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以色列被要求推遲地面進攻之際,歐美內部就巴以沖突現分歧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以色列被要求推遲地面進攻之際,歐美內部就巴以沖突現分歧

阿拉伯國家官員警告,美國現在的態度可能會讓美國在阿拉伯國家失去一代人的支持。

2023年10月21日,加沙,以色列空襲進入第15天。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記者 | 安晶

從周四起,以色列總理、國防部長、國防軍指揮官先后暗示將“很快”對加沙展開地面進攻。周五,以色列防長加蘭特還公布了對加沙作戰的三階段計劃。

當天,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收到以色列要求其撤離加沙五所學校的通知。這一系列信號都預示著更猛烈的地面進攻即將開始。

而美國媒體報道稱,美國和歐洲正在向以色列施壓,希望以色列推遲對加沙的地面進攻,以等待卡塔爾與哈馬斯就人質問題的談判。周五晚些時候,哈馬斯釋放了一對美國母女,為本輪沖突以來首批被釋放的人質。

本輪巴以沖突已致雙方超過5800人死亡。為阻止沖突升級,埃及將在周六召開和平峰會呼吁加沙沖突雙方停火。沙特阿拉伯、土耳其、阿聯酋等中東國家將參會,受邀的歐盟國家則對是否參會出現分歧。

與美國一樣,歐盟的官方立場也為力挺以色列,強調以色列的自衛權。但據媒體爆料,歐盟超過800名工作人員和外交官簽署聯名信,批評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無腦”支持以色列。美國國務院的工作人員也在起草“異議電報”,抗議拜登政府在加沙沖突上的態度。

哈馬斯釋放人質

周五晚,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發表聲明,宣布兩名人質被哈馬斯釋放后抵達以色列。獲釋的兩人為一對母女,來自美國芝加哥,于10月7日在以色列南部被哈馬斯劫持。

哈馬斯卡桑旅發言人稱,該組織是在卡塔爾的斡旋之后,出于人道主義考慮決定釋放這對人質,以向美國人和全世界證明拜登和美國“法西斯”政府對哈馬斯的指控都是錯誤的。

卡塔爾外交部發言人宣布,在經過多天談判后,哈馬斯將兩名人質交給加沙地帶的國際紅十字會。之后,卡塔爾將與以色列和哈馬斯保持對話,以尋求讓“每個國家的所有平民人質”都得以獲釋,最終目標則是讓加沙重歸和平。

卡塔爾常年為加沙提供經濟援助,哈馬斯則于2012年在卡塔爾設立了政治辦公室。另一方面,卡塔爾也是美國的盟友,美國在中東最大的軍事基地烏代德空軍基地就位于卡塔爾。

以色列估算哈馬斯在本月初的突襲行動中至少劫持了203人,包括美國、英國、法國等多國公民。其中20多人為年輕人和兒童,10到20人為60歲以上老人。

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報道,美國和歐洲政府正在向以色列施壓,要求以色列推遲對加沙的地面進攻,以為哈馬斯釋放更多人質爭取時間。

知情人士稱,以色列一開始拒絕推遲對加沙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后在美國的施壓下讓步。

周五晚,美國記者在拜登搭乘專機前問拜登以色列是否應該推遲對加沙的進攻、直到更多人質獲釋,拜登給出了肯定答案。隨后白宮解釋稱當時記者離拜登太遠、飛機噪音太大,拜登沒有聽清問題,以為記者在問是否應該有更多人質獲釋。

兩名美國人質獲釋后,內塔尼亞胡表示以色列將繼續努力讓所有人質獲釋,“同時我們會繼續戰斗直到取得勝利”。

以色列作戰計劃

以色列防長加蘭特周五在參加以色列議會外交和國防委員會會議時公布了以色列對加沙地帶哈馬斯的作戰計劃。

加蘭特明確,此次軍事行動的目標是通過消滅哈馬斯的軍事能力和政府能力來消滅該組織,行動共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空襲,之后進行地面進攻,消滅武裝力量并破壞基建以擊敗哈馬斯。目前以色列正在第一階段行動中,也是戰斗最激烈的階段。

第二階段是繼續戰斗,但強度相對較低,以清除零星抵抗力量。第三階段則將在加沙地帶建立新的“安全機制”,以色列不再負責加沙地帶的日常運行,為以色列人和加沙周邊地區居民創造新的安全環境。

