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李昊
養殖行業回暖,溫氏股份(300498.SZ)成功扭虧。
10月25日晚溫氏股份發布三季報,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5.00億元,同比下滑3.3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9億元,同比下滑96.22%,環比扭虧為盈。今年第一、第二季度公司分別虧損27.49億元、19.40億元。
溫氏股份主營肉雞和肉豬的養殖及其銷售;兼營肉鴨、蛋雞、鴿子等的養殖及其產品的銷售。同時,公司圍繞畜禽養殖產業鏈上下游,配套經營畜禽屠宰、食品加工、現代農牧設備制造、獸藥生產以及金融投資等業務。
今年上半年,生豬行業和黃羽雞行業均處于周期低谷期,生豬和肉雞市場行情低迷,公司肉豬和肉雞銷售價格均低于養殖綜合成本,致使兩大養殖主業虧損。三季度生豬、肉雞價格均有所回升,公司成功扭虧。
具體來看,今年第三季度溫氏股份肉豬銷售654.03萬頭,銷售收入為120.24億元。7月-9月公司毛豬價格分別為14.21元/公斤、16.84元/公斤、16.22元/公斤,相較于今年一二季度漲勢明顯,但相較于去年四季度價格還是有所下滑。

對于生豬銷售變動溫氏股份表示,肉豬銷量同比上升,主要是公司投苗增加所致;肉豬銷售均價同比下降,主要是受國內生豬市場行情變化的影響。此外,非洲豬瘟對養豬行業的影響仍未完全消除,未來出欄量仍存在月度波動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今年三季度生豬價格有所反彈,但十月以來生豬價格又有所回落。iChoice數據顯示,生豬市場交易價格指數在今年8月到達階段性新高,隨后震蕩下行。
東興證券10月25日研報指出,年內消費難有大幅提振,豬肉供應仍充足。生豬產能加速去化趨勢將現。行業周期趨勢向好,估值仍處低位。
肉雞養殖同樣在三季度回暖。溫氏股份銷售情況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公司肉雞銷量為3.08億只,銷售收入為93.49億元。7月-9月公司毛雞銷售價格分別為13.45元/公斤、15.07元/公斤、15.39元/公斤,相較于今年二季度銷售價格有所提升。

光大證券近期研報認為,由于終端需求疲弱,相較于往年雙節備貨旺季,今年9月肉雞遭遇旺季不旺行情。9月份,溫氏股份肉雞的銷售量和收入均實現小幅的環比增長,但同比的下降幅度較大,尤其是在收入和毛雞銷售均價上,分別下降了10.68%和18.87%。
展望未來,光大證券認為目前黃羽肉雞父母代在產存欄量已至低點,行業景氣改善具有確定性,年前備貨旺季將帶動消費復蘇,黃雞價格有望企穩回升。
十大股東方面,今年三季度嚴居然減持58.5萬股、溫小瓊減持持20萬股、溫志芬減持117萬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