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查沁君
為期三天的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下稱教裝展)于日前落幕。
10月20-22日,第82屆教裝展在國家會展中心(天津)舉辦。這是該展會自1980年舉辦以來,首次在天津舉辦。展出面積近20萬平方米,海內外1160多家企業攜1.2萬余件展品參加,到場觀眾逾25萬人次。
教裝展陳列了所有與教育相關的產品,大到智慧校園、智慧教室的整體建設,小到紙筆、校服、桌椅、教具,甚至后勤用品,一應俱全。
“智慧教育”、“數字化”、“解決方案”是展廳里出現的高頻詞。據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統計,教育信息化及教學軟件類企業占據主導地位,共359家,功能及學科教室設備類企業307家,教育服務與培訓類企業171家。

和上半年相比,下半年的教裝展熱度有所降溫。
一位不愿具名的大型企業參展商對界面教育表示,“上半年能展出的都會拿出來,這次只展出應用型產品。”此外,多數企業通常會將新品發布安排在上半年。
作為一場公立學校、企業、渠道商、各級教育管理部門、政府采購部門多方聯動的大型集會,還有不少從外地趕來的參展人員。
一位來自福建廈門思明區的中學老師告訴界面教育,此次來主要是想了解智慧圖書館、注意力測試儀,還有體育器材。比如注意力測試儀是否可以幫助檢測有學習困難癥的學生,從而有針對性的提升學習效果;智慧體育器材也能幫助減輕體育老師負擔。
相比以往,此次教裝展也有不少亮點。近來熱議的大模型在教育場景中的應用成為參展企業聚焦的關鍵詞。
教育數字化企業希沃在參展前兩天,首次線上公開其教學大模型,并開放內測。展會現場,其以沉浸式劇場的形式1:1模擬真實的智慧教室。

課前,語文老師正在備課《浪淘沙》,通過希沃白板一鍵自動生成課件,包括教學目錄、新課講授、思路設計等。
課堂開始,老師通過智慧講臺,人臉識別模式登上希沃白板。課堂智能反饋系統根據教學片段及實景畫面,自動生成3D課堂孿生建模,與學生互動。
課后,老師手機收到課堂智能反饋系統生成的課堂分析報告,包括互動情況、講課時長等,以及根據新課標進行建議總結。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堂演示課是基于希沃教學大模型,以及搭載大模型的AI教學終端——希沃第七代交互智能平板、軟件平臺——課堂智能反饋系統構建的應用場景。
不同于好未來(NYSE:TAL)的數學大模型、網易有道(NYSE:DAO)的子曰大模型、科大訊飛(002230.SZ)的星火認知通用大模型,希沃大模型瞄準的是教師群體。
希沃軟件平臺總監劉霄翔在教育創新日上稱:“備課效率一直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一個成熟老師每天的備課時長至少要兩小時,如何將其縮短到20分鐘,能否讓人工智能技術來生成課件?”
希沃技術人員對界面教育表示,模型能否成功落地有三個因素,一是有沒有合適的場景;二是相對常態化的應用;三是算法算力的支持。芯片中集成了本地化的教學大模型。“它不需要外掛,不需要聯網,全部計算發生在本地。”
其認為,教學過程稍縱即逝,且數據又涉及到師生的個人隱私,數據安全、響應速度應該是一款AI教學終端的基本特點。該技術人員還認為,“本地化算力將成為未來大模型的發展趨勢。”
飛象星球展臺工作人員介紹,其新增的一大看點是AI互動課“你畫我猜”,觀眾根據提示詞在教室一體機上繪畫,即可讓AI猜測繪畫作品對應的答案,與人工智能“現場PK”——這是飛象星球旗下產品雙師課堂的新功能,首次在教裝展上發布。

飛象星球工作人員還向界面教育演示了自研AI大模型的調試平臺,除了數學題解答,該大模型還可實現中英文作文批改、AI教學輔導等功能。
現場演示中,工作人員將幾份中英文作文掃描錄入飛象智能作業,AI 會自動檢測拼寫、語法和搭配錯誤,圈出得分亮點,并以數字人形象語音點評和反饋修改意見。閱卷結束后,學生可以提出疑問,AI助教能針對常見問題引導思考、解決問題。
近年來,AI賦能教學手段革新越來越成為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強大推力。今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門發布《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特別強調探索利用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改進和強化實驗教學,彌補部分地區優質教育教學資源不足的狀況。
智慧體育也是此次教裝展的一大看點。
“3,2,1,計數開始!”10月20日,全國青少年傳統體育項目比賽(跳繩項目)在教裝展廳里進行,這是教育部白名單賽事之一,各地帶隊老師帶領學生前來參賽。
不同于以往的人力計數,通過人臉識別、運動捕捉和傳感技術,隨著學生快速搖繩和跳躍,其背后的大屏幕上對應的計數數字也在實時跳躍增長,一分鐘結束,每位選手的成績躍然屏上。