自2007年哈馬斯控制加沙地帶后,以色列和埃及就對加沙進行長期封鎖。以色列控制著加沙的領空和領海,在陸路設立了隔離墻,通過陸路口岸控制人員進出和物資運輸。

以色列與加沙原本有六個陸路口岸,本輪沖突前僅剩兩個口岸在運行。加沙地帶的少量巴勒斯坦人可通過口岸進入以色列務工,從事建筑業、農業等規定行業的體力勞動。2010年以前,以色列禁止建筑材料、工業原材料、基建材料以及玩具、巧克力等“奢侈品”運入加沙。

直到此次沖突前,加沙地帶僅有一個發電廠。在限制加沙發展自己的能源基建同時,以色列為加沙提供電力和供水,以此作為鉗制手段。

一名以色列官員在接受英國媒體采訪時透露,作為加蘭特公布的第三階段計劃一部分,今后以色列與加沙的陸路口岸將不再開放,加沙居民也不能再前往以色列務工。

以色列農業部長迪希特(Avi Dichter)還表示,所有戰斗結束后,以色列可在加沙地帶設立緩沖區,阻止加沙民眾靠近以色列邊境。

歐美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和以色列官員正在討論加沙今后的方案,包括設立一個得到聯合國和阿拉伯國家支持的過渡政府。以色列主要反對黨領導人拉皮德還建議讓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重新掌控加沙。巴權力機構目前控制著約旦河西岸,但約旦河西岸武裝林立,巴權力機構控制力有限。

無論今后加沙的格局如何,以色列現在的目標是消滅哈馬斯。

以色列已經動員了36萬預備役士兵,在加沙邊境集結了梅卡瓦主戰坦克、自行火炮和30萬士兵。拜登結束對以色列的訪問后,以色列繼續對加沙猛烈空襲,打擊哈馬斯的據點和地道網。

周四晚,加沙的一所希臘東正教教堂在以色列空襲中受損,導致16名巴勒斯坦人喪生。當時教堂中有至少500人避難。

巴勒斯坦紅新月會周五收到以色列空軍警告,要求其撤離加沙圣城醫院,以色列還要求加沙城醫院的人員立即撤離。截至周六,本輪沖突已造成加沙地帶4385名巴勒斯坦人喪生,大部分為女性和兒童,另有1.4萬人受傷。以色列方面有1400人喪生,4834人受傷。

2023年10月20日,以色列空襲后,損毀的希臘東正教圣波菲里烏斯教堂。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歐美內部分歧

眼看以色列對加沙的地面進攻一觸即發,埃及計劃在當地時間周六召開和平峰會,呼吁沖突雙方達成停火。

沙特、土耳其、阿聯酋、科威特、卡塔爾、巴林、伊拉克等中東主要國家的領導人以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將參加峰會。但以色列的最大靠山美國以及支持哈馬斯的伊朗不會參加。

對于是否參會,歐洲國家領導人也做出了不同表態。意大利、希臘、塞浦路斯領導人將參會,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也將出席。

法國總統馬克龍尚未確定是否參會,英國派出了外交大臣克萊弗利而非首相蘇納克,而德國總理朔爾茨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將缺席。

部分歐洲領導人對于參會躊躇不決是由于埃及和平峰會準備的宣言草案中要求沖突雙方停火,沒有提到以色列的自衛權,也沒有特別批評哈馬斯。

本周聯合國安理會就要求以色列和哈馬斯停火的決議草案投票時,美國一票否決就是指責決議沒有提及以色列的自衛權。這份決議除呼吁雙方停火之外,還譴責了哈馬斯對以色列的襲擊。當時法國、阿聯酋、瑞士等投出了贊成票,英國則投了棄權票。

對于本輪巴以沖突,雖然歐盟官方力挺以色列,但歐洲國家內已經出現了不同的聲音。西班牙社會權利部長烏爾特加(Ione Belarra Urteaga)參加了在馬德里街頭的游行,呼吁以色列停止對巴勒斯坦人的攻擊。

