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產業科技Pro
若問三大運營商中,誰最擅長做金融業務?中國電信必是首選。
作為中國電信互聯網金融戰略重要載體,天翼電子商務通過核心金融品牌甜橙金融,在多個金融方向一路狂奔,大肆擴張。其中,消費金融更是甜橙金融沖刺的急先鋒,在牌照布局、自營業務、助貸業務等方面,足見電信做大做強消金業務的野心。
目前,甜橙金融消金依托融租和網絡小貸牌照,開展自營和助貸業務,推出了拳頭產品橙分期(消費分期+現金貸)、甜橙借錢(現金貸)、甜橙白條(信用支付)以及貸超相關產品。
可以說電信的消金產品矩陣不亞于頭部互金平臺,尤其是現金借款類業務多產品重疊,向電信流量生態極力滲透,金融變現目的明顯。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甜橙金融還在積極籌備消費金融牌照,主要通過戰略資源協同的方式獲取,電信有望成為繼聯通之后第二家獲得消金牌照的運營商。此外,甜橙金融在貸達數百億規模,在三家運營商中做得最好。
不過快速擴張之下也存隱患。為了發力自營,甜橙金融利用旗下融資租賃牌照開展消費分期和現金貸業務,該模式或存合規瑕疵;為了推廣金融合約分期產品橙分期,涉嫌存在貸款分期業務告知不充分,引發大量客訴。
除了消金業務,在翼支付流量網絡支撐下,甜橙金融搭建了”流量+科技+牌照“的戰略框架,旗下支付、保險、基金、理財、保理等多個子品牌一起發力,共同打造了中國電信互聯網金融生態版圖。
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天翼電子商務總資產為230.46億元,營收為21.39億元,凈利潤1.93億元。2022年天翼電子商務實現營業收入39.65億元,凈利潤1.64億元。
隨著規模持續擴大,平臺引戰混改推進,甜橙金融也慢慢向IPO目標邁進。不過金控類的業務框架,在互金整改浪潮后,上市依然存在諸多未知數。
消金打頭,瘋狂變現
無論是規模增長還是自營轉型,消費金融業務都是中國電信互聯網金融板塊里的打頭業務。
自2017年橙分期品牌確立以來,甜橙金融在互金戰略驅動下幾度擴張消費金融業務,實現從助貸到自營的模式轉換。目前,甜橙金融的消費金融業務主要布局了橙分期、甜橙借錢、甜橙白條以及貸超產品。
橙分期作為甜橙金融的起家產品,通過線下電信營業廳渠道,與信用購機、選號入網、寬帶業務等場景深度捆綁。從產品屬性來看,橙分期是一款針對電信用戶提供的金融合約分期產品,它利用分期屬性限制用戶在網時間。
除了線下合約分期服務,橙分期還提供消費分期和備用金(現金貸)兩個線上服務線,備用金最高額度20萬,年化利率9%起。產品信息顯示,橙分期由甜橙融資租賃公司運營,用戶所簽合同也為融資租賃服務協議。
根據服務協議,甜橙融資租賃作為場景消費金融綜合服務顧問,具備運營及技術支持能力,將與各類金融機構合作,包括商業銀行、消金公司、信托公司,為用戶提供消費金融需求解決方案。甜橙融租作為備用金運營主體,在備用金服務中提供運營服務和技術服務。
以融資租賃牌照為載體,運營現金借款類業務,并不符合監管政策導向。在業內人士看來,融資租賃公司不能以消費分期、信用貸款的名義開展業務,備用金的叫法雖然隱晦,但實質就是純粹的信用借款業務,存在較大違規嫌疑。
甜橙融租屬地上海市租賃行業協會也曾發布行業自律公約,要求各成員單位依法合規經營,不得從事信用貸款、抵押貸款等非融資租賃性業務,杜絕在融資租賃合同、產品宣傳資料、APP平臺等出現“貸”、“貸款”等帶有誤導性質的語言表述。
之所以采用融租牌照運營橙分期,大概率是因為橙分期承載了消金業務自營轉型的角色。相比之下,甜橙金融另一拳頭借貸產品甜橙借錢直接定位為助貸產品,由眾安小貸及關聯方提供服務,包括資金服務、產品服務和風控服務。
甜橙借錢的風控服務通過甜橙金融參股小貸眾安小貸實現。具體流程為,用戶在使用甜橙借錢時,必須與重慶眾安小貸、翼支付、天翼融擔及關聯公司簽署服務協議,授權眾安小貸、天翼融擔等服務方查詢調用征信。
甜橙借錢同享中國電信線上流量,上線五年,服務用戶超3000萬,累計放款超千億,可謂名副其實的助貸大戶。此外,甜橙金融還運營信用支付產品甜橙白條;從事貸超業務,為人品借款、借錢唄等貸超平臺導流。
