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瀚視野觀察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雙十一,但是今年的雙十一明顯比往年更早一些,不僅是各家電商巨頭的宣傳更早,還沒到十一月就已經全面開始宣戰,而在此起彼伏的號角聲中最大的特點就是到處都是價格戰,集體價格戰到底該怎么看?
一、雙十一全面提前宣戰?
據證券時報的報道,“抖音商城雙11好物節”大促已經開始;京東11.11將于10月23日晚8點開啟;天貓雙十一將于10月24日啟動……剛剛進入10月下旬,2023年雙十一大促就拉開了帷幕,各大電商平臺預熱和促銷活動相繼開啟。
據財聯社的報道,在主流電商平臺中,抖音于10月15日已開啟預售搶跑,涵蓋零食、美妝、個護、家清、珠寶、羽絨服等熱門品類。在重點品類搶跑預售結束后,10月20日正式全面開啟“抖音商城雙11好物節”定金預售。較為不同的是,為了簡化購物規則,本屆雙十一大促抖音不再推出跨店滿減,而是由商家自行決定折扣比例和優惠,全促銷周期折扣15%起。
快手則是最早全面開啟雙十一預售促銷的平臺,并提出了“大牌百億補,盡在快手商城”主題。
對于京東和天貓平臺而言,“低價”成為兩者爭奪最為激烈的標簽。其中,京東將在10月23日晚八點開啟今年的雙十一大促,而淘寶天貓將在10月24日晚開啟雙十一大促。據報道,在此前的天貓雙十一啟動會上,淘天集團直接喊出將“全網最低價”定為本次的核心目標。
相比于淘寶,據界面新聞的報道,京東今年打出的雙11口號是“真便宜”,并聯合眾品牌共倡“真低價” 。京東還將于10月31日晚上8時開展“百億補貼日”,同步推出“買貴賠雙倍”、“超8億商品全程保價”等服務。據其介紹,參與雙11的京東百億補貼商品數量達到618的2倍,商家數量同比增長超1.5倍。
在頭部電商之外,唯品會也宣布了本屆雙十一大促安排,平臺11.11特賣狂歡節將于10月20日晚8點提前開啟,活動將延續至11月14日早10點。唯品會再次堅持了簡化規則原則,無需湊單、滿減,一件即可優惠的促銷模式。多家大牌在平臺上的折扣將創新低,也成為其宣傳重點之一。
蘇寧易購“雙11”將從10月23日開啟,率先上線現貨銷售后,再進入預售尾款優惠,促銷將持續至11月10日。優惠折扣方面,蘇寧易購將上線跨店滿200減30、全品類換新和會員大額津貼等福利。
小紅書“搶跑”速度最快。早在9月26日,小紅書就舉辦了“2023小紅書雙十一電商伙伴動員會”。同時宣布推出億級補貼和百億流量,積極迎接平臺轉型“買手電商”后的首次雙十一大促壓力測試。
二、集體打起價格戰的電商巨頭們到底怎么了?
雙十一已經成為了中國電商行業的一個標志性節日,每一年的雙十一都會迎來一場盛大的消費盛宴,各大電商巨頭紛紛加入其中,爭奪市場份額。今年的雙十一更是全面提前宣戰,集體打起了價格戰。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場價格戰呢?
首先,近年來,從年輕人到中年人,幾乎所有消費主力都開始將目光聚焦于反向消費。他們不怕買貴的,但就怕價格高已經成為了常態。這種消費觀念的轉變,使得消費者更加注重產品的品質和服務,而非僅僅關注價格。為了適應市場的發展趨勢,電商企業全面轉型也是應有之義。
因此,我們需要認識到,當前電商市場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消費者不再僅僅關注價格這一方面因素,而是更加注重品質、服務等方面的綜合體驗。因此,電商企業要想在這個階段中獲得競爭優勢,就必須從產品、服務等多個方面入手,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
更何況電商平臺不再僅僅是一個銷售商品的地方,而是成為了一個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平臺。他們通過提供優質的商品、良好的購物體驗和高效的物流服務,來吸引和留住消費者。而雙十一這樣的大型促銷活動,正是電商平臺展示自己實力和服務的好機會。
其次,在過去的幾年里,雙十一的銷售額雖然一直在增長,但是增長速度卻在逐年放緩。這主要是因為消費者的審美疲勞。這是因為,隨著電商平臺的增多,各種購物節也層出不窮,消費者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對雙十一抱有極高的期待。各種節日太多了已經成為了常態,消費者對于各種促銷活動已經麻木不仁。而對于今年的雙十一來說,雖然各家電商開始全面打起價格牌,但是如何能夠突出自己的優勢成為了最大的問題。
都是價格戰,都是號稱自己是全網最低價,甚至都打出了超低折扣,這些價格戰的玩法幾乎都已經大同小異,在這樣的情況下,低價雖然看上去是一個好策略,但是正所謂“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最早全面祭起低價法寶的是拼多多,但是現在各家電商全部都有百億補貼了,幾乎各家也都差不多,這種價格方面的全面特殊情況,讓這種價格戰的低價策略顯得郵箱尷尬。
在這個問題上,電商平臺需要找到自己的差異化競爭策略。他們需要通過提供獨特的商品、優質的服務或者創新的營銷方式,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只是從吸引消費者注意到實現真實的下單購買還有著相當大的差距,如何實現這驚險一躍,其實考驗著每個電商企業的策劃團隊。
第三,相比于幾乎同質化的價格戰,一些新的參與方似乎更加受到關注。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電商市場也在不斷地發展和變化。一些新興的電商企業,如短視頻電商、會員制電商等,正在以全新的方式改變著電商市場的格局。這些新的電商模式,不僅提供了更多的購物選擇,也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好的購物體驗。
例如,短視頻電商通過短視頻的形式,讓消費者在觀看視頻的同時完成購物。這種方式既滿足了消費者的娛樂需求,也滿足了他們的購物需求。而會員制電商則通過提供會員專享的服務和優惠,來吸引和留住消費者。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提高消費者的忠誠度,也可以提高電商平臺的收入。
這些新的電商模式的出現,代表了電商市場的競爭開始日益激烈。對于傳統的電商巨頭來說,他們需要不斷地創新和改變,才能在競爭中保持領先。而對于新興的電商企業來說,他們需要抓住市場的機遇,通過創新和差異化的競爭策略,來挑戰傳統電商巨頭的地位。
第四,從長期來說,全面價格戰僅僅是一個起點。盡管全面的價格戰可能會引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但是如何在這場價格戰中真正吸引消費者并促使他們全面下單購買,這是對每個電商企業的一次重大考驗。當大家都打價格戰的時候,如何避免囚徒困境的惡性循環才是最大的難題。
囚徒困境是一個經濟學概念,指的是兩個理性的個體在追求個人最大利益的過程中,可能會做出損害雙方共同利益的決策。在電商市場中,如果所有的電商平臺都選擇降低價格來吸引消費者,那么最終可能會導致整個市場的混亂和惡性競爭。這不僅對電商平臺自身的發展不利,也會對消費者的利益造成損害。
因此,電商巨頭集體打價格戰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綜合性的競爭方式,而非單純的低價競爭。然而,這種價格戰仍然存在許多問題需要解決。例如,如何避免囚徒困境的惡性循環、如何真正吸引消費者全面下單購買等,價格戰是好辦法,但如何真正解決問題可能還要看各家電商巨頭自己的表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