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資界PEdaily
從一則公告說起——
投資界從上海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官網獲悉,近日,米哈游全資控股的上海時間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拿下了位于上海徐匯區漕河涇開發區黃金地帶的虹梅街道xh215-02A地塊,距離其總部僅3公里。
此次出讓,成交價格10.772億元,土地用途為“科研設計用地”,出讓年限50年。直白地說就是,米哈游斥資10個億,要在上海漕河涇蓋樓了。
米哈游大家并不陌生。從二次元游戲起家,這只超級獨角獸做出了風靡全球的游戲《原神》,坐擁著源源不斷的現金流——2022年,米哈游主營業務收入273.40億元,凈利潤161.45億元,讓人驚嘆。
而透過米哈游,我們看到一場浩浩蕩蕩的大廠買地運動:B站、美團狂砸數十億拍下上海總部大樓,字節跳動在北上廣深杭四處置地,還有京東、拼多多、SHEIN等巨頭在深圳前海布局正酣。一場城市搶奪戰開始上演。
剛剛10億拿下黃金寶地,米哈游要蓋樓了
米哈游有多壕?

根據上海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公示的文件,上海時間結科技有限公司以10.772億元的價格,正式受讓徐匯區虹梅街道xh215-02A地塊。而企查 查顯示,上海時間結科技有限公司正是米哈游全資控股子公司。
據了解,該地塊位于漕河涇開發區的核心地段,距離上海地鐵9號線漕河涇地鐵站約300米,附近布滿了游戲公司和高科技企業,可以說是漕河涇附近僅剩的一塊“黃金寶地”。

據在漕河涇開發區工作的朋友透露,該地塊于今年三月份就已經被圍起來了,但遲遲沒有動工,直到這一次公示才知道,原來這里已經被米哈游拿下了。
公示文件顯示,該地塊的地上建筑計容面積約為9.8萬平方米,相當于每平米約1.1萬元。作為漕河涇不可多得的地段,能以此價格買下,米哈游也得需要一定的資質。
文件顯示,該地塊企業達產銷售收入需不低于每年159998.34 萬元,達產稅收總額不低于每年人民幣333323.04萬元,達產稅收產出強度不低于每年每平方米人民幣187214.91元。以上數據為 2023年-2025年集團口徑三年平均標準,2026年及后續達產稅收標準,屆時需與區產業部門另行商定。
換言之,米哈游拿下這塊地,則需要保證2023年-2025年連續3年每年繳納的稅收達到約33億元。
這對于中國游戲界賺錢王——年收入近300億的米哈游而言,并不算難事。
黃金地段,又在游戲公司聚集地,外界紛紛猜測,米哈游準備要蓋一座新的總部大樓。
對于米哈游來說,一座足夠氣派撐門面,又能夠給員工帶來幸福感的總部大樓,算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米哈游員工規模約為300人,到了2022年,員工規模以及膨脹至超5000人。據透露,目前位于楓林科創園的米哈游總部早已不夠工位,公司的項目團隊不得已分散在漕河涇開發區多棟大樓內辦公。
這次落腳的漕河涇也是上海游戲公司的福地,被譽為上海游戲界F4的——米哈游,莉莉絲,鷹角,疊紙的其中三家總部位于漕河涇。正如坊間傳聞,漕河涇各種其貌不揚園區的地下車庫中,隱藏著各式各樣科幻豪車,都是游戲大佬們的座駕。
根據上海市國資委發布的數據,漕河涇開發區目前集聚了上海約60%的游戲企業和行業產值,沿地鐵9號線初步形成了上海數字娛樂產業的核心帶,集聚了約150家游戲頭部企業。上海首批重點打造的元宇宙特色產業園區——漕河涇“元創未來”元宇宙產業創新園也坐落于此。
在該地塊的出讓文件中,明確此地塊將著力引進元宇宙產業和數字文娛頭部企業總部。由此來看,米哈游斥巨資拿地,徐匯吸引頭部游戲公司,像是一場雙向奔赴。
根據合同信息,米哈游拿下該地塊后,將在12個月內開始建設自己的大樓,并在60個月內竣工。也許到了竣工的那天,漕河涇又會出現一個新的“二次元打卡圣地”。
上海交大三位85后,聯手締造一個千億獨角獸
如此大手筆,無非是錢袋子夠鼓。
十年時間,從一個3人的團隊發展成為一個5000人規模的跨國游戲公司,米哈游今非昔比。最新公開數據顯示,米哈游2022年主營業務收入273.40億元,凈利潤161.45億元,截止2022年底,凈資產已達374.02億元。縱觀中國游戲市場,米哈游穩坐第三把交椅,僅次于騰訊和網易。
而締造這一切的,則是上海交大三位85后男生。
2011年年初,即將研究生畢業的蔡浩宇,拉上同樣喜歡ACG的劉偉、羅宇皓,在上海交大閔行校區D32宿舍內正式成立了米哈游工作室,他們的啟動資金是來自上海科創中心的10萬元無息貸款,創業方向是二次元游戲,還喊出了一個口號:技術宅改變世界。