本周三,烏爾特加要求西班牙政府中斷與以色列的外交關系,以抗議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進行的“種族滅絕”。她呼吁西班牙政府在歐盟發起討論,對實施“種族滅絕”的相關方進行經濟制裁。

在歐盟內部,不滿的聲音也在增多。據半島電視臺獲得的聯名信,超過800名歐盟工作人員和外交官向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致信,批評她對以色列“不加控制”的支持。

聯名信指責歐盟委員會在本輪加沙沖突中搞雙標,指出委員會此前反對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封鎖,但“完全無視”以色列對加沙的封鎖。

聯名信警告歐盟委員會近期的言行是在縱容沖突升級,無視加沙地帶的戰爭罪行,警告“如果以色列不立刻停手,整個加沙和加沙居民都會從地球上被抹去”。

聯名信認為歐盟委員會對加沙平民被屠殺所表現出的無動于衷有違歐盟價值觀。這800多名工作人員和官員敦促馮德萊恩等歐盟領導人呼吁停火、保護平民,不要讓歐盟的公信力繼續受損。

在美國政府內部,也出現了類似情況。匿名官員在接受《赫芬頓郵報》采訪時透露,國務院內部正因為美國政府在加沙沖突上的態度而士氣低迷。工作人員和外交官準備起草“異議電報”,通過內部渠道向高層抗議美國在加沙問題上的做法。

美國國務院內的“異議電報”渠道建立于越南戰爭時期,當時美國外交官通過該渠道對美國在越南的政策發出警告。

本周早些時候,國務院資深官員保羅(Josh Paul)宣布辭職,他明確自己辭職是因為無法從道德上支持美國為以色列提供戰爭援助。保羅辭職后,多名國務院官員都稱聽到同事提到辭職打算。一名官員稱,目前務院各個層面都有人在醞釀“嘩變”。還有官員透露,阿拉伯國家同行警告美國官員,美國現在的態度可能會讓美國在阿拉伯國家失去一代人的支持。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以色列被要求推遲地面進攻之際,歐美內部就巴以沖突現分歧

阿拉伯國家官員警告,美國現在的態度可能會讓美國在阿拉伯國家失去一代人的支持。

2023年10月21日,加沙,以色列空襲進入第15天。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記者 | 安晶

從周四起,以色列總理、國防部長、國防軍指揮官先后暗示將“很快”對加沙展開地面進攻。周五,以色列防長加蘭特還公布了對加沙作戰的三階段計劃。

當天,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收到以色列要求其撤離加沙五所學校的通知。這一系列信號都預示著更猛烈的地面進攻即將開始。

而美國媒體報道稱,美國和歐洲正在向以色列施壓,希望以色列推遲對加沙的地面進攻,以等待卡塔爾與哈馬斯就人質問題的談判。周五晚些時候,哈馬斯釋放了一對美國母女,為本輪沖突以來首批被釋放的人質。

本輪巴以沖突已致雙方超過5800人死亡。為阻止沖突升級,埃及將在周六召開和平峰會呼吁加沙沖突雙方停火。沙特阿拉伯、土耳其、阿聯酋等中東國家將參會,受邀的歐盟國家則對是否參會出現分歧。

與美國一樣,歐盟的官方立場也為力挺以色列,強調以色列的自衛權。但據媒體爆料,歐盟超過800名工作人員和外交官簽署聯名信,批評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無腦”支持以色列。美國國務院的工作人員也在起草“異議電報”,抗議拜登政府在加沙沖突上的態度。

哈馬斯釋放人質

周五晚,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發表聲明,宣布兩名人質被哈馬斯釋放后抵達以色列。獲釋的兩人為一對母女,來自美國芝加哥,于10月7日在以色列南部被哈馬斯劫持。

哈馬斯卡桑旅發言人稱,該組織是在卡塔爾的斡旋之后,出于人道主義考慮決定釋放這對人質,以向美國人和全世界證明拜登和美國“法西斯”政府對哈馬斯的指控都是錯誤的。

卡塔爾外交部發言人宣布,在經過多天談判后,哈馬斯將兩名人質交給加沙地帶的國際紅十字會。之后,卡塔爾將與以色列和哈馬斯保持對話,以尋求讓“每個國家的所有平民人質”都得以獲釋,最終目標則是讓加沙重歸和平。

