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見習記者 | 郁娟
主管全國碳市場建設的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近期換帥。
10月27日上午,生態環境部召開10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應對氣候變化司新任司長夏應顯亮相。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工作人員告訴界面新聞,原司長李高已調任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
生態環境部消息顯示,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夏應顯在今日發布會表示,全國碳市場經過兩年多的建設運行,基本達到預期建設目標。
據他介紹,生態環境部一直高度重視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已配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修訂出臺司法解釋,將碳排放數據造假納入刑事制裁范疇;同時,建立“國家-省-市”碳排放數據質量三級聯審機制。
此外,全國碳排放交易管理平臺已于今年上線運行,實現名錄管理、排放管理、數據質量監管、核查管理、配額管理智能化、數字化。
公開資料顯示,夏應顯此前長期在國際環境合作領域工作。
夏應顯曾任原環保部國際司國際處處長、生態環境部國際合作司國際組織與公約處處長。2019年2月,他履新中國常駐聯合國環境署副代表。2022年5月,他擔任生態環境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
據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網站介紹,夏應顯曾參加《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締約方大會、“三公約”大會以及《水俁公約》談判。
中國保護臭氧層行動網站顯示,2017年11月,在《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第11次締約方大會及《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第29次締約方大會召開期間,臭氧秘書處授予中國原環保部“保護臭氧層政策和實施領導獎”,環境保護部國際司夏應顯被授予“政治領導獎”。
根據知網,夏應顯曾分別以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四作者身份發表《美國與歐盟的環境訴訟及其影響》(2003)、《以環保手段綠化貿易增長 以綠色貿易促進環保目標實現》(2007)、《生態文明建設:國際比較與啟示》(2015)等學術論文。
在《美國與歐盟的環境訴訟及其影響》一文中,夏應顯就2003年美國政府針對歐盟轉基因食品貿易措施向WTO提起訴訟一事的意義和對中國的影響作了分析。
生態環境部網站顯示,應對氣候變化司的職責包括牽頭擬訂并協調中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推進綠色低碳發展、適應氣候變化的重大目標,牽頭承擔國家履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相關工作,以及承擔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和管理有關工作等。
夏應顯在在今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針對即將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COP28),中國將確保COP28延續并深化“共同落實”的主題,以首次全球盤點為契機,發出聚焦行動、加強合作的積極信號。
他還在發布會上預告,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注冊登記系統和交易系統將于近期上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