勛然體育提供了此次跳繩比賽的技術支持,其為東方教具旗下公司,業務包括為公立校提供智慧體育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
例如,安置在教學樓走廊的AI體育鍛煉屏,學生下課出教室門就可以運動。通過攝像頭識別學生身份后,該屏會記錄運動數據,對姿勢不標準的學生,進行語音提示。
除了日常的體能訓練,里面還內置體育中考的專項運動,如跳繩、跳遠,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訓練需要,分為三個不同等級。此外,還設置了融合體能訓練、益智游戲的打卡項目。日常賽事活動信息也能在上面查到。
體測也是一大應用場景。
該公司推出的AI體育教學測試屏,一方面可用于輔助教學,內置教學視頻,包含熱身活動和課課練,老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在后臺進行設置。另一方面,可進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的項目,測試完有視頻回放和報告點評。
以跑步為例,勛然體育的工作人員告訴界面教育,目前市場上使用頻率最高的跑步評測設備,是紅外系列產品,它和AI測試的區別在于,前者只能記錄跑步成績,準確性更高。

“學校方的需求更多還是體鍛和體測的使用,因為學校更希望讓同學們日常可以動起來。” 上述工作人員告訴界面教育,體鍛屏趣味性會更強一點,很適合低齡段小學生。初中生面臨中考體育,用體測屏更多。
除了專業的體育公司,教育科技公司也在探索體育數字化。
科大訊飛于近兩年拓展了智慧體育業務,包含教、學、賽、練、測、考、評、管多個環節。
“AI智慧操場平時可用來教學,考試期間可切換到考試系統,變成一個考場。”上述工作人員向界面教育稱,最終生成兩個分數,一個是基于日常教學、上課和考試的過程性分數,另一個是最終的體育中考成績,這也是國家倡導的過程性綜合評價。
該人士介紹,除了跑步和跳繩以外的其它項目都是一個攝像頭支持一個人測試,像50米、100米短跑目前支持八個跑道同時進行,長跑項目目前支持30個人同時進行。“我們最高的記錄,在一天半的時間,幫助整個學校完成三四千人的快速測試。”
2022年成立智慧教育事業部的新東方(NYSE:EDU)也沒有錯過這場展示機會,在上半年的教裝展上,該公司智慧教育業務曾首次集體亮相。界面教育注意到,此次教裝展新增智慧體育設備,用于跳繩測試。
新東方現場工作人員告訴界面教育,其智慧體育設備在市場上的價格適中,“我們的品牌、成本、研發,配合價格,定位偏中檔。”
近幾年智慧體育賽道的市場競爭激烈,入局玩家增多,有針對幼教市場,推出偏娛樂化的體育角產品;有著眼于細分領域,如AI足球全棧解決方案;有的提供B2C的家校互動體育產品;還有的瞄準智慧體育教育全流程。
企業紛紛入局智慧體育背后是政策加持,隨著“全民健身”、“體育強國建設”戰略的推進,體育科目的地位逐步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020年9月,體育總局、教育部聯合發文將體育科目納入中考計分科目,科學確定并逐步提高分值,啟動體育素養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
次月,兩辦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行動方案》,中小學生體育鍛煉時間為“課內1小時,課外1小時”。
兩年后,教育部頒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 年版)》(新課標)中明確,“體育與健康”課時占比到10%-11%,僅次于語文和數學,成為“第三主科”。
整個社會愈發關注學生的體質健康問題,校園智慧體育改革將是大勢所趨。
從目前市面產品來看,相比于評測產品,考試場景要求準確性和公平性,門檻也更高,體育考試類產品的供給尚未達到豐富的程度。在“AI+體育”的應用領域,目前仍未出現一款現象級的消費產品。即使頭部企業的進校數量也相對有限,校園智慧體育的鋪設仍處于初級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