卡塔爾常年為加沙提供經濟援助,哈馬斯則于2012年在卡塔爾設立了政治辦公室。另一方面,卡塔爾也是美國的盟友,美國在中東最大的軍事基地烏代德空軍基地就位于卡塔爾。

以色列估算哈馬斯在本月初的突襲行動中至少劫持了203人,包括美國、英國、法國等多國公民。其中20多人為年輕人和兒童,10到20人為60歲以上老人。

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報道,美國和歐洲政府正在向以色列施壓,要求以色列推遲對加沙的地面進攻,以為哈馬斯釋放更多人質爭取時間。

知情人士稱,以色列一開始拒絕推遲對加沙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后在美國的施壓下讓步。

周五晚,美國記者在拜登搭乘專機前問拜登以色列是否應該推遲對加沙的進攻、直到更多人質獲釋,拜登給出了肯定答案。隨后白宮解釋稱當時記者離拜登太遠、飛機噪音太大,拜登沒有聽清問題,以為記者在問是否應該有更多人質獲釋。

兩名美國人質獲釋后,內塔尼亞胡表示以色列將繼續努力讓所有人質獲釋,“同時我們會繼續戰斗直到取得勝利”。

以色列作戰計劃

以色列防長加蘭特周五在參加以色列議會外交和國防委員會會議時公布了以色列對加沙地帶哈馬斯的作戰計劃。

加蘭特明確,此次軍事行動的目標是通過消滅哈馬斯的軍事能力和政府能力來消滅該組織,行動共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空襲,之后進行地面進攻,消滅武裝力量并破壞基建以擊敗哈馬斯。目前以色列正在第一階段行動中,也是戰斗最激烈的階段。

第二階段是繼續戰斗,但強度相對較低,以清除零星抵抗力量。第三階段則將在加沙地帶建立新的“安全機制”,以色列不再負責加沙地帶的日常運行,為以色列人和加沙周邊地區居民創造新的安全環境。

自2007年哈馬斯控制加沙地帶后,以色列和埃及就對加沙進行長期封鎖。以色列控制著加沙的領空和領海,在陸路設立了隔離墻,通過陸路口岸控制人員進出和物資運輸。

以色列與加沙原本有六個陸路口岸,本輪沖突前僅剩兩個口岸在運行。加沙地帶的少量巴勒斯坦人可通過口岸進入以色列務工,從事建筑業、農業等規定行業的體力勞動。2010年以前,以色列禁止建筑材料、工業原材料、基建材料以及玩具、巧克力等“奢侈品”運入加沙。

直到此次沖突前,加沙地帶僅有一個發電廠。在限制加沙發展自己的能源基建同時,以色列為加沙提供電力和供水,以此作為鉗制手段。

一名以色列官員在接受英國媒體采訪時透露,作為加蘭特公布的第三階段計劃一部分,今后以色列與加沙的陸路口岸將不再開放,加沙居民也不能再前往以色列務工。

以色列農業部長迪希特(Avi Dichter)還表示,所有戰斗結束后,以色列可在加沙地帶設立緩沖區,阻止加沙民眾靠近以色列邊境。

歐美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和以色列官員正在討論加沙今后的方案,包括設立一個得到聯合國和阿拉伯國家支持的過渡政府。以色列主要反對黨領導人拉皮德還建議讓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重新掌控加沙。巴權力機構目前控制著約旦河西岸,但約旦河西岸武裝林立,巴權力機構控制力有限。

無論今后加沙的格局如何,以色列現在的目標是消滅哈馬斯。

以色列已經動員了36萬預備役士兵,在加沙邊境集結了梅卡瓦主戰坦克、自行火炮和30萬士兵。拜登結束對以色列的訪問后,以色列繼續對加沙猛烈空襲,打擊哈馬斯的據點和地道網。

周四晚,加沙的一所希臘東正教教堂在以色列空襲中受損,導致16名巴勒斯坦人喪生。當時教堂中有至少500人避難。

巴勒斯坦紅新月會周五收到以色列空軍警告,要求其撤離加沙圣城醫院,以色列還要求加沙城醫院的人員立即撤離。截至周六,本輪沖突已造成加沙地帶4385名巴勒斯坦人喪生,大部分為女性和兒童,另有1.4萬人受傷。以色列方面有1400人喪生,4834人受傷。