三人拿著4000元的月薪身兼數職。那時,蔡浩宇、劉偉、羅宇皓三人合租在一間70平米的房子,租金3900塊。樓下的菜飯骨頭湯、蘭州拉面、沙縣小吃,吃了三年。回憶起那段日子,劉偉對人總是釋然地笑:我們就這樣活在大上海。
但10萬元的啟動資金很快就用完了,蔡浩宇等人開始四處尋求融資。期間經歷了一連串波折,米哈游團隊一度面臨融資無門瀕臨倒閉的境地。轉折點在2014年前后,國內二次元市場終于爆發。彼時米哈游引入B站代理《崩壞學園2》,迅速在ACG圈內爆火。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2020年9月28日,米哈游醞釀了三年的一款開放世界冒險游戲《原神》橫空出世。意外的是,《原神》火爆海內外。
根據Sensor Tower的數據,自2020年9月28日全球發售以來,截止今年1月《原神》的全球累計銷售額已經超過了40億美元。從海外App Store和Google Play數據來看,《原神》是2022年中國手游海外收入最高的游戲,米哈游也由此成為年內海外收入最高的游戲公司。
如今,米哈游三位年輕創始人已成功實現財務自由。根據胡潤研究院發布《2023胡潤全球白手起家U40富豪榜》顯示,36歲的蔡浩宇以210億元財富位列第18位,另外兩位創始人劉偉和羅宇皓分別以115億元和110億元的財富位列第27和30名,三位創始人共計擁有超過400億元財富。
但屬于米哈游的終點還遠遠沒有結束。今年4月,全球玩家等來了米哈游的新作——《崩壞:星穹鐵道》。5個月后,Sensor Tower 公布 8 月全球熱門移動游戲收入TOP10,《崩壞:星穹鐵道》位列前三,累計收入約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億元)。也就是說,米哈游的又一臺“印鈔機”誕生。
當創業公司還在發愁怎么賺錢的時候,而米哈游可能在苦惱怎么花掉手里的錢。“你聽說過么?上海一家游戲公司手握50億現金,滿世界找理財。”從去年起,這一則傳聞就在VC圈流傳起來。
最終,米哈游給出了答案——做VC,去投資它所相信的未來。至今,米哈游的身影密集出現在VC圈,接連投了腦機接口、航空火箭甚至人造太陽、AI大模型等一眾前沿科技項目。
人才爭奪戰,大廠正在排隊買地
米哈游買地并非個例。回顧這幾年,大廠們正忙碌于各個城市,打造自己的根據地。
2019年,雷軍率隊小米結束“北漂生涯”,花了52億元打造了小米科技園。該園區位于北京海淀區安寧莊路,占地34萬平方米,共計8棟樓。彼時正式開園的那一天,雷軍在微博上興奮地宣告:“北漂,奮斗九年多,終于買房了。”
這也被雷軍視為小米事業的再起步。同年5月,小米2億元競得南京一地塊用于建設華東總部,目前將進入驗收階段;10月,小米以5.31億元的價格競得深圳市南山區后海中心區T107-0092地塊;兩個月后又在武漢投資2.4億元,蓋起了武漢總部大樓。
短短三四年時間,小米通過買地蓋辦公樓,版圖已然覆蓋華北、華東與華南三大經濟地區。
還有字節跳動。當年,字節跳動在北京錦秋家園起步,經歷了一次次擴張與搬家后,終于在2020年花了50億元,于北京海淀置辦了第一個自有產權的辦公樓——方恒時尚中心。
而早在2019年7月,字節跳動曾與深圳市政府達成戰略合作,宣布將在深圳設立字節跳動大灣區總部。一年后字節就來了——當時深圳市土地房產交易中心信息顯示,深圳今日頭條有限公司10.82億元買下了位于深圳后海總部基地一宗商業用地。
這意味著,字節跳動進一步挺進了大灣區,還與騰訊、阿里等互聯網大廠做起了鄰居。不少網友調侃,“以后在后海跳槽更容易了,騰訊、阿里、字節、小米之間來回跳。”
最近兩年,字節加快了買地步伐。2021年7月,字節跳動灑下7億元去杭州又買下一塊地,之后又趕赴上海購入上海尚浦領世正在開發的總面積約19.5萬平方米的辦公項目,交易價格達數十億量級。
幾乎同一時間,美團和B站也沖向了上海——2021年,B站在上海楊浦黃浦江畔以81.18億元成功拍下了超過12萬平米的四個地塊,用于自建總部大樓。巧合地是,就在B站上海買地前兩個月,美團也在隔壁斥資65億買了塊地,也用于“興建總部基地”。
如此種種,我們看到,昔日初創企業長成為超級巨頭后,開始熱衷于趕往新的城市盤下屬于自己的地塊。例如騰訊,目前在深圳、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成都、武漢等十幾大城市都有地產,且面積廣闊。
這既是企業實力的體現,也是地方政府實現城市產業更新與迭代的一種路徑。眾所周知,一家企業落地扎根,勢必會引入人才,帶動就業,也將貢獻稅收,從而拉動地方經濟與相關產業的發展。
買地背后,無疑是對新興產業和人才的爭搶。一場城市間的較量悄然打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