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楊詩涵
界面新聞編輯 | 陳小同
近一周以來,中東資本再度密集布局汽車賽道。
10月24日,自動駕駛企業小馬智行向界面新聞確認,公司已獲得沙特阿拉伯王國新未來城旗下投資基金的1億美元融資。雙方還將在沙特新未來城成立合資公司,小馬智行的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車隊、自動駕駛生產制造及研發中心都將在此落地。
此前10月20日,由東風與雷諾戰略投資的智能電動汽車品牌BeyonCa(賓理汽車),與總部位于沙特阿拉伯的投資集團簽署戰略合作與投資備忘錄,雙方計劃合作將高端新能源車以及相關產業鏈引入中東市場。
沙特主權財富基金近日也宣布與韓國現代汽車達成合資協議,雙方將共同在沙特建立高度自動化的汽車制造工廠,該工廠將生產電動汽車和燃油車,總投資超5億美元。
事實上,中東資本對汽車產業尤其中國造車新勢力青睞有加,僅過去半年便已達成多項合作。
今年6月,阿布扎比投資機構CYVN Holdings通過定向增發新股和老股轉讓的方式,向蔚來進行總計約11億美元的戰略投資。
此前,前途汽車母公司長城華冠與約旦最大的私營公司Manaseer Group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合資公司成立后將把前途汽車的主力車型前途K50、K20和K25本地化,并服務于中東和北非市場。
同期,沙特投資部還與高合汽車母公司華人運通簽署了一項價值210億沙特里亞爾(約合56億美元)的協議。
中東資本密集投資新能源汽車,與該地區長期依賴石油發展因而對能源轉型更為敏感有關。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在中國、美國、歐洲等主要市場不斷提升,全球汽車動能從石油轉向電力的趨勢愈發不可阻擋。
目前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上具備一定優勢的中國汽車公司,成為中東資本在本土品牌尚未起勢之時的不二選擇。
作為中東地區最大的汽車消費國之一,沙特阿拉伯直到去年11月才由國家主權財富基金與富士康、寶馬合作推出國內第一個電動汽車品牌Ceer,而其首款車型最快于2025年投產。
中東投資者偏好選擇已經實現量產,但在資金上面臨一定困難的公司。另一方面,對于在競爭白熱化的國內市場難以賺取溢價的一眾品牌而言,在中東資本的助力下開拓當地市場或將獲得更多收益。
以國內命名為元PLUS的比亞迪Atto 3車型為例,其在阿聯酋的售價為14.99萬迪拉姆(約合4.08萬美元),相對國內定價翻倍,但仍遠低于當地20萬迪拉姆的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阿聯酋、沙特等地區的整車進口關稅僅為5%,進口車關稅曾高達72%的以色列也在多年前將零排放汽車關稅降低至12%。目前已有吉利、比亞迪、奇瑞、長安等20余家企業入局,相關優惠政策也促使更多中國電動汽車公司進入中東市場。
本月初,北汽藍谷旗下極狐汽車與阿聯酋本奧米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計劃聯手開拓阿聯酋和沙特兩大中東市場。目前,本奧米爾集團已確定采購600輛極狐作為首批訂單。
多家造車新勢力近半年也將中東視為熱門出海目的地。今年7月,小鵬汽車宣布與以色列汽車經銷商Freesbe合作拓展當地市場。同日,極氪官方宣布與以色列聯合集團簽署協議,將于四季度在當地市場推出極氪001和極氪X兩款車型。而更早之前,愛馳汽車和哪吒汽車也已進入以色列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