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戲茶館 小豬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字節將逐步關停旗下VR品牌PICO,對此相關負責人回應,PICO仍在正常運營,公司會長期投入XR業務。
盡管官方火速辟謠,但PICO如今的現狀不管怎么看都不容樂觀。
2021年,PICO被字節跳動以網傳90億元的天價收入麾下后萬眾矚目,一度成為人們口中的國產VR之光;兩年后,它卻發展到了謠傳大規模裁員、疑似領導層跑路、甚至被懷疑即將關停的地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PICO過山車式經歷的這兩年究竟發生了什么。
01 讓VR大眾化的野心
2021年,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元宇宙元年”,字節正式收購PICO。
當時“元宇宙”概念爆火,國內外資本巨頭對這個新風口趨之若鶩,被視為通往虛擬世界入口的XR等硬件,也迎來了與資本的蜜月期。
3月,元宇宙第一股Roblox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敲鐘上市;5月,微軟官宣正在打造一個“企業元宇宙”;8月,圖像處理和人工智能芯片生產商英偉達推出全球首個為元宇宙建立提供基礎的模擬和協作平臺;10月,美國社交網絡巨頭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宣布公司更名為Meta,并將其明確定義為“元宇宙公司”;12月,百度發布的首個國產元宇宙產品“希壤”開放定向內側……
同年,全球VR頭顯出貨量達1110萬臺,超過了馬克·扎克伯格曾預測的VR生態爆發性增長的拐點——1000萬用戶。
于是在一切好像都蓄勢待發的情況下,字節以傳聞90億元的天價,收購了國內最大的VR企業PICO。
據IDC數據,2021年PICO占國內VR市場份額41%,位列第一 。拿下國內最賣座的王牌,字節高舉高打,推動西瓜視頻負責人任利鋒等骨干轉崗PICO,還開放大量HC,不惜成本廣納人才、擴充PICO陣營。網傳不過一年多的時間里,PICO的規模就擴大了數十倍,從原本的100多名員工擴充到了2000人左右。
2022年9月,備受關注的PICO在被收購后終于發布首款新品——Pico4系列。在9月27日晚上的新品發布會上,PICO創始人周宏偉是肉眼可見的信心十足,他不僅表示“希望通過Pico4開啟VR大眾化之旅,也許PICO 4,就是很多用戶的第一臺VR。”還大膽預測未來Pico4銷量會超過100萬臺。
為了走好VR大眾化的第一步,PICO和字節做了多方面的準備。
宣推方面,字節充分發揮旗下平臺的流量優勢,抖音開屏、信息流推送、直播帶貨等強勢資源統統上陣,為其造勢。除了字節系自己的資源,微博、B站等社交平臺,電視、網絡綜藝、網紅、明星也一個不落。一時間,“玩VR,選PICO”的廣告語隨處可見。
價格方面,Pico4 一體機128 GB版本售價2499元,256 GB版本售價2799元,均低于我國智能手機3000元的市場平均價格。
維深wellsenn XR給PICO算了一筆賬,Pico4一體機8+128G版的綜合硬件成本約為368.25美元,按美元匯率為7計算,Pico 4稅后綜合成本約為2913元,已經高于產品的售價,而這還是在不考慮產品良品率和運損的情況下的數據,再加上高額的營銷成本,Pico4完全是在賠本賺吆喝。
圖片來源:維深wellsenn XR
02 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新品
盡管字節拿出頭部資源全力支持,還給新品定了個骨折價,但Pico4上線后的成績卻不盡人意。
據Sandalwood 中國電商市場監測的數據,截至10月14日,Pico4中國電商累計銷量4.6萬臺。上線18天售出4.6萬臺的成績,與2022年全國VR出貨量55.8萬臺的數據相較,算是相當不錯了,不過此后官方再未更新過這個數據。
我們換個角度,從PICO全系列頭顯的銷量情況來看,2022年也才攏共賣出了70萬臺左右,遠未達到年售100萬臺的目標,不少媒體將其歸咎于新發布的Pico4銷量未達預期。甚至有媒體報道,進入2023年后,PICO更是將頭顯出貨量目標直接腰斬,從2022年的100萬臺下調到了50萬臺左右,可見新產品的市場表現的確給他們的信心造成了重創。
