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慧東
主營產品價格不斷下跌,行業循底,榆林市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北元集團(601568.SH)今年前三季度業績萎縮近七成。
據北元集團披露的2023年前三季度業績快報,公司實現營收83.61億元,同比減少16.1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3億元,同比減少68.82%。報告期聚氯乙烯、燒堿銷售價格同比分別降低24.71%和14.66%。
PVC業務占據北元集團總營收近八成。北元集團于2020年10月登陸A股市場,是陜西省榆林市唯一一家A股主板企業。
行業仍在循底之中,未來PVC企業業績將繼續承壓。
卓創資訊PVC分析師孫偉卓接受界面新聞記者采訪表示,從供需面來看,因為PVC的市場需求主要還是看房地產,近期披露的地產市場開發投資及新開工數據又比較弱,目前來看,PVC市場整體供需基本面偏弱,今年四季度還有新裝置要去投產,因此預計2024年市場供大于求的程度還會延續甚至進一步擴大。宏觀經濟層面,今年8、9月份國內的經濟數據企穩,對大宗商品的市場氣氛也有支撐。因此,預計今年四季度和2024年PVC市場價格也有可能上移,2024年PVC市場價格的整體波動幅度會比2023年略大,但是上漲空間預計仍然有限。
主營產品價格持續下跌,正在蠶食企業原本的利潤空間。一位PVC產業上市公司高層告訴記者,部分PVC企業“每生產一噸要虧2000元,越大的企業虧得越多。”“關鍵是這些企業無法控制其產能,一旦開機就停不下來,只能不停生產。”
不過,孫偉卓認為,伴隨著近期行業回暖,企業的利潤空間有所改善。“PVC大多作為燒堿、液氯的配套產品,PVC企業的虧損情況主要存在與2023年上半年和三季度初。當時燒堿產品利潤不好,PVC產品虧損,才會出現氯堿企業開工積極性不高的現象。但是隨著9、10月燒堿利潤較前期好轉,雖然PVC產品虧損嚴重,但是氯堿企業利潤情況偏好。山東PVC已經是行業內生產成本相對比較高的地區,燒堿-PVC一體化企業目前保持盈利,其他地區企業像內蒙、陜西應該利潤空間更加可觀。”
值得一提的是,業績現斷崖式下跌,北元集團還延續其高分紅動作。根據公司披露的今年半年度分紅計劃,擬派發現金紅利11.92億元,高達公司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的463.30%。自2020年上市以來,公司已經累計將超過八成的盈利用于分紅,且分紅額度已經遠遠超過IPO時的募資額。
不過,高額分紅之下,北元集團股價依舊維持震蕩下行態勢,一度在今年8月跌破5元/股價格。截至10月20日收盤,該股報5.04元/股,已較發行價格10.17元/股跌去一半。
8月22日,北元集團披露公司股東人數最新情況,截止6月30日,公司股東人數為78614人,較同期(2022年6月30日)增加1012戶,較上期(2023年3月31日)減少1796戶。從持倉來看,北元集團人均持倉3.24萬股,上期人均持倉為3.17萬股,環比增長2.29%,戶均持股趨向集中。