2023年10月20日,以色列空襲后,損毀的希臘東正教圣波菲里烏斯教堂。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歐美內部分歧

眼看以色列對加沙的地面進攻一觸即發,埃及計劃在當地時間周六召開和平峰會,呼吁沖突雙方達成停火。

沙特、土耳其、阿聯酋、科威特、卡塔爾、巴林、伊拉克等中東主要國家的領導人以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將參加峰會。但以色列的最大靠山美國以及支持哈馬斯的伊朗不會參加。

對于是否參會,歐洲國家領導人也做出了不同表態。意大利、希臘、塞浦路斯領導人將參會,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也將出席。

法國總統馬克龍尚未確定是否參會,英國派出了外交大臣克萊弗利而非首相蘇納克,而德國總理朔爾茨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將缺席。

部分歐洲領導人對于參會躊躇不決是由于埃及和平峰會準備的宣言草案中要求沖突雙方停火,沒有提到以色列的自衛權,也沒有特別批評哈馬斯。

本周聯合國安理會就要求以色列和哈馬斯停火的決議草案投票時,美國一票否決就是指責決議沒有提及以色列的自衛權。這份決議除呼吁雙方停火之外,還譴責了哈馬斯對以色列的襲擊。當時法國、阿聯酋、瑞士等投出了贊成票,英國則投了棄權票。

對于本輪巴以沖突,雖然歐盟官方力挺以色列,但歐洲國家內已經出現了不同的聲音。西班牙社會權利部長烏爾特加(Ione Belarra Urteaga)參加了在馬德里街頭的游行,呼吁以色列停止對巴勒斯坦人的攻擊。

本周三,烏爾特加要求西班牙政府中斷與以色列的外交關系,以抗議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進行的“種族滅絕”。她呼吁西班牙政府在歐盟發起討論,對實施“種族滅絕”的相關方進行經濟制裁。

在歐盟內部,不滿的聲音也在增多。據半島電視臺獲得的聯名信,超過800名歐盟工作人員和外交官向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致信,批評她對以色列“不加控制”的支持。

聯名信指責歐盟委員會在本輪加沙沖突中搞雙標,指出委員會此前反對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封鎖,但“完全無視”以色列對加沙的封鎖。

聯名信警告歐盟委員會近期的言行是在縱容沖突升級,無視加沙地帶的戰爭罪行,警告“如果以色列不立刻停手,整個加沙和加沙居民都會從地球上被抹去”。

聯名信認為歐盟委員會對加沙平民被屠殺所表現出的無動于衷有違歐盟價值觀。這800多名工作人員和官員敦促馮德萊恩等歐盟領導人呼吁停火、保護平民,不要讓歐盟的公信力繼續受損。

在美國政府內部,也出現了類似情況。匿名官員在接受《赫芬頓郵報》采訪時透露,國務院內部正因為美國政府在加沙沖突上的態度而士氣低迷。工作人員和外交官準備起草“異議電報”,通過內部渠道向高層抗議美國在加沙問題上的做法。

美國國務院內的“異議電報”渠道建立于越南戰爭時期,當時美國外交官通過該渠道對美國在越南的政策發出警告。

本周早些時候,國務院資深官員保羅(Josh Paul)宣布辭職,他明確自己辭職是因為無法從道德上支持美國為以色列提供戰爭援助。保羅辭職后,多名國務院官員都稱聽到同事提到辭職打算。一名官員稱,目前務院各個層面都有人在醞釀“嘩變”。還有官員透露,阿拉伯國家同行警告美國官員,美國現在的態度可能會讓美國在阿拉伯國家失去一代人的支持。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清市| 万载县| 会东县| 呼和浩特市| 津市市| 陵川县| 徐闻县| 大名县| 延吉市| 临沭县| 黔江区| 德保县| 永德县| 莎车县| 兴隆县| 太仆寺旗| 连州市| 麻栗坡县| 渭南市| 谢通门县| 黄陵县| 浦北县| 南充市| 从化市| 自治县| 邵武市| 明光市| 化德县| 定西市| 惠水县| 黄冈市| 高安市| 阜新| 洛扎县| 翁源县| 铁岭县| 石柱| 普格县| 盘山县| 大新县| 平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