從甜橙金融的消金業務演變看,自營自主放款的野心逐漸顯露。未持牌前,甜橙金融消金業務主要以助貸模式開展,直接引入花唄、京東白條、信用卡分期等資金端。持有互聯網小貸牌照后,便可依托牌照做深助貸業務,從流量撮合到獲客、風控、擔保融合、放款的模式。
甜橙金融另一條消金自營路線,是融資租賃模式。融資租賃牌照是甜橙金融消金自營的重要牌照支撐,打通放款和線上審批的最后一步,2019年甜橙融資租賃自營放款開始起量。
自營背后,藏著甜橙金融打造一個多牌照支撐的金控構想。
布局牌照,沖刺上市
從支付輔助中國電信主業發展到互金生態成型,天翼電子商務從零到一闖出一條運營商的互金轉型路。
2010年年底,中國電信集團提出設立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于是翼支付成立;2011年中國電信集團支付業務整合完成,同年翼支付獲得支付牌照,并在之后成為全牌照支付公司。彼時,天翼電子商務的主要業務還是聚焦支撐電信主業發展,改造中國電信支付平臺。
2013年,互聯網金融興起,行業將之定義為互聯網金融元年,翼支付在這一年開啟業務轉型,從單一支付業務向互金業務全面轉變。當時,翼支付轉型互金的第一個產品是類似余額寶的理財產品“添益寶”。
2014年,中國電信批復同意天翼電子商務設立征信子公司,后經監管批準,成立了天翼征信有限公司,天翼電子商務拿下企業征信牌照。
2015年,螞蟻花唄、京東白條推出,互聯網金融步入爆發階段,翼支付開始嘗試信用購機業務,但當時主要客群為政府企業團購訂單。信用購機業務隨后衍生出橙分期品牌。
2016年,時任中國電信董事長楊杰提到,翼支付不是單純的支付業務,它與智能連接的4G業務緊密相關,彼此之間可以相互促進、相互拉升,業務生態化將以翼支付為主要抓手,打造互聯網金融生態圈。至此,中國電信互金生態圈雛形誕生。
2017年至2018年,甜橙金融互金框架加速構建,確定了多牌照戰略路線。2017年橙分期品牌正式確定,并完成保險代理牌照收購,一年后,甜橙借錢上線。
2018年,甜橙金融啟動混改引戰及金融科技發展戰略,為了盡快實現互金3.0布局,時任甜橙金融總經理的羅來峰,提出以“流量、科技、牌照”為核心要素的互聯網金融生態圈模式,并制定“一梁三柱”的框架。
牌照方面,甜橙金融計劃布局消費金融、網絡小貸、商業保理、基金銷售、融資租賃、直銷銀行等牌照,未來還計劃布局證券經紀、信托等金融業務。
拿牌思路上,保理牌照借助綠色通道設立商業保理公司;融資租賃牌照通過獨立申請獲得;消費金融牌照通過戰略資源協同,聯合獲取消費金融牌照;網絡小貸通過參股形式取得;基金銷售通過獨立申請或參股方式取得。這些計劃中的業務和牌照,按照規劃都將整合到天翼金控框架中。
目前,甜橙金融通過自主設立和入股的方式,相繼布局了天翼征信有限公司、甜橙保險代理公司、天津天翼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天翼商業保理有限公司、重慶眾安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甜橙融資租賃(上海)有限公司。2020年,甜橙金融成立天翼數字科技公司,可能意在金融與科技剝離。
在消金業務上,甜橙金融最缺的便是消費金融牌照。有從業者表示,看到聯通參股消金牌照的成功,電信尋求消金牌照的需求更加迫切。但問題是,當前消金牌照審批趨嚴,尤其是對股東和發起人的要求變得更高,電信拿牌仍存變數。
與互金業務擴張同步,甜橙金融混改上市步伐也在加快。2018年3月,天翼電子商務第一輪引戰增資項目在上海產交所掛牌;2020年年中,天翼電子商務宣布啟動第二次引進戰略投資者。
為了加快推進上市計劃,甜橙金融甚至在2020年設置了上市辦公室。其實甜橙金融上市計劃喊了很多年,2021年還稱將啟動IPO,其IPO進度條究竟到了哪一步,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互金屬性極強的企業,業務必須符合監管要求,上市并非易事。
從支付到互金,從金控設想到急于上市,中國電信金融業務著實比較高調。高調之下,其業務能力和水平也在其他兩家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