,就給了生成式AI與換臉技術相結合提供了契機。
目前,Artguru.ai采用的是訂閱制的商業模式,用戶可按周,或按年進行付費,開通付費后,用戶可以體驗更快的生成速度,并且每一張生成的圖片都能得到私有的商業版權。
Liblib.ai
作為一個SD(Stable Diffusion)生態網站,Liblib提供了各種風格迥異、樣式獨特的SD大模型。在這里,除了一些眾所周知的熱門模型外,你還可以找到多種如賽博輕機甲、蛛網婚紗、手辦風格轉換等冷門、小眾,或垂直性較強的模型風格。
而這種依靠用戶自發定制、微調,并主動上傳模型的做法,也造就了其活躍的社區生態。
誠然,這些多樣化的風格與效果,用戶也可以自己在SD上通過復雜的提示詞實現,然而,一個活躍的社區生態,總是能源源不斷地涌現新的、更具創意的模型。
而這樣的“驚喜”和“意外”,是單純的技術壁壘所無法造就的。
在商業模式上,liblib.ai 采用了以模型為主的盈利方式,在開通會員后,用戶就可以訓練自己的專有模型,這對于許多有定制化需求,以及追求個人風格的用戶來說,是一個十分具有吸引力的付費點。
秒畫AI
如果連“個性化”、“差異化”這種事,也變成了一種內卷的、同質化的競爭,那怎么辦?
在目前各大AI繪畫網站均推出模型定制功能的當下,秒畫AI給出的答案是:在一個垂直方向精耕細作,直至達到驚艷的效果!
在內置了全新的美學引導系統后,最新的秒畫Artist v0.3.5能夠生成更具藝術性且媲美專業攝影級別景深效果的畫作,使得畫作內容更有鏡頭感,紋理細節更有美感。
同時,秒畫AI針對二次元風格和亞洲人像進行了大幅優化,提升了圖片質感和畫面觀感,使其在人像生成、動漫角色等方面更具優勢。
目前,秒畫尚未開通自身的盈利模式,是一個免費的AI繪畫社區,但根據其存在的“模型廣場”、“圖片廣場”等模塊來判斷,隨著用戶的增多,其將來也有可能采取類似UGC社區那樣用戶驅動的商業模式,像liblib.ai那樣以模型訓練次數為主要付費點。
由此可見,在當下的AI繪畫賽道上,雖然競爭者眾多,且三巨頭(MJ、SD、DELL)仍在不斷深挖護城河,但眾多廠商仍找到了自己獨特的生態位,并由此構建出了一個百花齊放,紛繁迥異的行業格局。
03 總結
從目前AI繪畫的生態來看,所謂“壁壘”的意義,在此前著實被行業高估了。
此前,業內一直有人認為,AI繪畫,尤其是開源AI繪畫,想要盈利往往是困難的。
因為技術門檻不高,就意味著人人都能抄,人人都會用。
按照這樣的認知,在這種情況下能實現盈利的,就只剩下了Midjourney、Dall-E這樣擁有絕對優勢,且模型閉源的AI繪畫應用。
Midjourney付費頁面
然而,市場卻告訴人們,除了“絕對強大”的繪畫性能外,用戶更希望使用門檻更低、體驗更好,以及多樣化、個性化的AI繪畫應用。
無論是提示詞輔助、模型定制,還是垂直領域的精耕細作,都顯示出了AI繪畫這條賽道上各種盈利的方向與可能。
從這個角度上說,所謂的“競爭者眾多”、“門檻被抬高”,不僅是一個無需多慮的情況,甚至反而還是行業繁榮的標志。因為只有在一個經過驗證,有盈利可能的賽道上,才會涌現出如此繁茂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