除了銷量數據上的慘淡,Pico4的口碑也不甚理想。對產品進行測試后,大多數體驗者對Pico4的硬件和產品參數普遍比較認可,但是產品里面的應用數量和適配優化情況,卻受到了不少用戶詬病。由于在產品中玩不到自己喜歡的內容,設備到手,嘗鮮過后便被閑置落灰,這也是很多用戶反應的實際情況。
隨后,Pico4用殘次品代替全新零部件、PICO團隊內部“派系爭斗”等謠言四起,在官方一次又一次的辟謠聲中,Pico4的熱度悄然退卻。
2023年,AIGC代替元宇宙成為互聯網行業中的新晉頂流,資本對于元宇宙、XR硬件等產業的投入逐步收縮。
2月中旬,“PICO大裁員”的話題登上了職場社交平臺脈脈熱榜第一。隨即內部人員回應,pico近期的確在進行組織優化,不過整體比例不高,網傳的大裁員信息不實。
2月16日,騰訊游戲XR業務宣布變更硬件發展路徑,相關業務團隊將進行調整,騰訊內部將為受影響員工提供2個月過渡期,并優先安排轉崗面試和外部推薦機會。
同樣在2月,快手元宇宙負責人馬英武離職,快手全景視頻業務、快手VR業務、元宇宙業務業已暫停。
與此同時,愿意為頭顯設備買賬的用戶數量持續銳減。據IDC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國內AR/VR頭顯銷量跳水,出貨量僅為32.8萬臺,相比去年同比下滑44%,其中VR出貨26萬臺,同比下滑53.3%。在這個市場趨勢下,PICO要完成年售50萬臺的目標,估計依然會很艱難。
10月,網傳PICO副總裁任利鋒的飛書工作狀態顯示為“請假”,請假日期為2023年7月10日到2023年12月29日,時長接近半年,不少人猜測這或許是任利鋒即將離開字節的信號,也有消息人士稱其正在為新的項目尋求外部投資,對此字節官方至今仍未回應。
如今,網上又流傳起了PICO即將關停的消息(目前官方已辟謠)。
03 穩扎穩打,期待奇跡
兩年前,被炒熱的元宇宙將PICO推向大眾視野,字節和PICO強強聯合后,進一步點燃了大家對“未來即將到來”的期待;兩年后,元宇宙泡沫破裂,圍觀者的耐心即將耗盡,PICO的所謂突破卻仍未實現,這一現狀難免不讓人擔憂。
究其根本,PICO新品沖擊大眾化目標失敗的最主要原因還是產品的內容基礎沒打好。在產品內容生態依然貧瘠的情況下,PICO急于求成,通過互聯網買量的思維強行推動硬件外設市場的發展,這種“揠苗助長”的策略自然難以得到長期的、良性的市場反饋。
即便是全球銷量最高的VR頭顯Oculus Quest系列,擁有的最大賣點之一也是旗下相對成熟的內容生態,用戶可以在其中玩到大量精品游戲,還能使用各種社交VR應用程序、創意工具和媒體應用程序。根據Meta官方發布的數據,目前已有33款應用在Quest和Quest 2上獲得了超過1000萬美元的收入。
PICO或是考慮到我國的主機游戲氛圍相對較弱,選擇從泛娛樂角度出發,為用戶準備了健身、觀影、社交等場景下的豐富內容,用戶可以用PICO玩游戲,也可以觀看演唱會、播放電影、參與虛擬偶像直播。但這些質量參差的內容,是否足以推動人們主動改變當下娛樂方式還要打個問號。
PICO 中國區游戲商務負責人郭文山對此也坦然承認,目前PICO應用商店囊括超530款應用,且其中部分頭部開發者在PICO的年收入已超過800萬元,但這些產品依然無法滿足每個用戶的需求。他還表示,據內部數據,用戶在使用設備的第一個月能找到3-4款最適合自己的內容,可顯著提高留存率。
也就是說,PICO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是要穩扎穩打,努力建設出一個更豐富完善的產品內容生態,才有可能引起更多用戶的關注和購買欲。為此,PICO在今年9月底開啟了“PICO 2023首屆XR開發者挑戰賽”,希望以此吸引更多優質開發者加入,從而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畢竟在目前XR硬件市場中,PICO可以說已經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在海外,今年6月5日,蘋果在2023年全球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旗下首款MR混合現實產品Apple Vision Pro,這款功能強大的新品降生滿足了許多人對于“未來”的想象,也再次給XR市場注入了一針興奮劑。
在國內,也有消息稱騰訊或將計劃代理Meta旗下的VR頭顯Oculus Quest,具體形式參考騰訊與任天堂的合作方式。
一旦這項合作落實,未來國內外XR頭顯市場將變得更加復雜,那時的PICO又將如何應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